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Miss Chen
2017年09月16日
相关图片
分布与危害
#短额负蝗 AtractomorphasinensisBolivar,又称尖头蚱蜢、中华负蝗。属直翅目,尖蝗科。目前在我国分布很广,除为害鸡冠花外,还为害菊花、茉莉、美人蕉、牵牛花、一寸红、凤仙花、唐菖蒲、金盏菊、翠菊、百日菊、扶桑、八角金盘、佛手、月季、蔷薇、凌霄、黄杨、鸢尾等花卉及草坪。
以成幼虫取食叶片为害,造成叶片缺刻和孔洞现象,严重时在短时间内将叶片食光,仅留枝干和叶柄。影响植株生长发育。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21-31毫米,体形瘦长,淡绿至褐色和浅黄色,并杂有黑色小斑。头部锥形,向前突出,先端伸出一对触角。后足发达为跳跃足。前翅绿色,后翅基部为红色。
卵:乳白色,弧形,卵块外有黄褐色分泌物封固。
若虫:体似成虫,初为淡绿色,杂有白点。复眼黄色。前、中足有紫红色斑点,只有翅芽,俗称为跳蝻。
发生规律
该虫年生2代,东北、华北地区1年发生1代。以卵在土中越冬。翌年5月卵孵化,初孵若虫群集在叶片上,先食叶肉,使叶片呈网状。5月中旬-6月上旬若虫盛孵,食害草花。7月上旬第一代成虫开始产卵。雄成虫在雌虫背上交尾与爬行,故称之为“负蝗”。一般将卵产于向阳的较硬的土层中,卵呈块状,每块卵有10多粒至20多粒。卵块外有黄褐色分泌物封着。第二代若虫7月下旬开始孵化,8月上、中旬为孵化盛期,9月中、下旬-10月上旬第二代成虫开始产卵,盛期在10月下旬-11月下旬。以卵越冬。若虫初孵时有群集性,2龄以后分散为害。
防治方法
(1)可进行人工捕杀初龄幼虫。
(2)化学防治幼虫盛孵期可喷雾10%大功臣4000倍液、或5%锐劲特悬浮剂2000倍液喷雾,傍晚喷雾为佳。
分布与危害
#短额负蝗 AtractomorphasinensisBolivar,又称尖头蚱蜢、中华负蝗。属直翅目,尖蝗科。目前在我国分布很广,除为害鸡冠花外,还为害菊花、茉莉、美人蕉、牵牛花、一寸红、凤仙花、唐菖蒲、金盏菊、翠菊、百日菊、扶桑、八角金盘、佛手、月季、蔷薇、凌霄、黄杨、鸢尾等花卉及草坪。
以成幼虫取食叶片为害,造成叶片缺刻和孔洞现象,严重时在短时间内将叶片食光,仅留枝干和叶柄。影响植株生长发育。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21-31毫米,体形瘦长,淡绿至褐色和浅黄色,并杂有黑色小斑。头部锥形,向前突出,先端伸出一对触角。后足发达为跳跃足。前翅绿色,后翅基部为红色。
卵:乳白色,弧形,卵块外有黄褐色分泌物封固。
若虫:体似成虫,初为淡绿色,杂有白点。复眼黄色。前、中足有紫红色斑点,只有翅芽,俗称为跳蝻。
发生规律
该虫年生2代,东北、华北地区1年发生1代。以卵在土中越冬。翌年5月卵孵化,初孵若虫群集在叶片上,先食叶肉,使叶片呈网状。5月中旬-6月上旬若虫盛孵,食害草花。7月上旬第一代成虫开始产卵。雄成虫在雌虫背上交尾与爬行,故称之为“负蝗”。一般将卵产于向阳的较硬的土层中,卵呈块状,每块卵有10多粒至20多粒。卵块外有黄褐色分泌物封着。第二代若虫7月下旬开始孵化,8月上、中旬为孵化盛期,9月中、下旬-10月上旬第二代成虫开始产卵,盛期在10月下旬-11月下旬。以卵越冬。若虫初孵时有群集性,2龄以后分散为害。
防治方法
(1)可进行人工捕杀初龄幼虫。
(2)化学防治幼虫盛孵期可喷雾10%大功臣4000倍液、或5%锐劲特悬浮剂2000倍液喷雾,傍晚喷雾为佳。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