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Miss Chen
2017年09月24日

古今往来,由于菊花品种繁多、色泽艳丽、花形多变等特点,深受人们的喜爱,被誉为“梅、兰、竹、菊”四君子之一,历代文人墨客对菊花都有不少描绘。菊花年年有,岁岁皆不同。菊花品种繁多,按照季节可以分为夏菊、秋菊和寒菊,在我们日常讨论中多以秋菊为主。
拍摄菊花有些需要特别注意的方面,今天特地将近几年拍摄菊花的感悟在这里与大家分享,教你如何拍出一幅美丽的菊花作品。

一、学会赏菊
学会拍好菊花首先得要知晓菊文化,了解菊花和它的生长习性,培养审美意趣,懂得如何欣赏它。菊花原产中国,是中国传统名花。人们爱它的清秀神韵,更爱它凌霜盛开,西风不落的一身傲骨。想要拍出优秀的菊花作品,需要将它拟人化,拍出神韵、个性。
赏菊时,第一要看种型,以花径大小分为大菊和满天星;第二要看花瓣,主要有桂瓣类、管瓣类、平瓣类、匙瓣类;第三要看花形,主要有荷花、莲座、反卷、芍药、管盘、舞环、松针型;第四看花色,大体分为黄、白、紫、粉、红、茶、绿、墨、杂九个色系,每一色系又有明暗和浓度的变化。细心观察每一瓣花、一朵花、一群花的机理与结构美。

二、选好器材
很多人一看拍花卉,肯定是需要专业单反和微距或者长焦才能拍。其实不然,从家用型相机到专业相机都可以拍出不错的作品,最重要的是创作者自己的想法。
单反相机机身根据个人经济能力配置,入门级单反已经足够用来拍摄菊花,镜头建议选中长焦或者微距,例如各厂家的70-200mm是最常用。尼康VR Micro 105mm F2.8G微距镜头、佳能EF 100mm f/2.8L IS USM微距镜头、腾龙SP AF90mm f/2.8 Di MACRO1:1 微距镜头都是不错的拍花利器。
对我来说,拍摄菊花时最常使用的是微距镜头,一位内无论是从画质还是从适用性上考虑都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三、发现独特之美
拍摄前细心观察,寻找菊花吸引人的看点。做到一远观、二近看、三品味、四拍摄,这样我们的作品就成功了一半。仅仅选择一目了然的美是不够的,更需要大家能看到的事物之外的美,挖掘被隐藏着的美,让它成为你的拍摄主题。
菊花品种百态,亮点迥异,各有长短,有的色彩艳丽,有的含苞待放,有的婀娜多姿,有的高矮不同等。勤观察、多思考,在寻找新意、谋求变化上多下功夫。

四、均衡合理的构图
选择好拍摄对象之后,我们就得考虑构图了。构图大多都遵循黄金分割法则,把整个画面按井字分割,将兴趣点放到一个交叉点上。当然,也会有不同的个人喜好,在构图上采取不同的方法。细分构图有十多种构图方式,其实只需要保持一个的原则:保持画面中元素的均衡和合理呼应。

拍菊最忌“贪大求全”,导致主体不突出,没有了视觉中心。多数情况下,构图“忌乱求简”,否则会陷入主次不明,画面混乱的困境。
其次,画面需要适当的留白(尤其是花卉作品的空间留白)。画面留白虽然不是实体的对象,但在画面上同样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空白在画面上的作用能帮助作者表达感情色彩,使读者有一个思考与想象的空间。

总之构图有两个基本原则,第一条就是常说的“减法规则”,凡是对表现主体可有可无的陪体一概想办法减去,陪体在位置、清晰度、色彩、亮度上不能喧宾夺主;第二条是“加法原则”,缺乏美感与意境时,要主动寻找为画面增加元素。
刚开始拍摄菊花建议朋友们从简单入手,先拍单独、单朵,熟练后再加入其他元素。
五、注意美妙细节、色彩
菊花美妙的细节、色彩和质感的细微变化可以通过微距摄影来表现,呈现出普通镜头难以窥视的微观世界。

微距拍摄是我们挖掘菊花巧妙构造途径之一。但是微距摄影景深范围非常小,并且焦点的选择和聚焦的精确度尤为重要。
(1)对焦:在微距摄影时自动聚焦模式常常对不上焦、跑焦等难以精准对焦的情况,所以采用手动对焦则更准确。
(2)景深的控制:尽量小光圈上脚架拍摄。

六、让画面更鲜活
想让作品更具活力可以在菊花以外增添美丽元素,如清晨的露水、菊丛中恋恋不舍的蜜蜂、蝴蝶或者捕食中的螳螂等等,这些都是我们表现菊花、提高菊花作品层次的绝佳元素。
我们可以通过人工喷洒露珠或者模仿雨水拍摄菊花;我们也可以把蜜蜂或蝴蝶收进菊花的美丽画幅;我们甚至可以利用后期将昆虫移入菊花画面,飞舞中的昆虫能让画面充满生机,让菊花静中有动(趴在花上的昆虫有时会让作品缺少生气)。


七、用好光与影
光影是摄影艺术的本质所在。用光宜柔不宜硬,尽量避免高光比的直射光源。
顺光照射:花朵受光均匀,色彩鲜明,但质感平淡;
逆光照射:花朵轮廓鲜明,主体相对阴暗,控制好光比和花儿明暗层次是关键;
侧光照射:花朵立体感强,质感丰富;
顶光照射:大多情况下花朵反差过于强烈,尽量避免在正午的直摄阳光和光源强度较大的光线条件下拍摄花卉。

八、安排前景和背景
(1)前景
前景和背景是一幅作品关键的组成部分,对主体的装饰、突出,增加照片空间感祈祷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摄影构图中,需要学会如何利用前景与背景。运用大光圈模糊前景的虚化效果来拍出唯美花卉是目前常用的方法。


(2)背景
花卉摄影背景运用中,一般要求背景简洁,又能映衬主题。背景可以是大自然中花朵、蓝天、草地等,也可以是人造背景。例如用黑或白或浅色的背景纸、布、KT板作背景,以获得想要的影调,也可以运用大光圈,选择其他同色菊花作为背景,虚实对比,突出主体。


九、合适的拍摄角度
拍摄角度对于菊花的造型的表现十分重要,一般说来,角度无外乎平拍、俯拍与仰拍。鉴于菊花的生长特点,平拍大多只能看到花的侧面,仰拍则是只能看到花的底部,很难展示花型的美。


十、简洁的色彩搭配
花朵本身的色彩选择:最好能选择色彩比较明快的、层次较好的花朵进行拍摄;主体色与背景色的关系,也直接影响到最终的拍摄效果:
(1)主体色与背景色一样,一般运用大光圈来突出主体
(2)主体色与背景色不一样,背景色尽量单一可以突出主体;
拍摄花卉作品大多情况下画面中出现的色彩最好不超过3-4种,尽量少的色彩会使作品画面更加干净简洁。

十一、融入诗情画意
要拍摄出诗情画意的高质量作品,需要拍摄者提高作品自己的审美观和文化底蕴。可以借鉴国画然后通过后期来实现,也可以通过特殊的摄影技巧如多次曝光、慢门拍摄、闪光灯前/后帘同步等来实现,摄影人的想法是决定作品档次的关键。

古画是我们的借鉴的好例子,可以拍摄时运用单色背景或者后期运用抠图创作单色背景图片 。如下图,三朵菊花同为黄色,后期调色,在色彩上寻求变化,拍出与众不同的作品。

最后,我想告诉大家,菊花的拍摄规律其实同样适用于其他花卉拍摄,只要你用心拍摄、不断尝试、总结经验,一定会得到理想中唯美的花卉摄影作品。
拍摄菊花有些需要特别注意的方面,今天特地将近几年拍摄菊花的感悟在这里与大家分享,教你如何拍出一幅美丽的菊花作品。

一、学会赏菊
学会拍好菊花首先得要知晓菊文化,了解菊花和它的生长习性,培养审美意趣,懂得如何欣赏它。菊花原产中国,是中国传统名花。人们爱它的清秀神韵,更爱它凌霜盛开,西风不落的一身傲骨。想要拍出优秀的菊花作品,需要将它拟人化,拍出神韵、个性。
赏菊时,第一要看种型,以花径大小分为大菊和满天星;第二要看花瓣,主要有桂瓣类、管瓣类、平瓣类、匙瓣类;第三要看花形,主要有荷花、莲座、反卷、芍药、管盘、舞环、松针型;第四看花色,大体分为黄、白、紫、粉、红、茶、绿、墨、杂九个色系,每一色系又有明暗和浓度的变化。细心观察每一瓣花、一朵花、一群花的机理与结构美。

二、选好器材
很多人一看拍花卉,肯定是需要专业单反和微距或者长焦才能拍。其实不然,从家用型相机到专业相机都可以拍出不错的作品,最重要的是创作者自己的想法。
单反相机机身根据个人经济能力配置,入门级单反已经足够用来拍摄菊花,镜头建议选中长焦或者微距,例如各厂家的70-200mm是最常用。尼康VR Micro 105mm F2.8G微距镜头、佳能EF 100mm f/2.8L IS USM微距镜头、腾龙SP AF90mm f/2.8 Di MACRO1:1 微距镜头都是不错的拍花利器。
对我来说,拍摄菊花时最常使用的是微距镜头,一位内无论是从画质还是从适用性上考虑都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三、发现独特之美
拍摄前细心观察,寻找菊花吸引人的看点。做到一远观、二近看、三品味、四拍摄,这样我们的作品就成功了一半。仅仅选择一目了然的美是不够的,更需要大家能看到的事物之外的美,挖掘被隐藏着的美,让它成为你的拍摄主题。
菊花品种百态,亮点迥异,各有长短,有的色彩艳丽,有的含苞待放,有的婀娜多姿,有的高矮不同等。勤观察、多思考,在寻找新意、谋求变化上多下功夫。

四、均衡合理的构图
选择好拍摄对象之后,我们就得考虑构图了。构图大多都遵循黄金分割法则,把整个画面按井字分割,将兴趣点放到一个交叉点上。当然,也会有不同的个人喜好,在构图上采取不同的方法。细分构图有十多种构图方式,其实只需要保持一个的原则:保持画面中元素的均衡和合理呼应。

拍菊最忌“贪大求全”,导致主体不突出,没有了视觉中心。多数情况下,构图“忌乱求简”,否则会陷入主次不明,画面混乱的困境。
其次,画面需要适当的留白(尤其是花卉作品的空间留白)。画面留白虽然不是实体的对象,但在画面上同样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空白在画面上的作用能帮助作者表达感情色彩,使读者有一个思考与想象的空间。

总之构图有两个基本原则,第一条就是常说的“减法规则”,凡是对表现主体可有可无的陪体一概想办法减去,陪体在位置、清晰度、色彩、亮度上不能喧宾夺主;第二条是“加法原则”,缺乏美感与意境时,要主动寻找为画面增加元素。
刚开始拍摄菊花建议朋友们从简单入手,先拍单独、单朵,熟练后再加入其他元素。
五、注意美妙细节、色彩
菊花美妙的细节、色彩和质感的细微变化可以通过微距摄影来表现,呈现出普通镜头难以窥视的微观世界。

微距拍摄是我们挖掘菊花巧妙构造途径之一。但是微距摄影景深范围非常小,并且焦点的选择和聚焦的精确度尤为重要。
(1)对焦:在微距摄影时自动聚焦模式常常对不上焦、跑焦等难以精准对焦的情况,所以采用手动对焦则更准确。
(2)景深的控制:尽量小光圈上脚架拍摄。

六、让画面更鲜活
想让作品更具活力可以在菊花以外增添美丽元素,如清晨的露水、菊丛中恋恋不舍的蜜蜂、蝴蝶或者捕食中的螳螂等等,这些都是我们表现菊花、提高菊花作品层次的绝佳元素。
我们可以通过人工喷洒露珠或者模仿雨水拍摄菊花;我们也可以把蜜蜂或蝴蝶收进菊花的美丽画幅;我们甚至可以利用后期将昆虫移入菊花画面,飞舞中的昆虫能让画面充满生机,让菊花静中有动(趴在花上的昆虫有时会让作品缺少生气)。


七、用好光与影
光影是摄影艺术的本质所在。用光宜柔不宜硬,尽量避免高光比的直射光源。
顺光照射:花朵受光均匀,色彩鲜明,但质感平淡;
逆光照射:花朵轮廓鲜明,主体相对阴暗,控制好光比和花儿明暗层次是关键;
侧光照射:花朵立体感强,质感丰富;
顶光照射:大多情况下花朵反差过于强烈,尽量避免在正午的直摄阳光和光源强度较大的光线条件下拍摄花卉。

八、安排前景和背景
(1)前景
前景和背景是一幅作品关键的组成部分,对主体的装饰、突出,增加照片空间感祈祷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摄影构图中,需要学会如何利用前景与背景。运用大光圈模糊前景的虚化效果来拍出唯美花卉是目前常用的方法。


(2)背景
花卉摄影背景运用中,一般要求背景简洁,又能映衬主题。背景可以是大自然中花朵、蓝天、草地等,也可以是人造背景。例如用黑或白或浅色的背景纸、布、KT板作背景,以获得想要的影调,也可以运用大光圈,选择其他同色菊花作为背景,虚实对比,突出主体。


九、合适的拍摄角度
拍摄角度对于菊花的造型的表现十分重要,一般说来,角度无外乎平拍、俯拍与仰拍。鉴于菊花的生长特点,平拍大多只能看到花的侧面,仰拍则是只能看到花的底部,很难展示花型的美。


十、简洁的色彩搭配
花朵本身的色彩选择:最好能选择色彩比较明快的、层次较好的花朵进行拍摄;主体色与背景色的关系,也直接影响到最终的拍摄效果:
(1)主体色与背景色一样,一般运用大光圈来突出主体
(2)主体色与背景色不一样,背景色尽量单一可以突出主体;
拍摄花卉作品大多情况下画面中出现的色彩最好不超过3-4种,尽量少的色彩会使作品画面更加干净简洁。

十一、融入诗情画意
要拍摄出诗情画意的高质量作品,需要拍摄者提高作品自己的审美观和文化底蕴。可以借鉴国画然后通过后期来实现,也可以通过特殊的摄影技巧如多次曝光、慢门拍摄、闪光灯前/后帘同步等来实现,摄影人的想法是决定作品档次的关键。

古画是我们的借鉴的好例子,可以拍摄时运用单色背景或者后期运用抠图创作单色背景图片 。如下图,三朵菊花同为黄色,后期调色,在色彩上寻求变化,拍出与众不同的作品。

最后,我想告诉大家,菊花的拍摄规律其实同样适用于其他花卉拍摄,只要你用心拍摄、不断尝试、总结经验,一定会得到理想中唯美的花卉摄影作品。
0
1
文章
弄啥嘞
2017年09月23日


#富贵竹

生根前养护:
1、自来水在使用之前,要先晾晒1天之后才能用。
2、隔1天换水1次,换水的时候要观察一下,已经生出来短短的白色根系的,换水的时候一定要非常轻柔。

3、放在室内阴凉通风的地方,比如室内客厅,或者是被阳台,不要让阳光直射哦~

生根后养护:
1、始终将水位保持咋三分之一的位置,少了添水就可以。

2、大约1周换水1次,换水的时候,最好是将玻璃瓶里外重新清洗一遍,把内部瓶壁上的各种水垢污垢给清理干净。

3、富贵竹的根系也要放在流动的水流下清洗,水流不可过快,避免损伤富贵竹的根系哦~

4、也是要放在室内阴凉通风的地方哦~

腐烂后如何解决?
1、先把腐烂的根系,连同茎干一起剪掉,切口处要削成斜面的哦,面积大,容易生根。

2、把富贵竹的伤口浸泡在多菌灵溶液中30分钟左右,然后拿出来阴干。

3、把容器清洗干净,然后用酒精啊,高锰酸钾啊之类的进行消毒,然后晒干。

4、把已经晾晒了1天左右的自来水倒进容器里,再把富贵竹放进去即可,然后放到阴凉通风的地方,之后的养护请参考生根前哦~

白掌

日常养护要点:
1、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

2、夏天7天换水1次,冬天10~15天换水1次。换水的同时要把水培器皿清洗一遍,如果有条件的话,还可以用多菌灵呀,酒精呀之类的进行消毒。

3、换水的同时,也要把根系清洗一遍,很简单的,把根系放在平缓的水流下冲洗就可以啦~然后把根系中的老根、枯根之类的全都剪除就可以了~

4、换水的时候,水的界面以淹没根系的1/2~2/3为标准哦~

5、换水的时候可以滴进去1~2滴的营养液。

烂根了怎么办?
1、先把白掌取出来,根部的粘液清洗干净,然后用剪刀把腐烂的地方全都剪除。

2、把根部的伤口放在多菌灵溶液中进行消毒,然后阴干。

3、把容器清洗干净并且消毒,把自来水静置1天,去除氯气。

4、重新水培即可~

铜钱草

日常养护要点:
1、多晒太阳,能露养就最好了,不能露养的话,也请放在南阳台上哦~

2、加强通风,最好是放在窗台或者是阳台上,多开窗通风。

3、一定要及时补水,始终保持水位在2/3左右。

4、一般10~15天左右换一次水,其他的时间只要添水就可以了。

烂根如何处理?
1、先把铜钱草拿出来清洗干净,看看根系是不是全都腐烂了,如果全都烂了,那就是没救了,如果还没有全烂,那就把腐烂的地方切掉。

2、伤口处在多菌灵溶液里泡一下,杀菌,然后拿出来阴干。

3、换一个新的已经消过毒的容器,重新水培即可。

4、注意了,重新水培的话,一定要多晒太阳,根系才能长的快。

龟背竹

生根前养护方法:
1、刚水培之后的龟背竹,暂时不要换水,等1周左右,看看有没有生根,如果有新根发出来,就说明水培成功了,等过上1~2天再换水,同时要小心不要弄断根系哦~

2、要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进行缓根哦~

日常养护方法:
1、龟背竹的根系不能全都浸泡在水里,要留1/2在空气中,好进行呼吸作用。

2、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龟背竹不能阳光直射哦,很容易晒伤的。

3、大约10~15天左右换一次水就可以了。

4、在换水的时候,要把龟背竹根系上的粘液用清水冲洗干净,要用轻缓的水流哦~

5、容器也要清洗干净并且消毒,能够避免黑腐等问题的出现哦~

烂根了怎么办?
1、将龟背竹的从水培瓶里拿出来,用清水冲洗干净,然后把腐烂的根系全都剪除。

2、把容器清理干净,用酒精或者是多菌灵进行消毒。

3、把自来水晾1~2天的时间之后,再倒进容器里,重新给龟背竹水培。

1
6
文章
小九
2017年09月22日

紫色的开花植物有很多,包括常见的吊竹梅、紫竹梅或美人蕉,但是让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紫叶酢浆草,它的叶子非常独特,仔细看就是一种三角形状的叶子,然后每个茎上的叶柄上都是三片的,看起来像是蝴蝶停留在枝叶上,看起来特别精致、迷人。

#紫叶酢浆草 实际上就是一种块茎植物,依靠块茎或播种繁殖,通常会开出白色的小花,搭配惊艳的叶子,观赏性十足,养护的过程中就要保证土壤良好的排水性,避免土壤积水,这样才能避免块茎积水腐烂。
即便枝叶全部都枯死了,但只要块茎没有干枯,温度暖和之后还是可以重新生根发芽,是一种比较容易容易养护的小花。

养护紫叶酢浆草就是要保持环境常年温暖的环境,避免受冻,养护的位置要有适当的光照,半阴处也能养护。
夏季养护要适当遮阴,避免阳光过度暴晒,不过在生长期也要适当增加浇水(夏季温度高于30之后要减少给水),它的耐旱能力还不错,偶尔不浇水也不会影响生长。
冬季养护注意防寒,最低养护温度要在5度以上,避免冻伤块茎,冬季温度降到10度以下可以搬到室内养护。

酢浆草养护需要疏松肥沃和排水良好的沙质土,避免使用粘性过大的土壤,土壤有一定的肥力之后,后期基本就不用施肥了,上盆的时候可以在盆底添加适当的缓效有机肥。
养护的位置要有适当的散射光,可以养在窗台或阳台上,避免烈日暴晒,保持环境通风,夏季适当遮阴,养护温度保持在15~30度左右,这样才能保持良好的生长状态。
紫叶酢浆草的耐旱性还不错,不用过于频繁补水,盆土干透浇水,避免经常浇水造成积水烂根,冬季寒冷和夏季高温都要适当控水,不然就影响紫叶酢浆草的休眠。

想要让紫叶酢浆草开出靓丽的花朵,可以在春秋的时候各给一次稀薄的肥料,保持土壤疏松和盆土良好的排水性,可以让枝叶长得旺盛。

紫叶酢浆草繁殖也是比较简单,在春暖后换盆的时候进行,它的底部块茎能够不能分生,可以将一些小的分株掰开,连同根系移栽,带块茎的枝叶很容易移栽成功,移栽前期要保持温暖微润的环境,适当遮阴养护。
家里如果都是千篇一律的绿植盆栽植物,那么不妨养一盆艳丽的紫叶酢浆草,好养、好看的盆栽植物。

#紫叶酢浆草 实际上就是一种块茎植物,依靠块茎或播种繁殖,通常会开出白色的小花,搭配惊艳的叶子,观赏性十足,养护的过程中就要保证土壤良好的排水性,避免土壤积水,这样才能避免块茎积水腐烂。
即便枝叶全部都枯死了,但只要块茎没有干枯,温度暖和之后还是可以重新生根发芽,是一种比较容易容易养护的小花。

养护紫叶酢浆草就是要保持环境常年温暖的环境,避免受冻,养护的位置要有适当的光照,半阴处也能养护。
夏季养护要适当遮阴,避免阳光过度暴晒,不过在生长期也要适当增加浇水(夏季温度高于30之后要减少给水),它的耐旱能力还不错,偶尔不浇水也不会影响生长。
冬季养护注意防寒,最低养护温度要在5度以上,避免冻伤块茎,冬季温度降到10度以下可以搬到室内养护。

酢浆草养护需要疏松肥沃和排水良好的沙质土,避免使用粘性过大的土壤,土壤有一定的肥力之后,后期基本就不用施肥了,上盆的时候可以在盆底添加适当的缓效有机肥。
养护的位置要有适当的散射光,可以养在窗台或阳台上,避免烈日暴晒,保持环境通风,夏季适当遮阴,养护温度保持在15~30度左右,这样才能保持良好的生长状态。
紫叶酢浆草的耐旱性还不错,不用过于频繁补水,盆土干透浇水,避免经常浇水造成积水烂根,冬季寒冷和夏季高温都要适当控水,不然就影响紫叶酢浆草的休眠。

想要让紫叶酢浆草开出靓丽的花朵,可以在春秋的时候各给一次稀薄的肥料,保持土壤疏松和盆土良好的排水性,可以让枝叶长得旺盛。

紫叶酢浆草繁殖也是比较简单,在春暖后换盆的时候进行,它的底部块茎能够不能分生,可以将一些小的分株掰开,连同根系移栽,带块茎的枝叶很容易移栽成功,移栽前期要保持温暖微润的环境,适当遮阴养护。
家里如果都是千篇一律的绿植盆栽植物,那么不妨养一盆艳丽的紫叶酢浆草,好养、好看的盆栽植物。
0
2
文章
权问薇
2017年09月20日


水培修剪
#观音竹 的养殖分两种,先来说说水培,这种方法简单方便,所以很多时候都采用这种方法种植观音竹。水培的时候,需要对观音竹的叶子进行修整,将深入水中的叶子摘掉,而且要将包裹在茎部的叶子剥下,保证水中茎部的干净,这样就会露出青色的竹节,有利于以后对其进行换水,还能有效的避免茎部在水中时间长,导致水发生变质。放入水中之前,要将观音竹的底部削成斜口,这样方便植物对水和营养的吸取。

土培修剪
选择土培的方法时,需要留意的是在观音竹生长时期,会出现很多嫩茎从根部长出,容易影响植株的生长,生长过程中植株长得太高,会影响观音竹的外观,我们可以将过高的部分剪掉,使其看起来比较整齐。观音竹的生长要能体现出它的形态跟韵味,它的技干错落有序、高矮适中。如果枝茎太过于密集,就会使其看起来缺少一种内涵,影响了观赏价值,因此,我们需要将生长过密的枝茎去除,在不影响整体植株形状的情况下,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修剪,要使观音竹看起来相对协调。在生长成熟时期,一些衰老病弱的枝条要及时的修剪,这样可以时刻保持着观音竹的观赏价值。

0
1
文章
巴黎铁塔
2017年09月20日


水分不合理
一般情况下,#观音竹 的新生叶子淡黄没有光泽,而老的叶片没有变化,枝干萎缩,长势不佳,这种现象可能是因为浇水比较多造成的。这时要将观音竹从盆土中挖出,放到通风较好的地方,使土壤变得干燥后再重新入盆。

缺水
这种情况一般表现为叶片的边缘出现干枯的症状,叶片有的还会掉落,很明显的就会知道是因为缺水的原因造成的,所以,我们要迅速的补充水分,让土壤时刻保持湿润的状态。
光照不合理
如果将观音竹放在强光下照射,就会出现叶片的边缘和枝条变得萎缩,被照射的部位会出现黄色的斑点,这种情况可以将观音竹转移到室内阴凉的环境就可以了。

缺光
如果长期将观音竹放在阴暗无光的角落,就会导致叶子得不到光合作用,时间长了叶子就会变黄随后掉落,因此,我们需要按时的将观音竹挪到光照良好的环境下,补充生长所需的光照。

施肥不合理
管理观音竹的时候,在其生长旺盛阶段难免会出现使用肥料过盛太浓的现象,从而引起了新生叶片的暗黄,看起来十分的没用光泽。这时就需要停止后续肥料的使用了,并通过浇水的方式来稀释过多的肥料。
0
2
文章
Miss Chen
2017年09月18日

#香石竹烟夜蛾
相关图片

分布与危害
在全国各地均有分布。除为害香石竹外,还为害扶郎花、菊花、月季、万寿菊等花卉。
主要是以幼虫钻蛀花蕾及危害叶片,最后导致落花、落蕾和不开花。严重影响其观赏价值。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15-18毫米,翅展27-35毫米;翅黄褐色,前翅有明显的环状纹和肾状纹,内侧1线末端达肾状纹正下方,亚外缘呈锯齿形,在第二中脉处内弯。环状纹近圆形,中央有1褐色圆斑;肾状纹为褐色圈,圈中有一大型褐斑。后翅外缘有褐色带,其内侧中部较向内凹,有黄褐色锯齿形纹。
卵:扁球形,长0.4-0.5毫米,乳黄色,有明显的卵孔,卵壳上有网状纹。
老熟幼虫体长30-35毫米。头部黄色,有不规则的网状斑。气门片褐色,体上小刺呈圆锥状小点。
蛹:体长15-18毫米,黄绿色至黄褐色;腹部末端各刺基部相连。
发生规律
该虫年发生2-5代,以蛹在土壤中越冬,翌春5月上旬成虫羽化,世代重叠。成虫有趋光性;成虫羽化后当晚交尾,次日产卵,一般将卵产在嫩叶表皮下、叶脉内。幼虫于5-6月开始危害,昼伏夜出,有假死和转移危害的习性;将一直危害到10月下旬。幼虫老熟后入土吐丝结泥土化蛹其中。该虫喜温暖湿润的环境。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 冬季翻耕土壤,消灭土中虫蛹。
(2)物理防治 根据其有趋光性,可悬挂黑光灯,诱捕成虫。
(3)化学防治:尽量选择在低龄幼虫期防治。此时虫口密度小,危害小,且虫的抗药性相对较弱。防治时用45%丙溴辛硫磷(国光依它)1000倍液,或国光乙刻(20%氰戊菊酯)1500倍液+乐克(5.7%甲维盐)2000倍混合液,40%啶虫.毒(必治)1500-2000倍液喷杀幼虫,可连用1-2次,间隔7-10天。可轮换用药,以延缓抗性的产生。
相关图片

分布与危害
在全国各地均有分布。除为害香石竹外,还为害扶郎花、菊花、月季、万寿菊等花卉。
主要是以幼虫钻蛀花蕾及危害叶片,最后导致落花、落蕾和不开花。严重影响其观赏价值。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15-18毫米,翅展27-35毫米;翅黄褐色,前翅有明显的环状纹和肾状纹,内侧1线末端达肾状纹正下方,亚外缘呈锯齿形,在第二中脉处内弯。环状纹近圆形,中央有1褐色圆斑;肾状纹为褐色圈,圈中有一大型褐斑。后翅外缘有褐色带,其内侧中部较向内凹,有黄褐色锯齿形纹。
卵:扁球形,长0.4-0.5毫米,乳黄色,有明显的卵孔,卵壳上有网状纹。
老熟幼虫体长30-35毫米。头部黄色,有不规则的网状斑。气门片褐色,体上小刺呈圆锥状小点。
蛹:体长15-18毫米,黄绿色至黄褐色;腹部末端各刺基部相连。
发生规律
该虫年发生2-5代,以蛹在土壤中越冬,翌春5月上旬成虫羽化,世代重叠。成虫有趋光性;成虫羽化后当晚交尾,次日产卵,一般将卵产在嫩叶表皮下、叶脉内。幼虫于5-6月开始危害,昼伏夜出,有假死和转移危害的习性;将一直危害到10月下旬。幼虫老熟后入土吐丝结泥土化蛹其中。该虫喜温暖湿润的环境。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 冬季翻耕土壤,消灭土中虫蛹。
(2)物理防治 根据其有趋光性,可悬挂黑光灯,诱捕成虫。
(3)化学防治:尽量选择在低龄幼虫期防治。此时虫口密度小,危害小,且虫的抗药性相对较弱。防治时用45%丙溴辛硫磷(国光依它)1000倍液,或国光乙刻(20%氰戊菊酯)1500倍液+乐克(5.7%甲维盐)2000倍混合液,40%啶虫.毒(必治)1500-2000倍液喷杀幼虫,可连用1-2次,间隔7-10天。可轮换用药,以延缓抗性的产生。
0
0
文章
Miss Chen
2017年09月18日

#香石竹棉铃虫
相关图片

分布与危害
该虫为世界性害虫,在我国各地均有分布,杂食性,寄主有香石竹、扶郎花、万寿菊、木槿、百日草、向日葵等。
该虫主要是以幼虫钻蛀花蕾,咬食花朵及嫩梢上的新叶为害,造成落蕾、落花,最后导致叶片缺刻。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14-20毫米,翅展36-40毫米。雌蛾黄褐色,前翅赤褐色。雄蛾灰褐色,触角丝状,黄褐色。中横线由肾状纹下斜伸至翅后缘,末端达环状纹的正下方。外横线斜向后伸达肾状纹正下方。
卵:0.5毫米,半球形,乳白色,卵壳上有纵横网格。
老熟幼虫体长30-42毫米,体色变化大,有淡绿色、绿色、淡红色、黑紫色等,两根前胸侧毛连线与前胸气门下端相切,甚至通过前胸气门,体表布满褐色和灰色小刺,小刺长而尖,底座较大。体壁显得较粗厚。
蛹:体长17-21毫米,纺锤形,黄褐色。腹部第5-7节的背面和腹面密布半圆形刻点,腹末端有臀刺两根。
发生规律
年发生量各地不一,云南大部分地方一年发生4-5代,南部及西南部边远地区和低热河谷地区,一年可发生6-7代。都是以蛹在土壤中越冬。翌年4月中下旬,温度在15度以上时,成虫开始羽化,羽化期可延长1个多月,有世代重叠的现象。成虫昼伏夜出,白天多栖息在植株丛间,傍晚活跃,集中在开花植物上吸食花蜜。雌蛾将卵产在嫩叶、嫩梢、果萼、茎基等处,初孵幼虫取食嫩叶和小花蕾,被害部分残留表皮,形成小凹点,2-3龄时吐丝下垂分散为害花蕾及花。老熟幼虫入土内3-9厘米处筑土室化蛹。蛹期9-15天,10中下旬仍可见到成虫。
防治方法
(1)根据成虫有趋光性,可用黑光灯诱杀成虫。
(2)园地进行轮作,在冬季进行翻耕,可杀死部分越冬蛹。在幼虫孵化期,也可人工捕杀。
(3)化学防治 在低龄幼虫期,可喷雾50%丙溴辛硫磷乳油(如国光依它)1000-1500倍液,或20%氰戊菊酯乳油(如国光乙刻)2000倍液,40%啶虫毒乳油(如国光必治)1500-2000倍液进行防治,重点喷淋害虫危害部位 ,喷药时药液尽量接触虫体,连用2次,间隔5-7天。
相关图片

分布与危害
该虫为世界性害虫,在我国各地均有分布,杂食性,寄主有香石竹、扶郎花、万寿菊、木槿、百日草、向日葵等。
该虫主要是以幼虫钻蛀花蕾,咬食花朵及嫩梢上的新叶为害,造成落蕾、落花,最后导致叶片缺刻。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14-20毫米,翅展36-40毫米。雌蛾黄褐色,前翅赤褐色。雄蛾灰褐色,触角丝状,黄褐色。中横线由肾状纹下斜伸至翅后缘,末端达环状纹的正下方。外横线斜向后伸达肾状纹正下方。
卵:0.5毫米,半球形,乳白色,卵壳上有纵横网格。
老熟幼虫体长30-42毫米,体色变化大,有淡绿色、绿色、淡红色、黑紫色等,两根前胸侧毛连线与前胸气门下端相切,甚至通过前胸气门,体表布满褐色和灰色小刺,小刺长而尖,底座较大。体壁显得较粗厚。
蛹:体长17-21毫米,纺锤形,黄褐色。腹部第5-7节的背面和腹面密布半圆形刻点,腹末端有臀刺两根。
发生规律
年发生量各地不一,云南大部分地方一年发生4-5代,南部及西南部边远地区和低热河谷地区,一年可发生6-7代。都是以蛹在土壤中越冬。翌年4月中下旬,温度在15度以上时,成虫开始羽化,羽化期可延长1个多月,有世代重叠的现象。成虫昼伏夜出,白天多栖息在植株丛间,傍晚活跃,集中在开花植物上吸食花蜜。雌蛾将卵产在嫩叶、嫩梢、果萼、茎基等处,初孵幼虫取食嫩叶和小花蕾,被害部分残留表皮,形成小凹点,2-3龄时吐丝下垂分散为害花蕾及花。老熟幼虫入土内3-9厘米处筑土室化蛹。蛹期9-15天,10中下旬仍可见到成虫。
防治方法
(1)根据成虫有趋光性,可用黑光灯诱杀成虫。
(2)园地进行轮作,在冬季进行翻耕,可杀死部分越冬蛹。在幼虫孵化期,也可人工捕杀。
(3)化学防治 在低龄幼虫期,可喷雾50%丙溴辛硫磷乳油(如国光依它)1000-1500倍液,或20%氰戊菊酯乳油(如国光乙刻)2000倍液,40%啶虫毒乳油(如国光必治)1500-2000倍液进行防治,重点喷淋害虫危害部位 ,喷药时药液尽量接触虫体,连用2次,间隔5-7天。
0
0
文章
Miss Chen
2017年09月18日

#非洲菊贪夜蛾
分布与危害
非洲菊、香石竹、菊花和万寿菊等花卉。主要以幼虫咬食嫩叶、花朵和花蕾,造成植株叶片缺刻,落花和落蕾。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12-14毫米。前翅锈褐色,内线为黑色双线波浪形外斜,中线黑色波形外斜至肾纹前端,外线黑色双线锯齿形。肾纹粉黄色中部褐色有黑边;后翅白色,边缘褐色。
卵:球形,基部扁平。
幼虫:体灰绿色或赤褐色,胴部背线浅色,气门后上方具白色斑纹。
发生规律
1年发生5代左右。以蛹在土中越冬。成虫产卵于叶正反两面,卵聚集成块状,每块有卵20-30粒。成虫具趋光性。初孵幼虫群集叶片为害,长大后蛀入花蕾为害。幼虫有假死性,受惊即落地。
防治方法
A.搞好园圃卫生,结合冬耕或换茬,消灭土中越冬虫蛹。
B.利用成虫趋光性,设置黑光灯诱杀成虫。
C化学防治 在低龄幼虫期,可喷雾50%丙溴辛硫磷乳油(如国光依它)1000-1500倍液,或20%氰戊菊酯乳油(如国光乙刻)2000倍液,Bt悬乳剂400-600倍液进行防治,重点喷淋害虫危害部位 ,喷药时药液尽量接触虫体,连用2次,间隔5-7天。
分布与危害
非洲菊、香石竹、菊花和万寿菊等花卉。主要以幼虫咬食嫩叶、花朵和花蕾,造成植株叶片缺刻,落花和落蕾。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12-14毫米。前翅锈褐色,内线为黑色双线波浪形外斜,中线黑色波形外斜至肾纹前端,外线黑色双线锯齿形。肾纹粉黄色中部褐色有黑边;后翅白色,边缘褐色。
卵:球形,基部扁平。
幼虫:体灰绿色或赤褐色,胴部背线浅色,气门后上方具白色斑纹。
发生规律
1年发生5代左右。以蛹在土中越冬。成虫产卵于叶正反两面,卵聚集成块状,每块有卵20-30粒。成虫具趋光性。初孵幼虫群集叶片为害,长大后蛀入花蕾为害。幼虫有假死性,受惊即落地。
防治方法
A.搞好园圃卫生,结合冬耕或换茬,消灭土中越冬虫蛹。
B.利用成虫趋光性,设置黑光灯诱杀成虫。
C化学防治 在低龄幼虫期,可喷雾50%丙溴辛硫磷乳油(如国光依它)1000-1500倍液,或20%氰戊菊酯乳油(如国光乙刻)2000倍液,Bt悬乳剂400-600倍液进行防治,重点喷淋害虫危害部位 ,喷药时药液尽量接触虫体,连用2次,间隔5-7天。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