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查理
2017年05月27日
农历二月十二,古有“花朝节”,又叫“百花生日”“花神生日”和“扑蝶会”。所谓“花朝”实指百花竞放之时,古代“花朝节”主要有踏春赏花、女子剪彩花插头、花间扑蝶、宫府出郊劝农、皇帝赐诗等。
据文献记载,“花朝”一说最早出现于周处的《风土记》,该书写道:“浙间风俗言春序正中,百花竞放,乃游赏之时,花朝月夕,世所常言。”
这一天,家家都会祭花神,闺中女人剪了五色彩笺,取了红绳,把彩笺结在花树上,谓之赏红,还要到花神庙去烧香,以祈求花神降福,保佑花木茂盛。
据文献记载,“花朝”一说最早出现于周处的《风土记》,该书写道:“浙间风俗言春序正中,百花竞放,乃游赏之时,花朝月夕,世所常言。”
这一天,家家都会祭花神,闺中女人剪了五色彩笺,取了红绳,把彩笺结在花树上,谓之赏红,还要到花神庙去烧香,以祈求花神降福,保佑花木茂盛。
0
0
文章
查理
2017年05月26日
农历二月十五是民俗中花神的生日,也是百花的生日,称为“花朝节”,又称“花神诞”、“百花生日”。届期有种花、赏花、赏红等活动,故称“花朝”,与八月十五的月夕相对。“百花生日是良辰,未到花朝一半春;万紫千红披锦绣,尚劳点缀贺花神”。这是旧时江南民间庆贺百花生日风俗盛况的写照。
花朝节流行于全国多数地区,由于各地的地理、气候情况不同,花朝的具体日期也不一样。有的地区以农历二月二为花朝,有的以农历二月十二或二月十五为花朝。成都是农历二月十五,其他地方亦多将二月十五定为百花生日,北京、江苏等地则在农历二月十二,山西有的地区在农历二月初二,就连同是河南的洛阳、开封,节期也分别有农历二月初二、二月十二的记载,云南大理白族人民则将农历的二月十四定为一年一度的花朝之节。
花朝节由来已久,最早在春秋的《陶朱公书》中已有记载。唐、宋时期流传较广。明、清时期,由于未得到上层统治者的倡导和支持,花朝节就不如宋代时那么热闹了,虽也有赏花、饮酒之类的活动,但多限于文人墨客。花神,相传是北魏夫人的女弟子女夷,传说她善于种花养花,被后人尊为“花神”,并把花朝节附会成她的节日。
在花朝节里,人们纷纷相邀出城踏青,一边谈笑风生,一边欣赏百花。江南一带,花朝节还有“赏红”活动。人们将红布或红纸制成小旗或条条,缠系在花木树枝上或插在盆中,为花庆贺生日。
有的地方还有花朝节吃百花糕的习俗。据说,百花糕是唐朝女皇武则天的发明。有一年的花朝节,武则天率众位宫女游园赏花。看到那些千娇百媚、争奇斗妍的花儿,她突发奇想让宫女们采集各种花朵,回宫之后和米捣碎,蒸制成香糯可口的糕点,就是百花糕。以后,每逢花朝节武则天都把百花糕作为礼物赏赐给大臣们。
民间还有以“花朝日”天气晴雨预卜年成丰欠的,谚云:“有利无利,但看二月十二。”这天,切忌有雷雨,民谚曰:“雷打百花心,百样无收成。”人们在“花朝节”前后,观花、爱花、赏花、敬花的同时,还口耳相承,讲述“花神”美丽传奇故事。
在南京中华门外、苏州虎丘等地,还有“花神庙”。过去,花农、花贩及从事其他种植业的农民,率于此日会集花神庙前,杀牲供果庆贺花神的诞生,或演戏文娱神,引得成群结队的游客前来观看,形成热闹的庙会场景。有的地方举办类似今日花展的“斗花会”、“扑蝶会”,夜晚时则聚众提灯游行,称之为“花神灯”。
在广西龙州、宁明等地,还有青年男女在花朝节这天聚集平坝对歌的风俗,歌曲以百花仙子为主题进行山歌对唱,歌为引子花为媒,在真挚的歌声中赠花定情,尽情玩乐,抛掷绣球。宁波地区,少女在花朝节这天用绸缎缝作(内塞棉絮)百花娘子布人孩,祈祷像百花娘子一样美貌聪明,会绣百花。妇女则停止刺绣和针线活,烧香点烛膜拜供在桌上的绣花绷子。大理山下的白族人民,则于农历二月十四举行“春会”,届时家家户户门前以盆栽花卉搭成“花山”,形成花山栉比的一条条“花街”,绚丽多彩,蔚为壮观。古城及城郊的居民和农民身着盛装走出家门,到大理古城各条街道逛花街,赏花景。
花朝节流行于全国多数地区,由于各地的地理、气候情况不同,花朝的具体日期也不一样。有的地区以农历二月二为花朝,有的以农历二月十二或二月十五为花朝。成都是农历二月十五,其他地方亦多将二月十五定为百花生日,北京、江苏等地则在农历二月十二,山西有的地区在农历二月初二,就连同是河南的洛阳、开封,节期也分别有农历二月初二、二月十二的记载,云南大理白族人民则将农历的二月十四定为一年一度的花朝之节。
花朝节由来已久,最早在春秋的《陶朱公书》中已有记载。唐、宋时期流传较广。明、清时期,由于未得到上层统治者的倡导和支持,花朝节就不如宋代时那么热闹了,虽也有赏花、饮酒之类的活动,但多限于文人墨客。花神,相传是北魏夫人的女弟子女夷,传说她善于种花养花,被后人尊为“花神”,并把花朝节附会成她的节日。
在花朝节里,人们纷纷相邀出城踏青,一边谈笑风生,一边欣赏百花。江南一带,花朝节还有“赏红”活动。人们将红布或红纸制成小旗或条条,缠系在花木树枝上或插在盆中,为花庆贺生日。
有的地方还有花朝节吃百花糕的习俗。据说,百花糕是唐朝女皇武则天的发明。有一年的花朝节,武则天率众位宫女游园赏花。看到那些千娇百媚、争奇斗妍的花儿,她突发奇想让宫女们采集各种花朵,回宫之后和米捣碎,蒸制成香糯可口的糕点,就是百花糕。以后,每逢花朝节武则天都把百花糕作为礼物赏赐给大臣们。
民间还有以“花朝日”天气晴雨预卜年成丰欠的,谚云:“有利无利,但看二月十二。”这天,切忌有雷雨,民谚曰:“雷打百花心,百样无收成。”人们在“花朝节”前后,观花、爱花、赏花、敬花的同时,还口耳相承,讲述“花神”美丽传奇故事。
在南京中华门外、苏州虎丘等地,还有“花神庙”。过去,花农、花贩及从事其他种植业的农民,率于此日会集花神庙前,杀牲供果庆贺花神的诞生,或演戏文娱神,引得成群结队的游客前来观看,形成热闹的庙会场景。有的地方举办类似今日花展的“斗花会”、“扑蝶会”,夜晚时则聚众提灯游行,称之为“花神灯”。
在广西龙州、宁明等地,还有青年男女在花朝节这天聚集平坝对歌的风俗,歌曲以百花仙子为主题进行山歌对唱,歌为引子花为媒,在真挚的歌声中赠花定情,尽情玩乐,抛掷绣球。宁波地区,少女在花朝节这天用绸缎缝作(内塞棉絮)百花娘子布人孩,祈祷像百花娘子一样美貌聪明,会绣百花。妇女则停止刺绣和针线活,烧香点烛膜拜供在桌上的绣花绷子。大理山下的白族人民,则于农历二月十四举行“春会”,届时家家户户门前以盆栽花卉搭成“花山”,形成花山栉比的一条条“花街”,绚丽多彩,蔚为壮观。古城及城郊的居民和农民身着盛装走出家门,到大理古城各条街道逛花街,赏花景。
0
0
文章
查理
2017年05月26日
壮族的#花朝节
农历二月初二举行,是广西宁明、龙州一带壮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花朝节是纪念百花仙子的节日,传说她降于这天。她喜欢木棉树,因为它长得挺拔粗壮,春来满树红花,鲜艳如火。所以她常栖木棉树上,佑护大地百花灿烂,人间安宁。
节日是选在有高大木棉树的地方过的。男女青年们从四面八方云集而来。他们穿着民族盛装,怀揣五色糯饭、糍粑或粽子等食品,带上为情人而备的头巾、千针底新鞋等礼品,尤其不能少了精心绣制的绣球。人倦绿丛中三五成群,对唱山歌,赞情侣,夸对方,求连情,同时歌颂百花仙子的佳洁、美丽。唱到情深意醉,绣球便带着无限的柔情,象彩虹一样飞向自己的心上人。一时在绿丛中彩球飞舞,给歌场增添了无限的趣意。
夕阳时分,人们按照传统习俗,从四周把绣球向木棉高枝抛去,于是一道道彩色的"闪电",五彩缤纷,令人眼花缭乱。抛掷过后,木棉树上彩球累累,宛如仙子霓裙。人们用这样的方式祈求百花仙子降福。
农历二月初二举行,是广西宁明、龙州一带壮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花朝节是纪念百花仙子的节日,传说她降于这天。她喜欢木棉树,因为它长得挺拔粗壮,春来满树红花,鲜艳如火。所以她常栖木棉树上,佑护大地百花灿烂,人间安宁。
节日是选在有高大木棉树的地方过的。男女青年们从四面八方云集而来。他们穿着民族盛装,怀揣五色糯饭、糍粑或粽子等食品,带上为情人而备的头巾、千针底新鞋等礼品,尤其不能少了精心绣制的绣球。人倦绿丛中三五成群,对唱山歌,赞情侣,夸对方,求连情,同时歌颂百花仙子的佳洁、美丽。唱到情深意醉,绣球便带着无限的柔情,象彩虹一样飞向自己的心上人。一时在绿丛中彩球飞舞,给歌场增添了无限的趣意。
夕阳时分,人们按照传统习俗,从四周把绣球向木棉高枝抛去,于是一道道彩色的"闪电",五彩缤纷,令人眼花缭乱。抛掷过后,木棉树上彩球累累,宛如仙子霓裙。人们用这样的方式祈求百花仙子降福。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