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Miss Chen
2018年05月11日
多肉叶子枯萎这种情况,相信很多肉友都应该遇到过。本是萌萌的小多肉,可是叶子一枯萎后,就完全变了样,慢慢的,其它病症也随之而来。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析一下多肉叶子枯萎的原因及补救方法。自然的新陈代谢除外。
多肉叶片腐烂
病因:一般由闷热(夏季)、潮湿、冷湿(冬季)引起,特别是植物根系不够健康或者切根后伤口未晾干的时候,非常容易发生腐烂现象。
补救方法:针对切根后“无根的多肉植物”,一定要晾干一段时间(3-7天),让伤口痊愈后再种上,并且刚种入的一个周内不要浇水,保持土壤干燥或有一点点湿气。
夏天不能淋雨,不能在强光下照射,保持花盆干热或潮冷的环境,不给真菌繁殖创造机会。发现肉肉部分黑腐的情况下,只能建议切除黑腐部分,而且越早切除越好,坏死了就好不了。
叶片化水要尽快的去除,在去除过后,还有在伤口处涂抹上多菌灵类的药物,以防后期会真菌感染,导致最后黑腐。
夏天要注意控制水量,冬天有这样一个说法,10度以下少浇水,5度以下控水,0度以下断水自求多福。
多肉缺水
病因:缺水一般分为两种情况,一是真正的缺水,浇水后一段时间内就会恢复。另一种是多肉植物的根系不健康,无法吸收水分,这种即使浇水也不能恢复,这就需要对根部进行一些处理,重新生根。两种方式表现出来的状态都是叶片褶皱发软。
补救方法:有的时候叶片出现褶皱和变软也不一定是缺水,这就需要根据自己平时的浇水情况和天气状况来判断了。可以挖出来检查一下根系看看。根系颜色为白色或者有许多白色的毛细根,都说明植物很健康,种好浇水就可以了。
一般来说,如果是植物缺水,在保证通风良好的前提下,当晚浇水,第二天叶片便会饱满起来了,要尽量避免把水浇到植物上。但是如果浇水后几天都无法恢复状态,这个时候就要注意了。这种情况一般都是肉肉的根系还没有生长出来,或者原有的根系已经腐烂,这个时候就需要将肉肉从土里拔出来,清理根部,再换上干净的土壤或者基质种上。
长时间不生长
病因:这种不生长现象也常被称为“僵苗”,主要因素还是在于多肉植物的根系,这状态下的根系一定是完全枯死或者只有一点点硬撑着。随着时间推移,最后植物也会慢慢消耗殆尽死去。
所以大家在养护的时候遇到3个月完全不见生长,并且植物状态也不是太好,叶片出现褶皱等现象,颜色没有太大变化的,就拔出来检查一下。
补救方法:首先将枯死的根系(黑色的根)全部修剪掉,同时也要清理底部的枯叶和腐叶。全部清理干净后再用清水或者多菌灵溶液清洗一下根部,最后放在散光处晾干2-3天,再栽种起来。
多肉叶片枯萎
病因:僵苗差不多,问题都出在根系。根系不够健康,吸收不好,导致植物状态变差,这时候浇水过多就容易烂,浇水少了又会缺水,所以对水分的把握是很重要的。另外土壤也有一定关系,常说的优先养根,其实也是在说土壤配比的问题。
补救方法:混合土壤中泥炭土+椰糠混合物比例占到70%,对于生根来说是非常好的。根系生长出来一段时间后,植物开始恢复,等植物生长到健壮期时就可以进行二次换土,增加大比例的沙子来增强多肉植物的习性。后期稳定后基本上就不用再换土了。
多肉晒伤
病因:多发生于夏天和初秋,夏天是因为天气热光照强的关系,初秋是因为大多数多肉都经过了夏天的遮阴待遇,秋天一下子接受光照后再遇到秋老虎,很容易就晒伤了。浇水的时候不小心叶片沾有水分或者叶间积有水分/土壤潮湿,前者可能只是出现晒斑的,后者可能出现化水甚至黑腐。
补救方法:首先平时要注意遮阴通风,其次浇水的时候真的要小心叶片、叶间积水,如果晒到化水黑腐了,把黑腐的地方挖掉,能剩下一点小命就不错了。如果是晒出晒斑,一般晒斑是永久存留的,但有时候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晒斑的痕迹会变浅
缺光徒长
病因:多肉植物缺少阳光徒长其实是植物顺应自然的一种现象。阳光不足的情况下植物就会往阳光更多的高处生长,所以会拔高个子。
如果在原生地日照特别强烈,多肉植物的叶片也会卷起来,减少阳光照射到叶面的范围。这都是植物根据自然环境而做的改变,所以我们一定要了解植物的本质后,再去采取顺应自然的方式栽种植物。
补救方法:保持每天4-5小时以上,浇水不能断,植物的生长恢复都是需要水分的。
介壳虫
介壳虫是所有的肉友们最常见的虫子之一,又名“蚧虫”介壳虫是花卉和果树上最常见的害虫,常群集于枝、叶、果上,吸取植物汁液为生,严重时会造成枝条凋萎或全株死亡。
补救方法:有三种除虫方法,大家自己选择噢~
1.用酒精轻轻地反复擦拭病株,就能把介壳虫除掉,且能除得十分干净、彻底。
2.手工牙签、针各种伺候就行,这样反复几次就会没有了
3.这个其实就是最省事的办法,用“护花神”按照说明书比例1:200兑水后喷洒就可以了,一周后再次喷洒一遍基本上就不会再看见恶心的虫子了。
需要注意喷药后,一定不要接受日照,放在阴凉处4-5天再挪到有日照的地方,因为刚喷完要就放到太阳下,会加速水分挥发,这样药物浓度就变高了,很容易烧伤植物
煤烟病
病因:除了夏天闷热潮湿水土感染外,更多来自于各种虫体携带性感染。蚜虫、蚧壳虫蚂蚁等除了啃食吮吸植物叶片根部的汁液外,还会分泌密露排泄粪便,这些分泌物中带有各种菌类,被这些害虫咬伤后会加重感染。
补救方法:平日里一定要加强杀虫,尤其是夏季!发现煤烟病的时候第一时间就是要隔离,喷洒杀菌剂,因为煤烟病传染力很强,所以接触过病肉一定要洗手喔~
多肉叶片腐烂
病因:一般由闷热(夏季)、潮湿、冷湿(冬季)引起,特别是植物根系不够健康或者切根后伤口未晾干的时候,非常容易发生腐烂现象。
补救方法:针对切根后“无根的多肉植物”,一定要晾干一段时间(3-7天),让伤口痊愈后再种上,并且刚种入的一个周内不要浇水,保持土壤干燥或有一点点湿气。
夏天不能淋雨,不能在强光下照射,保持花盆干热或潮冷的环境,不给真菌繁殖创造机会。发现肉肉部分黑腐的情况下,只能建议切除黑腐部分,而且越早切除越好,坏死了就好不了。
叶片化水要尽快的去除,在去除过后,还有在伤口处涂抹上多菌灵类的药物,以防后期会真菌感染,导致最后黑腐。
夏天要注意控制水量,冬天有这样一个说法,10度以下少浇水,5度以下控水,0度以下断水自求多福。
多肉缺水
病因:缺水一般分为两种情况,一是真正的缺水,浇水后一段时间内就会恢复。另一种是多肉植物的根系不健康,无法吸收水分,这种即使浇水也不能恢复,这就需要对根部进行一些处理,重新生根。两种方式表现出来的状态都是叶片褶皱发软。
补救方法:有的时候叶片出现褶皱和变软也不一定是缺水,这就需要根据自己平时的浇水情况和天气状况来判断了。可以挖出来检查一下根系看看。根系颜色为白色或者有许多白色的毛细根,都说明植物很健康,种好浇水就可以了。
一般来说,如果是植物缺水,在保证通风良好的前提下,当晚浇水,第二天叶片便会饱满起来了,要尽量避免把水浇到植物上。但是如果浇水后几天都无法恢复状态,这个时候就要注意了。这种情况一般都是肉肉的根系还没有生长出来,或者原有的根系已经腐烂,这个时候就需要将肉肉从土里拔出来,清理根部,再换上干净的土壤或者基质种上。
长时间不生长
病因:这种不生长现象也常被称为“僵苗”,主要因素还是在于多肉植物的根系,这状态下的根系一定是完全枯死或者只有一点点硬撑着。随着时间推移,最后植物也会慢慢消耗殆尽死去。
所以大家在养护的时候遇到3个月完全不见生长,并且植物状态也不是太好,叶片出现褶皱等现象,颜色没有太大变化的,就拔出来检查一下。
补救方法:首先将枯死的根系(黑色的根)全部修剪掉,同时也要清理底部的枯叶和腐叶。全部清理干净后再用清水或者多菌灵溶液清洗一下根部,最后放在散光处晾干2-3天,再栽种起来。
多肉叶片枯萎
病因:僵苗差不多,问题都出在根系。根系不够健康,吸收不好,导致植物状态变差,这时候浇水过多就容易烂,浇水少了又会缺水,所以对水分的把握是很重要的。另外土壤也有一定关系,常说的优先养根,其实也是在说土壤配比的问题。
补救方法:混合土壤中泥炭土+椰糠混合物比例占到70%,对于生根来说是非常好的。根系生长出来一段时间后,植物开始恢复,等植物生长到健壮期时就可以进行二次换土,增加大比例的沙子来增强多肉植物的习性。后期稳定后基本上就不用再换土了。
多肉晒伤
病因:多发生于夏天和初秋,夏天是因为天气热光照强的关系,初秋是因为大多数多肉都经过了夏天的遮阴待遇,秋天一下子接受光照后再遇到秋老虎,很容易就晒伤了。浇水的时候不小心叶片沾有水分或者叶间积有水分/土壤潮湿,前者可能只是出现晒斑的,后者可能出现化水甚至黑腐。
补救方法:首先平时要注意遮阴通风,其次浇水的时候真的要小心叶片、叶间积水,如果晒到化水黑腐了,把黑腐的地方挖掉,能剩下一点小命就不错了。如果是晒出晒斑,一般晒斑是永久存留的,但有时候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晒斑的痕迹会变浅
缺光徒长
病因:多肉植物缺少阳光徒长其实是植物顺应自然的一种现象。阳光不足的情况下植物就会往阳光更多的高处生长,所以会拔高个子。
如果在原生地日照特别强烈,多肉植物的叶片也会卷起来,减少阳光照射到叶面的范围。这都是植物根据自然环境而做的改变,所以我们一定要了解植物的本质后,再去采取顺应自然的方式栽种植物。
补救方法:保持每天4-5小时以上,浇水不能断,植物的生长恢复都是需要水分的。
介壳虫
介壳虫是所有的肉友们最常见的虫子之一,又名“蚧虫”介壳虫是花卉和果树上最常见的害虫,常群集于枝、叶、果上,吸取植物汁液为生,严重时会造成枝条凋萎或全株死亡。
补救方法:有三种除虫方法,大家自己选择噢~
1.用酒精轻轻地反复擦拭病株,就能把介壳虫除掉,且能除得十分干净、彻底。
2.手工牙签、针各种伺候就行,这样反复几次就会没有了
3.这个其实就是最省事的办法,用“护花神”按照说明书比例1:200兑水后喷洒就可以了,一周后再次喷洒一遍基本上就不会再看见恶心的虫子了。
需要注意喷药后,一定不要接受日照,放在阴凉处4-5天再挪到有日照的地方,因为刚喷完要就放到太阳下,会加速水分挥发,这样药物浓度就变高了,很容易烧伤植物
煤烟病
病因:除了夏天闷热潮湿水土感染外,更多来自于各种虫体携带性感染。蚜虫、蚧壳虫蚂蚁等除了啃食吮吸植物叶片根部的汁液外,还会分泌密露排泄粪便,这些分泌物中带有各种菌类,被这些害虫咬伤后会加重感染。
补救方法:平日里一定要加强杀虫,尤其是夏季!发现煤烟病的时候第一时间就是要隔离,喷洒杀菌剂,因为煤烟病传染力很强,所以接触过病肉一定要洗手喔~
1
1
文章
Miss Chen
2018年05月11日
蚧壳虫,又名“介壳虫”。介壳虫是柑桔、柚子上的一类重要害虫,常见的有红圆蚧、褐圆蚧、康片蚧、矢尖蚧和吹绵蚧等。介壳虫危害叶片、枝条和果实。介壳虫往往是雄性有翅,能飞,雌虫和幼虫一经羽化,终生寄居在枝叶或果实上,造成叶片发黄、枝梢枯萎、树势衰退,且易诱发煤污病。那么对于多肉植物来说,该如何处理呢?
让我们先来简单了解一下这可恶的白色小虫子,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诚然,每次发现这小破虫子,最令我费解的事都是它们到底从哪儿蹦出来的。经过一番简单的查阅,这个问题就变得很好回答:蚧壳虫卵通过各种途径早已潜伏在土壤或者是肉肉的根上,等到条件合适便破壳而出、泛滥成灾。深入了解后,肉米米掌握到了更多的情报:经常危害肉肉的蚧壳虫大致分为普通蚧壳虫和根粉蚧两种,普通的蚧壳虫主要粘附于叶片背面及茎部吸食植物,它们可能会在肉肉接触的时候进行转移,但是由于容易被发现,这些叶子上的蚧壳虫一般不会对肉肉造成严重的危害。根粉蚧则是十足的难缠鬼,它们往往藏在肉肉的根部,吸食根系的养分生存,然后产卵孵化,等到我们发现肉肉状态不好的时候,它们已经在土壤里繁殖了无数代,局面已经不可挽回。而且,根粉蚧传染性极强,在相邻的花盆间转移很快,虫卵还会随着花盆里流出的水一起漂到其他盆里,所以多数情况下,根粉蚧都是大面积爆发。蚧壳虫往往与黑腐形影不离,这是因为当蚧壳虫把植物的嫩根刺破之后,各种真菌就趁虚而入,对肉肉造成毁灭性的打击。
为了对付这些破坏性极强的小白虫子,无数肉友可谓绞尽脑汁,白了三千黑丝。终于还是有心人天不负,大家群策群力找到了不少有效的杀虫方法。下面我结合自己的使用心得,做一个简单的总结。
蚧壳虫预防事项:
1、把水浇透
蚧壳虫是一种昆虫,需要呼吸氧气,所以如果每次浇水都把水浇透,蚧壳虫就不得不从土壤中爬出来呼吸空气,这样,你就可以在它们从土里钻出来的时候把他们轻而易举的解决掉,你只需要一个放大镜和一个小镊子,轻松搞定烦人的小虫子。
需要注意事项:
捏死的虫子尸体也要小心处理,最好擦到卫生纸上,然后扔到垃圾桶里。镊子在使用之后也要进行除虫卵处理。最好是拿打火机烧一下,彻底根绝后患。另外,把水浇透并不是说要不断的浇水,浇水的频率还是要根据肉肉的具体情况以及天气状况而定,切记不要为了除虫就不断的浇水,如果把肉肉淹死了,也是得不偿失。
2、药物除虫
市面上比较常见的是护花神和日本小白药(DX),国光蚧必治啥的我没有用过,所以在这里不做介绍,肉友如有好的心得体会可以和我们互动起来。
护花神比较廉价,肉米米养肉这几年都在用,使用方法非常粗犷,普通的使用方法主要是喷洒和浇灌。我喜欢把长了虫的叶片或者整株植物直接浸泡到护花神里一晚上,效果比喷洒和灌根好得多,叶片和植物也不会死亡。但是有些嫩叶片并不适合长时间浸泡,一晚上的时间足矣。
日本小白药是我今年才使用的,效果有待观察。这种药物是可吸收药物,也叫内吸类药物,与土混合,浇水后会被肉肉吸收掉,当诸如蚧壳虫这样的刺吸式害虫吸食肉肉汁液的时候,就会吸入药物中毒而死。这种杀虫方式较为环保,杀虫效果也较为稳定,因为几乎所有吸食肉肉的害虫都会中毒身亡。不过,用药的方式有一个通病,就是对于土壤和植物造成污染,这基本是用药除虫不可避免的副作用。
3、洗根
洗根的话可以直接浸泡到护花神中,一晚上的时间,第二天你可以看到好多虫子的尸体,然后清水处理一下浸泡过的根,栽种到土里就好了。
4、虫卵的处理
蚧壳虫的雌虫在产卵的时候,会分泌蜡质白丝,将自己和虫卵一起包裹在形成的虫茧中。质密的蜡质虫茧为虫卵提供了良好的保护,神马护花神之类的药物对它没有任何办法,浇水也并不能淹死虫卵,这个时候唯一有效的办法就是找到虫茧,并把它们摘掉。虫茧其实还是很明显的,一般可以用肉眼看到,只要你细心一些、耐心一些,虫茧便不能遁形。
其实肉肉长虫子也没有必要过于紧张,我们每个人身上也有各种各样的我们看不到的寄生虫,比如螨虫。我们的生活环境中也存在着各种各样有益有害的微生物,可是我们不也生活的好好的吗?物极必反,适当的虫害有的时候可以让肉肉们自身更加强壮,有的肉肉也会自己产生保护措施,这也许就是大自然的奇妙之处吧。"
让我们先来简单了解一下这可恶的白色小虫子,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诚然,每次发现这小破虫子,最令我费解的事都是它们到底从哪儿蹦出来的。经过一番简单的查阅,这个问题就变得很好回答:蚧壳虫卵通过各种途径早已潜伏在土壤或者是肉肉的根上,等到条件合适便破壳而出、泛滥成灾。深入了解后,肉米米掌握到了更多的情报:经常危害肉肉的蚧壳虫大致分为普通蚧壳虫和根粉蚧两种,普通的蚧壳虫主要粘附于叶片背面及茎部吸食植物,它们可能会在肉肉接触的时候进行转移,但是由于容易被发现,这些叶子上的蚧壳虫一般不会对肉肉造成严重的危害。根粉蚧则是十足的难缠鬼,它们往往藏在肉肉的根部,吸食根系的养分生存,然后产卵孵化,等到我们发现肉肉状态不好的时候,它们已经在土壤里繁殖了无数代,局面已经不可挽回。而且,根粉蚧传染性极强,在相邻的花盆间转移很快,虫卵还会随着花盆里流出的水一起漂到其他盆里,所以多数情况下,根粉蚧都是大面积爆发。蚧壳虫往往与黑腐形影不离,这是因为当蚧壳虫把植物的嫩根刺破之后,各种真菌就趁虚而入,对肉肉造成毁灭性的打击。
为了对付这些破坏性极强的小白虫子,无数肉友可谓绞尽脑汁,白了三千黑丝。终于还是有心人天不负,大家群策群力找到了不少有效的杀虫方法。下面我结合自己的使用心得,做一个简单的总结。
蚧壳虫预防事项:
1、把水浇透
蚧壳虫是一种昆虫,需要呼吸氧气,所以如果每次浇水都把水浇透,蚧壳虫就不得不从土壤中爬出来呼吸空气,这样,你就可以在它们从土里钻出来的时候把他们轻而易举的解决掉,你只需要一个放大镜和一个小镊子,轻松搞定烦人的小虫子。
需要注意事项:
捏死的虫子尸体也要小心处理,最好擦到卫生纸上,然后扔到垃圾桶里。镊子在使用之后也要进行除虫卵处理。最好是拿打火机烧一下,彻底根绝后患。另外,把水浇透并不是说要不断的浇水,浇水的频率还是要根据肉肉的具体情况以及天气状况而定,切记不要为了除虫就不断的浇水,如果把肉肉淹死了,也是得不偿失。
2、药物除虫
市面上比较常见的是护花神和日本小白药(DX),国光蚧必治啥的我没有用过,所以在这里不做介绍,肉友如有好的心得体会可以和我们互动起来。
护花神比较廉价,肉米米养肉这几年都在用,使用方法非常粗犷,普通的使用方法主要是喷洒和浇灌。我喜欢把长了虫的叶片或者整株植物直接浸泡到护花神里一晚上,效果比喷洒和灌根好得多,叶片和植物也不会死亡。但是有些嫩叶片并不适合长时间浸泡,一晚上的时间足矣。
日本小白药是我今年才使用的,效果有待观察。这种药物是可吸收药物,也叫内吸类药物,与土混合,浇水后会被肉肉吸收掉,当诸如蚧壳虫这样的刺吸式害虫吸食肉肉汁液的时候,就会吸入药物中毒而死。这种杀虫方式较为环保,杀虫效果也较为稳定,因为几乎所有吸食肉肉的害虫都会中毒身亡。不过,用药的方式有一个通病,就是对于土壤和植物造成污染,这基本是用药除虫不可避免的副作用。
3、洗根
洗根的话可以直接浸泡到护花神中,一晚上的时间,第二天你可以看到好多虫子的尸体,然后清水处理一下浸泡过的根,栽种到土里就好了。
4、虫卵的处理
蚧壳虫的雌虫在产卵的时候,会分泌蜡质白丝,将自己和虫卵一起包裹在形成的虫茧中。质密的蜡质虫茧为虫卵提供了良好的保护,神马护花神之类的药物对它没有任何办法,浇水也并不能淹死虫卵,这个时候唯一有效的办法就是找到虫茧,并把它们摘掉。虫茧其实还是很明显的,一般可以用肉眼看到,只要你细心一些、耐心一些,虫茧便不能遁形。
其实肉肉长虫子也没有必要过于紧张,我们每个人身上也有各种各样的我们看不到的寄生虫,比如螨虫。我们的生活环境中也存在着各种各样有益有害的微生物,可是我们不也生活的好好的吗?物极必反,适当的虫害有的时候可以让肉肉们自身更加强壮,有的肉肉也会自己产生保护措施,这也许就是大自然的奇妙之处吧。"
1
0
文章
巴黎铁塔
2018年05月11日
1、增加浇水
原因:长时间没给文竹浇水会导致植株缺水,一旦缺水,包括呼吸作用在内的一些列生理反应将无法正产进行,从而使得它出现黄叶。
解决方法:给它浇一些水,之后按照科学的方法浇水。
2、减少浇水
原因:给文竹浇了太多的水,土壤之中缠产生了积水,使它的根部受损,从而难以汲取养分,致使叶子缺少养分而发黄。
解决方法:给文竹松一松土,然后垫高花盆,放到通风处让土壤干下来。之后要适时适量浇水,一次不能浇的太多。
3、给它换土
原因:文竹的生长需要汲取土壤之中的养分,若是太久没有给它换盆,土壤之中的养分都被它吸收光了,它没有充足的养分供给,叶片就会发黄。
解决方法:给文竹换上新的,营养丰富的土壤。
4、减少光照
原因:盛夏的时候光照强度很高,若这时候让文竹长时间暴露在太阳下,它就会因为阳光的曝晒而被晒伤,叶子就会开始变黄。
解决方法:将文竹搬到房间中养护,不能让它被太阳直射。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