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Miss Chen
2017年09月16日
相关图片
#菊花番茄斑萎病
分布与危害
分布普遍,凡栽培地区均有此病发生。为害菊花、矮牵牛、百枝莲、秋海棠、蒲包花、百日菊、瓜叶菊、翠菊、矢车菊、大丽花、凤仙花、牡丹、芍药、旱金莲、马蹄莲、文殊兰、长春花、千日红等,发生严重时,导致茎叶产生三角形坏死,丧失观赏价值。
症状
为害番茄斑萎病组的代表种。在菊花上表现为花叶,叶变形,幼小植株叶片出现褪绿带,斑驳,后期产生大量枯死斑,不能显花,植株甚至畸形。
病原
Tomato Spotted Wilt Virus,Tswv。质粒近于等轴对称,直径70-90mm。有几个变异株系,烟蓟马能传毒,其个体侵染力强。该病毒理化性质不稳定。在汁液中致死温度为40-60℃,体外存活期2-5小时。稀释终点为2×10⒉-2×10-3.沉降系数530s。
发生规律
容易汁液接种,传毒昆虫主要为薊马、叶蝉、蚜虫也能传毒。致死温度40-60℃。
防治方法
①、发现病株及时拔除,减少毒源及传播。
②、加强防治传毒昆虫,如蓟马,叶蝉等。选择无病毒繁殖材料,杜绝和控制病毒发生、发展。
③、 用针对性的治病毒病的药对症治疗,如宁南霉素、吗啉胍、盐酸吗啉胍、吗啉胍乙酸铜、氨基酸寡糖素等。
#菊花番茄斑萎病
分布与危害
分布普遍,凡栽培地区均有此病发生。为害菊花、矮牵牛、百枝莲、秋海棠、蒲包花、百日菊、瓜叶菊、翠菊、矢车菊、大丽花、凤仙花、牡丹、芍药、旱金莲、马蹄莲、文殊兰、长春花、千日红等,发生严重时,导致茎叶产生三角形坏死,丧失观赏价值。
症状
为害番茄斑萎病组的代表种。在菊花上表现为花叶,叶变形,幼小植株叶片出现褪绿带,斑驳,后期产生大量枯死斑,不能显花,植株甚至畸形。
病原
Tomato Spotted Wilt Virus,Tswv。质粒近于等轴对称,直径70-90mm。有几个变异株系,烟蓟马能传毒,其个体侵染力强。该病毒理化性质不稳定。在汁液中致死温度为40-60℃,体外存活期2-5小时。稀释终点为2×10⒉-2×10-3.沉降系数530s。
发生规律
容易汁液接种,传毒昆虫主要为薊马、叶蝉、蚜虫也能传毒。致死温度40-60℃。
防治方法
①、发现病株及时拔除,减少毒源及传播。
②、加强防治传毒昆虫,如蓟马,叶蝉等。选择无病毒繁殖材料,杜绝和控制病毒发生、发展。
③、 用针对性的治病毒病的药对症治疗,如宁南霉素、吗啉胍、盐酸吗啉胍、吗啉胍乙酸铜、氨基酸寡糖素等。
0
0
文章
Miss Chen
2017年09月12日
相关图片
分布与危害
#黑绒金龟子 学名Serica orientalis Motscchulsky,分布广泛,在我国江苏、浙江、黑龙江、吉林、辽宁、湖南、福建、河北、内蒙古、山东、广东等地。寄主有牡丹、桑、桃、月季、芍药等。
成虫食性杂,主要啃食幼叶为害,幼苗的子叶生长点被食造成全株枯死。幼虫咬食幼根为害。影响植株的生长发育。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7-8毫米,宽4-5毫米,略呈短豆形。背面隆起,全体黑褐色,被灰色或黑紫色绒毛,有光泽。触角黑色,鳃叶状,10节,柄节膨大,上生3-5根刚毛。前胸背板及翅脉外侧均具缘毛。两端翅上均有9条隆起线。前足胫节有2齿;后足胫节细长,其端部内侧有沟状凹陷。
卵长1毫米,椭圆形,乳白色,孵化前变褐。
幼虫老熟时体长16-20毫米。头黄褐色。体弯曲,污白色,全体有黄褐色刚毛。胸足3对,后足最长。腹部末节腹毛区中央有笔尖形空隙呈双峰状,腹毛区后缘有12-26根长而稍扁的刺毛,排出弧形。
蛹长6-9毫米,黄褐色至黑褐色,腹末有臀棘1对。
发生规律
1年1代。成虫在土中越冬。翌年4月中、下旬-5月上旬,成虫出土啃食嫩叶、花瓣。5月-6月上旬成虫发生盛期,6月上、下旬为产卵盛期。卵单产在花卉根迹土表中,6月中旬孵化,8月中、下旬幼虫老熟潜入地下20-30厘米处作土室化蛹,蛹期10天,羽化后进入越冬期。
防治方法
(1)保护和利用天敌。
(2)冬季对土壤进行消毒,杀死越冬成虫。
(3)化学防治:在6月中旬幼虫孵化时,在根部喷浇国光土杀1000倍液或撒施国光地杀颗粒剂(5%丁硫克百威)4-6千克/亩,杀死幼虫。在成虫盛发期,喷国光依它(40%丙溴辛硫磷)1000倍液在采集的桧柏树枝上,后插花圃中诱杀成虫。
分布与危害
#黑绒金龟子 学名Serica orientalis Motscchulsky,分布广泛,在我国江苏、浙江、黑龙江、吉林、辽宁、湖南、福建、河北、内蒙古、山东、广东等地。寄主有牡丹、桑、桃、月季、芍药等。
成虫食性杂,主要啃食幼叶为害,幼苗的子叶生长点被食造成全株枯死。幼虫咬食幼根为害。影响植株的生长发育。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7-8毫米,宽4-5毫米,略呈短豆形。背面隆起,全体黑褐色,被灰色或黑紫色绒毛,有光泽。触角黑色,鳃叶状,10节,柄节膨大,上生3-5根刚毛。前胸背板及翅脉外侧均具缘毛。两端翅上均有9条隆起线。前足胫节有2齿;后足胫节细长,其端部内侧有沟状凹陷。
卵长1毫米,椭圆形,乳白色,孵化前变褐。
幼虫老熟时体长16-20毫米。头黄褐色。体弯曲,污白色,全体有黄褐色刚毛。胸足3对,后足最长。腹部末节腹毛区中央有笔尖形空隙呈双峰状,腹毛区后缘有12-26根长而稍扁的刺毛,排出弧形。
蛹长6-9毫米,黄褐色至黑褐色,腹末有臀棘1对。
发生规律
1年1代。成虫在土中越冬。翌年4月中、下旬-5月上旬,成虫出土啃食嫩叶、花瓣。5月-6月上旬成虫发生盛期,6月上、下旬为产卵盛期。卵单产在花卉根迹土表中,6月中旬孵化,8月中、下旬幼虫老熟潜入地下20-30厘米处作土室化蛹,蛹期10天,羽化后进入越冬期。
防治方法
(1)保护和利用天敌。
(2)冬季对土壤进行消毒,杀死越冬成虫。
(3)化学防治:在6月中旬幼虫孵化时,在根部喷浇国光土杀1000倍液或撒施国光地杀颗粒剂(5%丁硫克百威)4-6千克/亩,杀死幼虫。在成虫盛发期,喷国光依它(40%丙溴辛硫磷)1000倍液在采集的桧柏树枝上,后插花圃中诱杀成虫。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