文章
家里的二哈爱吃花
2017年05月29日
吊灯扶桑病害:叶斑病
症状
叶斑病是一种真茼性病害,多发生在秋末天气转冷时期,尤其北方地区保暖不及时更易发生。
最初的症状是叶片出现淡黄色或者红黄色的斑点,病斑逐渐扩大,呈圆形或者椭圆形,如果环境比较潮湿,病斑上还会出现黑色的粒状物,就是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器。
后期病情加重,叶片逐渐干枯,直到脱落。
防治方法
防治叶斑病最好的方法就是做好防寒工作,秋后大风降温时,就对吊灯扶桑采取保护措施,将其放置在环境温度较高的地方,并且保持一定的温度。
在做好保暖工作的基础上,及时喷洒500~800倍液的代森锌或1500倍%铵也可以起到很好的防治效果。
吊灯扶桑病害:茎腐病
症状
茎腐病是一种危害严重,发生范围广的真菌病害,多发生在雨季,高温多雨的条件下发病比较严重。
病原菌会从吊灯扶桑的根茎交结处侵染,初期症状并不明显,受害部位皮层皱缩,稍显暗褐色,但其实皮下组织已经开始腐烂。
之后黄褐色枯斑逐渐向里扩展,叶片干枯脱落,病斑绕茎一周后,植株就会干枯死亡。
防治方法
预防茎腐病的关键就在于防止暴雨长期冲刷吊灯扶桑,并且在雨季前后每隔10天左右用200-500倍液托布津涂抹吊灯扶桑的枝干部位。
吊灯扶桑病害:根结线虫病
症状
根结线虫病主要发病于吊灯扶桑的枝叶部分,初期叶片生长衰弱,叶片边缘出现红褐色的枯斑,后期病斑逐渐向里扩展,叶片干枯脱落。
如果观察吊灯扶桑的地下部分,就会发现植株根系间出现大大小小的瘤状物,初期光滑肉色,后期粗糙褐色,内藏针尖大小的梨形雌线虫。
防治方法
这种病症的防治比较困难,如果植株数量较少,就换土,信徒要经过较长时间的暴晒,旧土就可以丢弃了。
如果植株较多,可以施入涕灭威颗粒剂,可按5寸盆埋入0.5克左右计算。
0
0
文章
丫头
2017年05月25日
一.黄瓜霜霉病
症状 任何时期均可发病,主要危害叶片。叶背面出现水渍状淡黄色的斑点,病斑会逐渐扩大,形成多角型黄色斑。潮湿条件下病斑背面会长出灰黑色的霉层,病叶由下向上发展,严重时全株叶片枯死。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借助风和雨水传播。高湿是黄瓜霜霉病发生的重要条件。病菌萌发和侵入都需要有水滴或水膜。叶面干燥不能萌发,2~3天中死亡。如通风不良,湿度过大,温度调节不好,白天和夜晚温度相差较大,容易使叶面出现水滴或水膜,易生病。病菌最适宜的温度为15~22℃,温度越高越不易生病。在有水的条件下,温度是该病发生迟早、轻重的主要因素。
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新品种。如津研4号、津春2号、津杂2~4号、长春密剌及山东密剌等。
2加强栽增管理,采用高垄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膜下浇水,减少浇水次数。加强通风,降低空气湿度。增施磷肥、钾肥,提高抗病能力。结瓜后摘掉下部老黄叶。根外喷施0.2%磷酸二氢钾或者喷施1:1:100的尿素和糖的混合液,提高功能叶片糖总含量,提高叶片生理抗病能力。
4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可选用下列药剂 ①25%瑞毒霉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②90%疫霜灵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 ③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④72%克露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 ⑤72%普立克水剂600~1000倍液。⑥45%百菌清烟剂,每亩每次250克。 ⑦5%百菌清或5%万霉灵粉尘剂,每亩每次1公斤,每7~10天用药一次,连续3次。
二.黄瓜白粉病
症状 该病主要危害叶片。发病初期叶背及叶面产生白色圆形粉状斑点,扩大后成片,长一层白色粉状物,并逐渐变为灰白色,叶片变黄后干枯死亡,不脱落。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在保护地栽培的地区,该病可常年发生,靠风或雨水传播。白粉病发生的最适温度为20~25℃,超过30℃或低于10℃时病菌不易生成。湿度越大越利于病菌生成,但是相对湿度低于25%时,病菌仍能生成。在栽培管理中,如密度过大,氮肥过多,通风阳光不好,土壤缺水或灌水过量,湿度过大的地块,均容易发生该病。
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品种。如津研2号、4号、津春2、3号、津杂1、4号、满园绿、碧春、春香等。
保护地熏蒸消毒。在定植前先用硫磺粉或百菌清烟剂消毒。用硫磺粉熏蒸的方法是每55立方米用硫磺粉0.13公斤,锯末0.25公斤。如用百菌清烟剂每亩每次用药250克,分放几处于傍晚点燃后密闭一夜,次日早上打开门窗通风。
2加强肥水管理,通风有光照,防止植株徒长和脱肥早衰。
3药剂防治。 可选用40%福星乳油8000~10000倍液,或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农抗120生物制剂100PPm,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喷雾,交替使用,每7~10天用药一次,连续防治2~3次。
三.黄瓜灰霉病
症状 主要危害黄瓜的花及幼瓜,也危害叶和茎。病菌多从花上开始侵染,花被害后,长出灰褐色霉层,再侵染幼瓜,造成瓜顶部腐烂。被害幼瓜初呈水渍状,褪色,病部逐渐变烂,表面生灰褐色霉层。病花和病果落在茎、叶上,会使未生病的茎、叶发病。叶子病斑为水渍状,后为浅褐色纹斑,病斑中间有时产生褐色霉层。茎受害,引起病部腐烂,严重时可造成整棵辣椒秧死亡。
传播途径及发病 病菌主要在病残体上和土壤中越冬,借助风、水和农事操作传播。病花和病果可再次传播。温度20℃左右,阴天光照不足,保护地湿度大,通风不及时,相对湿度在90%以上,结露时间长,是灰霉病发生蔓延的重要条件。若温度高于30℃,相对湿度在90%以下,病害则停止蔓延。
防治方法
1加强栽培管理 增强光照,加强通风,膜下浇水,切忌阴天浇水,防止湿度过大。
2清洁田园 及时摘除病花、病瓜、病叶并带出田外集中销毁。
3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可选用10%的速克灵烟剂或45%百菌清烟剂,每次每亩250克,熏3~4小时。也可用粉尘剂于傍晚喷洒,5%百菌清粉尘剂或6.5%甲霉灵粉尘剂,每次每亩1公斤。也可用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 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1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每6~7天用药一次,连续防治3~4次,要求药要喷到花及幼瓜上。在始花期点花时加入0.1%用量的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沾花或喷花效果明显。
症状 任何时期均可发病,主要危害叶片。叶背面出现水渍状淡黄色的斑点,病斑会逐渐扩大,形成多角型黄色斑。潮湿条件下病斑背面会长出灰黑色的霉层,病叶由下向上发展,严重时全株叶片枯死。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借助风和雨水传播。高湿是黄瓜霜霉病发生的重要条件。病菌萌发和侵入都需要有水滴或水膜。叶面干燥不能萌发,2~3天中死亡。如通风不良,湿度过大,温度调节不好,白天和夜晚温度相差较大,容易使叶面出现水滴或水膜,易生病。病菌最适宜的温度为15~22℃,温度越高越不易生病。在有水的条件下,温度是该病发生迟早、轻重的主要因素。
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新品种。如津研4号、津春2号、津杂2~4号、长春密剌及山东密剌等。
2加强栽增管理,采用高垄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膜下浇水,减少浇水次数。加强通风,降低空气湿度。增施磷肥、钾肥,提高抗病能力。结瓜后摘掉下部老黄叶。根外喷施0.2%磷酸二氢钾或者喷施1:1:100的尿素和糖的混合液,提高功能叶片糖总含量,提高叶片生理抗病能力。
4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可选用下列药剂 ①25%瑞毒霉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②90%疫霜灵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 ③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④72%克露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 ⑤72%普立克水剂600~1000倍液。⑥45%百菌清烟剂,每亩每次250克。 ⑦5%百菌清或5%万霉灵粉尘剂,每亩每次1公斤,每7~10天用药一次,连续3次。
二.黄瓜白粉病
症状 该病主要危害叶片。发病初期叶背及叶面产生白色圆形粉状斑点,扩大后成片,长一层白色粉状物,并逐渐变为灰白色,叶片变黄后干枯死亡,不脱落。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在保护地栽培的地区,该病可常年发生,靠风或雨水传播。白粉病发生的最适温度为20~25℃,超过30℃或低于10℃时病菌不易生成。湿度越大越利于病菌生成,但是相对湿度低于25%时,病菌仍能生成。在栽培管理中,如密度过大,氮肥过多,通风阳光不好,土壤缺水或灌水过量,湿度过大的地块,均容易发生该病。
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品种。如津研2号、4号、津春2、3号、津杂1、4号、满园绿、碧春、春香等。
保护地熏蒸消毒。在定植前先用硫磺粉或百菌清烟剂消毒。用硫磺粉熏蒸的方法是每55立方米用硫磺粉0.13公斤,锯末0.25公斤。如用百菌清烟剂每亩每次用药250克,分放几处于傍晚点燃后密闭一夜,次日早上打开门窗通风。
2加强肥水管理,通风有光照,防止植株徒长和脱肥早衰。
3药剂防治。 可选用40%福星乳油8000~10000倍液,或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农抗120生物制剂100PPm,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喷雾,交替使用,每7~10天用药一次,连续防治2~3次。
三.黄瓜灰霉病
症状 主要危害黄瓜的花及幼瓜,也危害叶和茎。病菌多从花上开始侵染,花被害后,长出灰褐色霉层,再侵染幼瓜,造成瓜顶部腐烂。被害幼瓜初呈水渍状,褪色,病部逐渐变烂,表面生灰褐色霉层。病花和病果落在茎、叶上,会使未生病的茎、叶发病。叶子病斑为水渍状,后为浅褐色纹斑,病斑中间有时产生褐色霉层。茎受害,引起病部腐烂,严重时可造成整棵辣椒秧死亡。
传播途径及发病 病菌主要在病残体上和土壤中越冬,借助风、水和农事操作传播。病花和病果可再次传播。温度20℃左右,阴天光照不足,保护地湿度大,通风不及时,相对湿度在90%以上,结露时间长,是灰霉病发生蔓延的重要条件。若温度高于30℃,相对湿度在90%以下,病害则停止蔓延。
防治方法
1加强栽培管理 增强光照,加强通风,膜下浇水,切忌阴天浇水,防止湿度过大。
2清洁田园 及时摘除病花、病瓜、病叶并带出田外集中销毁。
3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可选用10%的速克灵烟剂或45%百菌清烟剂,每次每亩250克,熏3~4小时。也可用粉尘剂于傍晚喷洒,5%百菌清粉尘剂或6.5%甲霉灵粉尘剂,每次每亩1公斤。也可用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 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1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每6~7天用药一次,连续防治3~4次,要求药要喷到花及幼瓜上。在始花期点花时加入0.1%用量的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沾花或喷花效果明显。
0
0
文章
美琪爱拍照
2017年05月24日
细菌性软腐病的主要病原是#欧氏菌 (Erwinia carotouoraE.):该病以新芽出土时的阴雨季节为发病的高峰期。受浸染的嫩叶基部出现褐色水渍状小斑点,病斑迅速扩大,密连成片,同时漫及叶鞘和芽的生长点。将要发育成熟的叶片,也常受感染,并危及假鳞茎。受感染的叶片,基部腐烂并散发出恶臭味,上部呈脱水样褶皱。
此病菌可危害国兰所有种类和卡特兰、文心兰、齿舌兰、蝴蝶兰、万带兰等,我国南方地区发病较严重。主要危害兰花叶片和假鳞茎,叶片染病后初期为水渍状小斑点,后逐渐变为褐色或近黑色,并迅速扩大,最终发展成一个柔软的、有恶臭的腐烂块,并有分泌物流出,随雨水或浇水传播。若假鳞茎染病,也会出现水渍状病斑,褐色至黑色,最终假鳞茎变为柔软、皱缩和暗色,迅速腐烂。
细菌性软腐病多发生在夏初阴雨季节,通过伤口感染、碰折、虫咬等传播,高温多雨或通风不良时发病尤为严重,且发展十分迅速,通常3-5天内即可使整叶腐烂,不论发生于老叶或新叶上,都相当致命。防治细菌性软腐病要注意保持栽培环境排水通风良好,阳光充足。发现病斑应马上摘除销毁,如病斑发展到生长点,则应整株带盆隔离,并尽量避免喷雾给水,改用盆面浇灌。
病患组织切除后应及时将病叶剪除,伤口用波尔多液涂抹,并用0.1%高锰酸钾溶液浸泡兰株5分钟,用流水清洗后在阳光下晒15分钟,晾干后种植。也可用0.5%波尔多液或200mg/L农用链霉素或甲基多硫磷等喷杀,均有良好效果。也可视具体情况,平时定期喷洒30.3%四环霉素2000倍液,或10%链四环霉素1000倍液,或68.8%多保链霉素1000倍,均有显著的预防和治疗效果。
同时愿——受“细菌性软腐病”危害的兰友早日脱离“苦海”。
此病菌可危害国兰所有种类和卡特兰、文心兰、齿舌兰、蝴蝶兰、万带兰等,我国南方地区发病较严重。主要危害兰花叶片和假鳞茎,叶片染病后初期为水渍状小斑点,后逐渐变为褐色或近黑色,并迅速扩大,最终发展成一个柔软的、有恶臭的腐烂块,并有分泌物流出,随雨水或浇水传播。若假鳞茎染病,也会出现水渍状病斑,褐色至黑色,最终假鳞茎变为柔软、皱缩和暗色,迅速腐烂。
细菌性软腐病多发生在夏初阴雨季节,通过伤口感染、碰折、虫咬等传播,高温多雨或通风不良时发病尤为严重,且发展十分迅速,通常3-5天内即可使整叶腐烂,不论发生于老叶或新叶上,都相当致命。防治细菌性软腐病要注意保持栽培环境排水通风良好,阳光充足。发现病斑应马上摘除销毁,如病斑发展到生长点,则应整株带盆隔离,并尽量避免喷雾给水,改用盆面浇灌。
病患组织切除后应及时将病叶剪除,伤口用波尔多液涂抹,并用0.1%高锰酸钾溶液浸泡兰株5分钟,用流水清洗后在阳光下晒15分钟,晾干后种植。也可用0.5%波尔多液或200mg/L农用链霉素或甲基多硫磷等喷杀,均有良好效果。也可视具体情况,平时定期喷洒30.3%四环霉素2000倍液,或10%链四环霉素1000倍液,或68.8%多保链霉素1000倍,均有显著的预防和治疗效果。
同时愿——受“细菌性软腐病”危害的兰友早日脱离“苦海”。
0
0
文章
美琪爱拍照
2017年05月24日
#叶斑病 。
1、症状:主要危害叶部,初生为褐色小斑点,病斑呈圆形或不规则形,后期中央灰色至灰白色,边缘红褐色,病斑上生黑灰色霉状物。
2、发病规律:高温高湿常常是发病诱因,经风雨传播,进行侵染,10 月以后病情减退。
3、防治方法:①冬季修剪去除病叶和清除病落叶,集中烧毁;②5月初,喷洒1∶2∶100-200波尔多液,以后可喷洒50%苯来特 1000至1500倍液或嗪胺灵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
#枯斑病 。
1、症状:叶片受害多从叶尖、叶缘开始,小斑点淡褐色,后扩大为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可相互连结达叶片的1/3至1/2 ,灰褐色,边缘为绿色,后期病斑上产生小黑点。
2、发病规律:高温高湿、通风不良、植株生长衰弱时,发病较重,一般为7至11月发病,经风雨传播。
3、防治方法: ①发病初期,可喷65%代森锌500倍液或1∶2∶200波尔多液;②以后可喷洒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至1000倍液或50%苯来特可湿性粉剂10 00至1500倍液。
#刺蛾 。
1、症状:绿或黄绿色,背线白色,最容易在叶片背面发生,取食叶肉,留下皮层。
2、防治方法:可在幼虫下树结茧之前,疏松树干周围的土壤,以引诱幼虫集中结茧,然后收集消灭。或者用含孢量100亿/毫升以上Bt 乳剂500至800倍液喷雾,另外还可以用2.5%溴氰菊酯乳油或20%杀灭菊酯乳油3000倍液喷雾。
#介壳虫 。
1、发生规律:在长江流域可发生2至3代,危害严重的为5至6月及8 至9月,喜集居于主梢阴面及枝杈处,或枝条叶片上,成、若虫均分泌蜜露,导致花木的煤污病发生。高温高湿有利于发生。
2、防治方法:当少量发生时,可用软毛刷轻轻地刷除,收效良好。夏季用0.3至0.5波美度石硫合剂喷最有利,或者50%久效磷乳油1500倍液,单用或混用,每隔7至10天喷1次,连喷2至3次。
#红蜘蛛 。
1、发生规律:高温干旱条件常常发生。
2、防治方法:在天气干旱时应注意灌溉并结合施肥,促进植株健壮,增强抗虫力。在采取化学农药施用时,要注意经常轮换,因为其在施用一定高毒的农药后,会产生抗性。可用40%菊杀乳油2000至3000倍液或40%乐果乳油1500倍液进行喷雾,防效良好。
1、症状:主要危害叶部,初生为褐色小斑点,病斑呈圆形或不规则形,后期中央灰色至灰白色,边缘红褐色,病斑上生黑灰色霉状物。
2、发病规律:高温高湿常常是发病诱因,经风雨传播,进行侵染,10 月以后病情减退。
3、防治方法:①冬季修剪去除病叶和清除病落叶,集中烧毁;②5月初,喷洒1∶2∶100-200波尔多液,以后可喷洒50%苯来特 1000至1500倍液或嗪胺灵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
#枯斑病 。
1、症状:叶片受害多从叶尖、叶缘开始,小斑点淡褐色,后扩大为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可相互连结达叶片的1/3至1/2 ,灰褐色,边缘为绿色,后期病斑上产生小黑点。
2、发病规律:高温高湿、通风不良、植株生长衰弱时,发病较重,一般为7至11月发病,经风雨传播。
3、防治方法: ①发病初期,可喷65%代森锌500倍液或1∶2∶200波尔多液;②以后可喷洒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至1000倍液或50%苯来特可湿性粉剂10 00至1500倍液。
#刺蛾 。
1、症状:绿或黄绿色,背线白色,最容易在叶片背面发生,取食叶肉,留下皮层。
2、防治方法:可在幼虫下树结茧之前,疏松树干周围的土壤,以引诱幼虫集中结茧,然后收集消灭。或者用含孢量100亿/毫升以上Bt 乳剂500至800倍液喷雾,另外还可以用2.5%溴氰菊酯乳油或20%杀灭菊酯乳油3000倍液喷雾。
#介壳虫 。
1、发生规律:在长江流域可发生2至3代,危害严重的为5至6月及8 至9月,喜集居于主梢阴面及枝杈处,或枝条叶片上,成、若虫均分泌蜜露,导致花木的煤污病发生。高温高湿有利于发生。
2、防治方法:当少量发生时,可用软毛刷轻轻地刷除,收效良好。夏季用0.3至0.5波美度石硫合剂喷最有利,或者50%久效磷乳油1500倍液,单用或混用,每隔7至10天喷1次,连喷2至3次。
#红蜘蛛 。
1、发生规律:高温干旱条件常常发生。
2、防治方法:在天气干旱时应注意灌溉并结合施肥,促进植株健壮,增强抗虫力。在采取化学农药施用时,要注意经常轮换,因为其在施用一定高毒的农药后,会产生抗性。可用40%菊杀乳油2000至3000倍液或40%乐果乳油1500倍液进行喷雾,防效良好。
1
0
文章
樊问
2017年05月05日
#非洲菊 连年在保护地栽培,由于环境温暖、潮湿、气流不畅,易导致虫害和病害的发生。其中,最常见的病害之一就是非洲菊斑点病,这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病害。
#症状 叶上产生紫褐色的小斑,逐渐扩大为具有同心轮纹的大斑(直径2毫米至5毫米)。后期花中心腐烂,上面有稀疏的灰褐色尘埃状真菌丝。
#发病规律 一般下部叶最先发病。氨肥用量过多,容易引发病害。土壤黏重、排水不良也是诱发病害的重要条件。
#防治方法
(1)土壤处理可采用氯化苦熏蒸,有效杀死病原菌,从基质上减少菌源积累量。
(2)调节温湿度非洲菊生长最适宜温度为20℃至25℃,夜间保持在10℃以上,在低温低湿条件下不易发生病害。
(3)每7天至10天喷一次杀菌剂,如75%百菌清500倍液、50%克菌丹5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防治效果明显。
#症状 叶上产生紫褐色的小斑,逐渐扩大为具有同心轮纹的大斑(直径2毫米至5毫米)。后期花中心腐烂,上面有稀疏的灰褐色尘埃状真菌丝。
#发病规律 一般下部叶最先发病。氨肥用量过多,容易引发病害。土壤黏重、排水不良也是诱发病害的重要条件。
#防治方法
(1)土壤处理可采用氯化苦熏蒸,有效杀死病原菌,从基质上减少菌源积累量。
(2)调节温湿度非洲菊生长最适宜温度为20℃至25℃,夜间保持在10℃以上,在低温低湿条件下不易发生病害。
(3)每7天至10天喷一次杀菌剂,如75%百菌清500倍液、50%克菌丹5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防治效果明显。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