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助
浅草嘛嘛
2017年09月16日

请问各位图一这个矮牵牛花,是晒伤了吗?为何花都没有啦,根部开始变黄?是南向的阳台太强烈吗?图二中间也开始发黄了,图三也有很多花骨多枯萎了,求助大家是晒的吗?土都结块了!



1
0
浅草嘛嘛:@sunnyzou 谢谢❤️,我又担心太多水会烂根吗?
sunnyzou:土结块,干的呀,浸盆
文章
Miss Chen
2017年09月16日

相关图片

#米兰煤污病
分布与危害
分布较为普遍。危害米兰、白兰、棕榈、钢竹、黄杨、山茶、海桐、茉莉、冬青、樱桃、蔷薇等,多由蚜虫、粉虱、蚧类危害导致发病,危害严重时,导致植株叶片漆黑,影响光合作用,导致植株死亡。
症状
在叶上生黑色疏松状小斑,连片后形成较坚硬的墨黑色煤层,遇水不易散开脱落。
病原
MelioIaspp,属半知菌门核菌纲小煤炱属。
发生规律
煤污病发生主要诱因是蚧类,在植物上取食后其排泄物及其分泌物,通风透光为蚧类为害于繁殖创造了良好条件,固发病较重。
防治方法
①消灭介壳虫、粉虱、蚜虫是防治煤污病的根本措施。
②整枝修剪利于通风透光,增强树势,可减轻病害的发生。
③休眠期可喷施0.3-0.5波美度的石硫合剂,防治蚧类、螨类等害虫。发病初期使用国光必治乳油2000-3000倍液喷雾防治蚧壳虫或使用国光崇刻水分散粒剂3000-5000倍加上国光乐克乳油3000-5000倍叶面喷雾进行防治。

#米兰煤污病
分布与危害
分布较为普遍。危害米兰、白兰、棕榈、钢竹、黄杨、山茶、海桐、茉莉、冬青、樱桃、蔷薇等,多由蚜虫、粉虱、蚧类危害导致发病,危害严重时,导致植株叶片漆黑,影响光合作用,导致植株死亡。
症状
在叶上生黑色疏松状小斑,连片后形成较坚硬的墨黑色煤层,遇水不易散开脱落。
病原
MelioIaspp,属半知菌门核菌纲小煤炱属。
发生规律
煤污病发生主要诱因是蚧类,在植物上取食后其排泄物及其分泌物,通风透光为蚧类为害于繁殖创造了良好条件,固发病较重。
防治方法
①消灭介壳虫、粉虱、蚜虫是防治煤污病的根本措施。
②整枝修剪利于通风透光,增强树势,可减轻病害的发生。
③休眠期可喷施0.3-0.5波美度的石硫合剂,防治蚧类、螨类等害虫。发病初期使用国光必治乳油2000-3000倍液喷雾防治蚧壳虫或使用国光崇刻水分散粒剂3000-5000倍加上国光乐克乳油3000-5000倍叶面喷雾进行防治。
0
0
文章
Miss Chen
2017年09月16日

相关图片

#小蓟灰斑病
分布与危害
小蓟Cirsium segetum Bunge别名刺儿菜、曲曲菜、山牛劳、野红花等,属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以带花全草或根状茎入药,具凉血、行瘀、止血之功效,分布在全国。灰斑病是小蓟上重要病害,各地广泛发生。
症状
主要危害叶片。叶上病斑圆形至近圆形,大小3-6mm,灰色,有褐色细边,湿度大时生有灰黑色霉状物,即病原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病原
Cercospora cirsii Ell. et Ev称蓟尾孢,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子实体生在叶两面,叶面居多。子座褐色,大小22-53μm。分生孢子梗榄褐色,15-30根束生,不分枝,顶端狭,色浅,无膝状节,隔膜不明显,大小18-32×4-6(μm)。分生孢子圆柱形,少数鞭形,无色透明,隔膜不明显,大小18-94×3-4.5(μm)。
发生规律
病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随病残体上土中越冬。来年分生孢子借风雨、气流传播进行初侵染和再侵染,使病情逐渐加重。生长季节高温多雨湿度大,土壤瘠薄,管理粗放,其他病虫害严重,植株衰弱则发病重。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
①因地制宜选用抗病品种。
②加强栽培管理。秋收后及时清除病残体以减少来年菌源,增施磷、钾肥及酵素菌堆制的堆肥,叶面喷施宇航牌超级营养剂以增强植株的抗病力。
(2)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及时喷洒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国光英纳400-600倍液,或80%绿亨2号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65%多霉灵可溶性粉剂1000倍液,或50%杀菌王(氯溴异氰脲酸)可溶性粉剂1000倍液等。隔10天左右一次,连治2-3次,采收前10天停止用药。

#小蓟灰斑病
分布与危害
小蓟Cirsium segetum Bunge别名刺儿菜、曲曲菜、山牛劳、野红花等,属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以带花全草或根状茎入药,具凉血、行瘀、止血之功效,分布在全国。灰斑病是小蓟上重要病害,各地广泛发生。
症状
主要危害叶片。叶上病斑圆形至近圆形,大小3-6mm,灰色,有褐色细边,湿度大时生有灰黑色霉状物,即病原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病原
Cercospora cirsii Ell. et Ev称蓟尾孢,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子实体生在叶两面,叶面居多。子座褐色,大小22-53μm。分生孢子梗榄褐色,15-30根束生,不分枝,顶端狭,色浅,无膝状节,隔膜不明显,大小18-32×4-6(μm)。分生孢子圆柱形,少数鞭形,无色透明,隔膜不明显,大小18-94×3-4.5(μm)。
发生规律
病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随病残体上土中越冬。来年分生孢子借风雨、气流传播进行初侵染和再侵染,使病情逐渐加重。生长季节高温多雨湿度大,土壤瘠薄,管理粗放,其他病虫害严重,植株衰弱则发病重。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
①因地制宜选用抗病品种。
②加强栽培管理。秋收后及时清除病残体以减少来年菌源,增施磷、钾肥及酵素菌堆制的堆肥,叶面喷施宇航牌超级营养剂以增强植株的抗病力。
(2)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及时喷洒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国光英纳400-600倍液,或80%绿亨2号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65%多霉灵可溶性粉剂1000倍液,或50%杀菌王(氯溴异氰脲酸)可溶性粉剂1000倍液等。隔10天左右一次,连治2-3次,采收前10天停止用药。
0
0
文章
Miss Chen
2017年09月16日

分布与危害
#花蓟马
成虫、若虫多群集于花内取食为害,花器、花瓣受害后成白化,经日晒后变为黑褐色,危害严重的花朵萎蔫。叶受害后呈现银白色条斑,严重的枯焦萎缩。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1.4mm。褐色;头、胸部稍浅,前腿节端部和胫节浅褐色。触角第1、2和第6-8节褐色,3-5节黄色,但第5节端半部褐色。前翅微黄色。腹部1-7背板前缘线暗褐色。头背复眼后有横纹。单眼间鬃较粗长,位于后单眼前方。触角8节,较粗;第3、4节具叉状感觉锥。前胸前缘鬃4对,亚中对和前角鬃长;后缘鬃5对,后角外鬃较长。前翅前缘鬃27根,前脉鬃均匀排列,21根;后脉鬃18根。腹部第l背板布满横纹,第2-8背板仅两侧有横线纹。第5-8背板两侧具微弯梳;第8背板后缘梳完整,梳毛稀疏而小。雄虫较雌虫小,黄色。腹板3-7节有近似哑铃形的腺域。
卵肾形,长0.2mm,宽0.1mm。孵化前显现出两个红色眼点。
二龄若虫体长约1mm,基色黄;复眼红;触角7节,第3、4节最长,第3节有覆瓦状环纹,第4节有环状排列的微鬃;胸、腹部背面体鬃尖端微圆钝;第9腹节后缘有一圈清楚的微齿。
发生规律
在南方各城市一年发生11-14代,在华北、西北地区年发生6-8代。在20℃恒温条件下完成一代需20-25天。以成虫在枯枝落叶层、土壤表皮层中越冬。翌年4月中、下旬出现第一代。10月下旬、11月上旬进入越冬代。10月中旬成虫数量明显减少。该蓟马世代重叠严重。成虫寿命春季为35天左右,夏季为20至28天,秋季为40-73天。雄成虫寿命较雌成虫短。雌雄比为1:0.3-0.5。成虫羽化后2-3天开始交配产卵,全天均进行。卵单产于花组织表皮下,每雌可产卵77-248粒,产卵历期长达20-50天。每年6-7月、8-9月下旬是该蓟马的危害高峰期。
防治方法
1.早春在寄主上防治,花苗出土前喷洒杀虫剂,进行一次预防性防治,可压低虫口,减少迁移。
2.定苗后百株有虫15-30头或真叶前百株有虫10头、真叶后百株有虫20-30头,喷洒50%辛硫磷乳油或5%锐劲特悬浮剂、35%伏杀磷乳油1500倍液、44%速凯乳油1000倍液、10%除尽乳油2000倍液、1.8%爱比菌素4000倍液、35%赛丹乳油2000倍液。此外可选用2.5%保得乳油2000-2500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10%大功臣可湿性粉剂每667平方米有效成份2g、44%多虫清乳油30ml对水60kg喷雾。
#花蓟马
成虫、若虫多群集于花内取食为害,花器、花瓣受害后成白化,经日晒后变为黑褐色,危害严重的花朵萎蔫。叶受害后呈现银白色条斑,严重的枯焦萎缩。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1.4mm。褐色;头、胸部稍浅,前腿节端部和胫节浅褐色。触角第1、2和第6-8节褐色,3-5节黄色,但第5节端半部褐色。前翅微黄色。腹部1-7背板前缘线暗褐色。头背复眼后有横纹。单眼间鬃较粗长,位于后单眼前方。触角8节,较粗;第3、4节具叉状感觉锥。前胸前缘鬃4对,亚中对和前角鬃长;后缘鬃5对,后角外鬃较长。前翅前缘鬃27根,前脉鬃均匀排列,21根;后脉鬃18根。腹部第l背板布满横纹,第2-8背板仅两侧有横线纹。第5-8背板两侧具微弯梳;第8背板后缘梳完整,梳毛稀疏而小。雄虫较雌虫小,黄色。腹板3-7节有近似哑铃形的腺域。
卵肾形,长0.2mm,宽0.1mm。孵化前显现出两个红色眼点。
二龄若虫体长约1mm,基色黄;复眼红;触角7节,第3、4节最长,第3节有覆瓦状环纹,第4节有环状排列的微鬃;胸、腹部背面体鬃尖端微圆钝;第9腹节后缘有一圈清楚的微齿。
发生规律
在南方各城市一年发生11-14代,在华北、西北地区年发生6-8代。在20℃恒温条件下完成一代需20-25天。以成虫在枯枝落叶层、土壤表皮层中越冬。翌年4月中、下旬出现第一代。10月下旬、11月上旬进入越冬代。10月中旬成虫数量明显减少。该蓟马世代重叠严重。成虫寿命春季为35天左右,夏季为20至28天,秋季为40-73天。雄成虫寿命较雌成虫短。雌雄比为1:0.3-0.5。成虫羽化后2-3天开始交配产卵,全天均进行。卵单产于花组织表皮下,每雌可产卵77-248粒,产卵历期长达20-50天。每年6-7月、8-9月下旬是该蓟马的危害高峰期。
防治方法
1.早春在寄主上防治,花苗出土前喷洒杀虫剂,进行一次预防性防治,可压低虫口,减少迁移。
2.定苗后百株有虫15-30头或真叶前百株有虫10头、真叶后百株有虫20-30头,喷洒50%辛硫磷乳油或5%锐劲特悬浮剂、35%伏杀磷乳油1500倍液、44%速凯乳油1000倍液、10%除尽乳油2000倍液、1.8%爱比菌素4000倍液、35%赛丹乳油2000倍液。此外可选用2.5%保得乳油2000-2500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10%大功臣可湿性粉剂每667平方米有效成份2g、44%多虫清乳油30ml对水60kg喷雾。
0
0
文章
权问薇
2017年09月14日


#大丽花 怎么施肥
1、施肥的时候不能单单重视氮的多少,如果忽略这个问题,大丽花可能只有叶子而花朵开不出来。
2、追施肥料要注意。高温季节(夏季三十摄氏度以上时)要停止追肥,秋天的时候气温下降方可正常追肥。

3、大丽花对肥料的吸收能力很好,但正因为这样,追肥才不能过度,它的茎叶才能长的刚好。虽然要有供给充分的肥料,不然大丽花开出来就会更小,颜色并不丰满,没那么好看了。其次根据它的生长情况决定追肥与否,最好是一些浇薄的肥料。

4、小苗最初一般半月左右加施一会浓度较低的液肥。出现花苞后每7-10天一次。花蕾出现时就应该停止施肥。根据植株的长势来决定肥量的多少。凡叶片色不深,就该施肥了;但是叶片发黄的话就是是非过多导致的,此时应该暂停施肥。
5、出现花蕾以后每隔月三次液肥,花苞微微绽开时方可停止。10cm-15cm的根茎要在霜冻之前流出来,剪去枝叶,掘起块根,晾一到两天,就能放在屋里储存啦。屋内温度为五摄氏度右。
注意事项
就算再喜肥的植物也不能施肥过多,越是对肥料的吸收好月不能掉以轻心,肥量越要严苛控制,这个花友们日后还要在实践中慢慢学习哦。
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