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Erin
2017年05月21日
怎样给兰花浇水让刚开始养兰花的花友很头疼,首先,水是兰花植株原生质的重要成分。兰株原生质的含水量一般在80%以上,如果含水量减少,生命活动便受到影响。如果原生质失水过多,就会引起原生质的破坏,而导致植株死亡。
其次,水是兰花植株新陈代谢过程中的原料。兰株体内的同化、异化作用,均需水分子参与,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水解反应等。
再次,水是兰花植株代谢过程的介质。栽培基质中的营养元素只有溶于水,才能被兰花根系吸收,各种代谢产物也必须随水转运到兰株体内各部分。
第四,水能使兰花植株保持固有的形态。兰株细胞内只有含有大量水分,才能使细胞膨胀,植株挺立,便于接受光照和气体交换,兰株一旦失水就会萎蔫。
第五,水能调节兰花植株的体温。水有很高的汽化热和比热,又有较高的导热性,有利于兰株保持体温和散发热量,给兰花浇水,其重要作用之一就是调节兰花植株的体温。
首先,要根据兰花的生长季节。兰花在生长期或孕蕾期应多浇水,休眠期应少浇或不浇,发芽期应多浇,发芽后可少浇,花芽出现时多浇,开花期少浇以延长花期,花谢后停浇数日,让其休眠然后再浇
其次,要根据兰花的生长情况。兰花长势强壮的多浇,长势较差的少浇,病株不浇,需抢救的兰花少浇或不浇,盆内植株多的多浇,少的少浇。
再次,要根据栽培基质的保湿情况。基质颗粒细、保水力强的基质水分消耗慢(如山土木屑等),需减少浇水次数;相反颗粒较粗的基质保水力弱(如仙土),则需增加浇水次数。
第四,要看盆钵的质地和大小。透气性强的瓦盆要多浇,透气性差的紫砂盆、塑料盆要少浇,小盆易干,大盆难干,浇水的次数亦有区别。
给兰花浇水的时间
给兰株浇水,在时间上亦有一定的科学性。总的说来,以上午浇水为好。
一般说来,暮春和夏秋兰花在室外时,以早上浇水为宜:一是经过一夜的降温,早上盆中植料温度较低,此时浇水不会伤苗
二是早上浇透,至傍晚转润,夜间空盆无渍水,盆中空气流通,有利于兰根呼吸循环,有利于兰花生长。
三是如傍晚浇水,夜间水分蒸发慢,易造成渍水,而白天蒸腾作用快时盆中已转润,造成“须干时盆中渍水,须润时盆中缺水”的局面;
四是傍晚时兰盆温度尚高,骤用冷水浇灌突然降温,会影响根系吸水,干扰生理平衡;五是夜间气温底,兰株细胞活动弱,过多水分会造成病菌繁衍,还会滋生蜗牛、蛞蝓。而冬天和早春兰花在室内时,浇水的时间则适当推迟,到上午气温回升后九时左右或中午浇水为好。
关于浇水时机,总体上把握的原则是:兰花浇水以上午为好,气温高时早一点浇,气温低时晚一点浇。
给兰花浇水的量
“浇则浇透”是对兰花浇水量多少的一种衡量标准。什么是“浇透” ?“浇透”的标准是不仅使水从盆底孔流出来,并且要湿透盆中全部植料。往往浇一次水,虽有水从底孔流出,仍达不到“透”的标准,为了使盆中植料湿透,可分数次浇或采用浸盆法浇水,对于干燥的颗粒植料,非浸盆不能浇透,但采用浸盆法不要连续使用,须间隔一定的时候,让兰花有喘气的时间。另外冬天及早春,用水量不宜太大,以润为好。
总之别人养兰成功的浇水之法,均不一定适用你的兰园。抽花蕾而偏干;萌草芽而偏湿;瓣型花盛而略润;奇型花开而可湿。
其次,水是兰花植株新陈代谢过程中的原料。兰株体内的同化、异化作用,均需水分子参与,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水解反应等。
再次,水是兰花植株代谢过程的介质。栽培基质中的营养元素只有溶于水,才能被兰花根系吸收,各种代谢产物也必须随水转运到兰株体内各部分。
第四,水能使兰花植株保持固有的形态。兰株细胞内只有含有大量水分,才能使细胞膨胀,植株挺立,便于接受光照和气体交换,兰株一旦失水就会萎蔫。
第五,水能调节兰花植株的体温。水有很高的汽化热和比热,又有较高的导热性,有利于兰株保持体温和散发热量,给兰花浇水,其重要作用之一就是调节兰花植株的体温。
首先,要根据兰花的生长季节。兰花在生长期或孕蕾期应多浇水,休眠期应少浇或不浇,发芽期应多浇,发芽后可少浇,花芽出现时多浇,开花期少浇以延长花期,花谢后停浇数日,让其休眠然后再浇
其次,要根据兰花的生长情况。兰花长势强壮的多浇,长势较差的少浇,病株不浇,需抢救的兰花少浇或不浇,盆内植株多的多浇,少的少浇。
再次,要根据栽培基质的保湿情况。基质颗粒细、保水力强的基质水分消耗慢(如山土木屑等),需减少浇水次数;相反颗粒较粗的基质保水力弱(如仙土),则需增加浇水次数。
第四,要看盆钵的质地和大小。透气性强的瓦盆要多浇,透气性差的紫砂盆、塑料盆要少浇,小盆易干,大盆难干,浇水的次数亦有区别。
给兰花浇水的时间
给兰株浇水,在时间上亦有一定的科学性。总的说来,以上午浇水为好。
一般说来,暮春和夏秋兰花在室外时,以早上浇水为宜:一是经过一夜的降温,早上盆中植料温度较低,此时浇水不会伤苗
二是早上浇透,至傍晚转润,夜间空盆无渍水,盆中空气流通,有利于兰根呼吸循环,有利于兰花生长。
三是如傍晚浇水,夜间水分蒸发慢,易造成渍水,而白天蒸腾作用快时盆中已转润,造成“须干时盆中渍水,须润时盆中缺水”的局面;
四是傍晚时兰盆温度尚高,骤用冷水浇灌突然降温,会影响根系吸水,干扰生理平衡;五是夜间气温底,兰株细胞活动弱,过多水分会造成病菌繁衍,还会滋生蜗牛、蛞蝓。而冬天和早春兰花在室内时,浇水的时间则适当推迟,到上午气温回升后九时左右或中午浇水为好。
关于浇水时机,总体上把握的原则是:兰花浇水以上午为好,气温高时早一点浇,气温低时晚一点浇。
给兰花浇水的量
“浇则浇透”是对兰花浇水量多少的一种衡量标准。什么是“浇透” ?“浇透”的标准是不仅使水从盆底孔流出来,并且要湿透盆中全部植料。往往浇一次水,虽有水从底孔流出,仍达不到“透”的标准,为了使盆中植料湿透,可分数次浇或采用浸盆法浇水,对于干燥的颗粒植料,非浸盆不能浇透,但采用浸盆法不要连续使用,须间隔一定的时候,让兰花有喘气的时间。另外冬天及早春,用水量不宜太大,以润为好。
总之别人养兰成功的浇水之法,均不一定适用你的兰园。抽花蕾而偏干;萌草芽而偏湿;瓣型花盛而略润;奇型花开而可湿。
0
1
文章
Erin
2017年05月21日
我国的兰花经过劳动人民长期栽培、选育,品种甚多。许多名贵兰花有的根据它们的花瓣瓣型的特殊形态而命名的,如“××梅”.“××荷”、“××水仙”、“××素”、“××奇瓣”等。有的根据它们的颜色加以形容,如“绿云”、“翠盖”、“绿英”、“紫绶金章”、“翠一品”、“赤蜂巧”、“仙绿”、“大绿荷”、“绿魁”、“翠蟾”、“紫寒兰”、“白报岁”等。有的根据栽培者姓名或在选育过程中的佚事以及地名等作为它们的命名,如“宋梅”、“端梅”、“汤梅”、“张荷素”、“榭荷素”、“程梅”、“崔梅”、“杨氏荷素”、“杨氏素蝶”、“大一品”、“小打”、“常熟素”、“苏州春一品”、“余姚第一梅”、“上海梅”、“松江大荷”、“温州素”、“巨州素”、“金岙素”、“龙岩素”、“观音素”、“永安素”、“永福素”、“建兰”等。亦有以其形态而命名的,如“集圆”、“鹦哥梅”、“海鸥”、“朵云”、“蜂巧”、“翠蝶”、“蛾蜂梅”、“端梅”、“极品”、“鱼?兰”等。更有以花茎上着生花朵的多少和形象而命名的,如“十三太保”、“十八大凤”、“代梅”、“蕙莲”、“和合蝶”、“四喜蝶”等。为了使读者详细了解我国主要名种兰花的历史、特征、瓣型系统,现详细介绍如下:
蕙兰类
1.上海梅 瓣型 绿壳类梅瓣 历史 清嘉庆初李良宾选出。 特征 三瓣长脚圆头,半合硬捧,穿腮小如意舌,花色翠绿,一字肩。盛开后,副瓣偶有后翻状。叶半垂。花葶细长。苞叶绿色。被列入老八种之一。
2.仙绿 瓣型 绿壳梅瓣,别名宜兴梅,因花形酷似老上海梅,故亦称后上海梅。 历史 民国初年由宜兴艺兰者选出。 特征 三瓣头圆、狭长,分窠,羊角兜捧心,舌长不卷。在旧社会,兰贩常以此种混充老上海梅出售。苞叶绿色。常有梅形水仙瓣开出。
3.老蜂巧 瓣型 赤壳类绿花梅瓣 历史 清康熙时由上海青浦县朱家角市民选出,当时苏州洞庭山金姓者在那里开设当铺,向买不肯,嘱贼偷出,为此曾引起诉讼。相传双方向官场行贿,逐级上诉,未获胜负,直上告至康熙皇帝,引起他的好奇,下令将此花送京,尔后,当观赏时,恰巧有一只蜜蜂飞落至花朵上,当即命名为蜂巧。
特征 三瓣文皱,收根细、放角,紧边,猫耳捧,方缺舌。花色微黄。苞叶浅绿色。为旧传名种中之珍种。
4.老极品 瓣型 绿壳类绿花梅瓣 历史 清朝光绪辛丑年由杭州公诚花园冯长金选出。 特征 三瓣圆头、长脚收根,分窠,硬兜捧心(有时偶有分头合背式),龙吞大舌,肩平。苞叶绿色。被列入蕙兰新八种。
5.江南新极品 瓣型 赤壳类梅瓣 历史 1951年由浙江兰贩阿禄带至无锡杨干卿家,当时杨氏托荣文卿先生鉴审花蕾,确定日后必出好花品,其后由杨干卿买下。
特征 花形与老极品相仿。三瓣圆头收根,分窠半硬兜微合,龙吞大舌,肩平,细长花葶,风韵气色甚佳,被列入蕙兰新八种之一。
6.端梅 瓣型 赤转绿壳类梅瓣 历史 1913年杭州卢长寿选出,由于花容端正,故命名为端梅。 特征 三瓣头圆、边紧色绿,肩平,分窠或分头合背,蚕蛾兜捧心,舌大。花朵排列较密。被列入新八种之一,为蕙兰中名种。
7.崔梅 瓣型 赤转绿壳类梅瓣 历史 抗战前,杭州崔怡庭选出。 特征 三瓣头圆且大,细收根,瓣肉厚糯,半硬捧心,分窠或分头合背,龙吞舌。色绿,肩平。
8.仙? 瓣型 赤壳绿花梅瓣 历史 清朝光绪庚子年由绍兴兰贩徐阿木选出,由杭州邵芝岩鉴定而命名。 特征 三瓣长脚圆头,紧边,厚肉,软蚕蛾兜捧心,大如意舌。各朵花柄微红色。花朵初开时略俯首,一星期后则挺拔。
9.翠萼 瓣型 绿壳梅瓣 历史 1909年由无锡荣文卿选出。 特征 三瓣短圆,紧边,硬兜捧心,分窠,小如意舌,肩平。有时开癃放门时,必须用骨针把勾搭三瓣挑开,否则三瓣皱,瓣幅中心有硬筋。被列入蕙兰新八种之一。
10.庆华梅 瓣型 绿壳类梅瓣 历史 1911年由浙江绍兴兰贩车庆选出,售予吴恩元先生,栽培六年后复花,时值推翻满清皇朝,为庆贺起见,念及车庆在华兴旅馆发现此花,故联系其人、其地,遂命名为庆华。 特征 三瓣短脚圆头、紧边,瓣厚,分窠蚕蛾捧心,大如意舌,一字肩。被列入蕙兰新八种之一。
11. 涵碧梅 瓣型 赤转绿壳类梅瓣 历史 1918年由浙江绍兴兰贩刘德林选出。 特征
短阔、紧边,瓣厚,分窠半硬捧(背基部微合拢),龙吞舌,花葶细而高。花色如碧玉。流传不多,由于花容端壮、秀丽,被视作蕙兰中杰出种之一。
12.荣梅 瓣型 赤壳类梅瓣 历史 清宣统元年由无锡荣文卿选出。 特征 三瓣长脚圆头,分窠半硬兜捧心(有时捧瓣基部有合背形式),圆舌,五瓣质厚、糯,色绿。为新八种之一。
13.程梅 瓣型 赤壳类梅瓣 历史 清乾隆年间由江苏常熟程姓选出。 特征 三瓣紧边短圆,分头合背或分窠捧,龙舌,花葶粗壮高大,叶阔呈弓形。为老八种赤蕙之首。 14.关顶 瓣型 赤壳类梅瓣 历史 清乾隆时由江苏浒关万和酒店店主选出。故一名万和。 特征 五瓣短圆,豆壳,分窠,大圆舌,肩平。叶阔。为老八种赤蕙之一。
14.元字 瓣型 赤壳类绿花梅瓣 历史 清朝道光年间由浒关艺兰者选出。 特征 三瓣头圆长脚,紧边,色绿,分窠半硬捧心,肩平,执圭舌,花葶粗壮高大,为老八种中赤蕙之一。
15.老染字 瓣型 赤壳类梅瓣 历史 清朝道光时由浙江嘉善阮姓选出。亦名阮字。 特征 三瓣短窄深,肩平,分窠大观音兜捧心,大圆舌,有时花朵癃放;唇瓣尖部被嵌窄不舒、上翘或歪斜,故俗称为秤钩头老染字。花葶细长。为蕙兰中老八种之一。
16.后翠蟾 瓣型 绿壳类梅瓣 历史 旧有翠蟾,在清朝乾隆时由江苏宜兴尤姓选出,其后已断种。咸丰七年富阳张圣林选出花形类似者,为怀念旧种,又命名为翠蟾,兰界遂俗称为后翠蟾,以示其别。
特征 外三瓣短圆、收根极细,瓣前幅形如汤匙罄口,瓣肉厚,半硬分头合背捧,小如意舌,肩平,花色俏绿如翠,花茎细圆挺直。不易生花,繁殖慢。为蕙兰中着名佳种之一。叶厚阔,呈弓形。
17.端蕙 瓣型 赤壳类绿花梅瓣 历史 由浙江杭州诸长生选出。 特征 三瓣头圆,紧边,长脚收根,肩平,半硬捧,大如意舌,花葶细长。
18.解佩 瓣型 赤壳类绿花梅瓣 历史 民国初由上海张姓选出。 特征 三瓣翠绿,紧边短脚圆头,白玉捧心,大如意舌,花葶细长。花蕾刚舒瓣时花形稍小,渐后越放越大,花姿挺劲。叶细狭,呈弓形,繁殖快,健花。
19.碧如海 瓣型 赤转绿梅瓣 历史 1933年由作者沈渊如选出。 特征 花形似上海梅,花色碧绿,花葶细长,健花,容易繁殖。叶细狭半垂。
20.天锡梅 瓣型 赤壳类梅瓣 历史 不祥 特征 三瓣圆头、紧边、收根,肩平,半硬兜捧,小如意舌,花葶上花序仅四、五朵。
21.戚氏第一梅 瓣型 赤转绿梅瓣 历史 1930年由戚之刚选出。 特征 花形近似老极品。
22.夏集圆 瓣型 赤壳类梅瓣(实则是梅形水仙瓣) 历史 抗战前选出。 特征
花形与春兰的集圆相似。 24.俞梅 瓣型 赤壳类梅瓣 历史 抗战前由上海俞致祥先生选出。 特征 三瓣圆短、收根,软蚕蛾捧,小如意舌。花葶适中,挺劲,与花序形型相配。
蕙兰类
1.上海梅 瓣型 绿壳类梅瓣 历史 清嘉庆初李良宾选出。 特征 三瓣长脚圆头,半合硬捧,穿腮小如意舌,花色翠绿,一字肩。盛开后,副瓣偶有后翻状。叶半垂。花葶细长。苞叶绿色。被列入老八种之一。
2.仙绿 瓣型 绿壳梅瓣,别名宜兴梅,因花形酷似老上海梅,故亦称后上海梅。 历史 民国初年由宜兴艺兰者选出。 特征 三瓣头圆、狭长,分窠,羊角兜捧心,舌长不卷。在旧社会,兰贩常以此种混充老上海梅出售。苞叶绿色。常有梅形水仙瓣开出。
3.老蜂巧 瓣型 赤壳类绿花梅瓣 历史 清康熙时由上海青浦县朱家角市民选出,当时苏州洞庭山金姓者在那里开设当铺,向买不肯,嘱贼偷出,为此曾引起诉讼。相传双方向官场行贿,逐级上诉,未获胜负,直上告至康熙皇帝,引起他的好奇,下令将此花送京,尔后,当观赏时,恰巧有一只蜜蜂飞落至花朵上,当即命名为蜂巧。
特征 三瓣文皱,收根细、放角,紧边,猫耳捧,方缺舌。花色微黄。苞叶浅绿色。为旧传名种中之珍种。
4.老极品 瓣型 绿壳类绿花梅瓣 历史 清朝光绪辛丑年由杭州公诚花园冯长金选出。 特征 三瓣圆头、长脚收根,分窠,硬兜捧心(有时偶有分头合背式),龙吞大舌,肩平。苞叶绿色。被列入蕙兰新八种。
5.江南新极品 瓣型 赤壳类梅瓣 历史 1951年由浙江兰贩阿禄带至无锡杨干卿家,当时杨氏托荣文卿先生鉴审花蕾,确定日后必出好花品,其后由杨干卿买下。
特征 花形与老极品相仿。三瓣圆头收根,分窠半硬兜微合,龙吞大舌,肩平,细长花葶,风韵气色甚佳,被列入蕙兰新八种之一。
6.端梅 瓣型 赤转绿壳类梅瓣 历史 1913年杭州卢长寿选出,由于花容端正,故命名为端梅。 特征 三瓣头圆、边紧色绿,肩平,分窠或分头合背,蚕蛾兜捧心,舌大。花朵排列较密。被列入新八种之一,为蕙兰中名种。
7.崔梅 瓣型 赤转绿壳类梅瓣 历史 抗战前,杭州崔怡庭选出。 特征 三瓣头圆且大,细收根,瓣肉厚糯,半硬捧心,分窠或分头合背,龙吞舌。色绿,肩平。
8.仙? 瓣型 赤壳绿花梅瓣 历史 清朝光绪庚子年由绍兴兰贩徐阿木选出,由杭州邵芝岩鉴定而命名。 特征 三瓣长脚圆头,紧边,厚肉,软蚕蛾兜捧心,大如意舌。各朵花柄微红色。花朵初开时略俯首,一星期后则挺拔。
9.翠萼 瓣型 绿壳梅瓣 历史 1909年由无锡荣文卿选出。 特征 三瓣短圆,紧边,硬兜捧心,分窠,小如意舌,肩平。有时开癃放门时,必须用骨针把勾搭三瓣挑开,否则三瓣皱,瓣幅中心有硬筋。被列入蕙兰新八种之一。
10.庆华梅 瓣型 绿壳类梅瓣 历史 1911年由浙江绍兴兰贩车庆选出,售予吴恩元先生,栽培六年后复花,时值推翻满清皇朝,为庆贺起见,念及车庆在华兴旅馆发现此花,故联系其人、其地,遂命名为庆华。 特征 三瓣短脚圆头、紧边,瓣厚,分窠蚕蛾捧心,大如意舌,一字肩。被列入蕙兰新八种之一。
11. 涵碧梅 瓣型 赤转绿壳类梅瓣 历史 1918年由浙江绍兴兰贩刘德林选出。 特征
短阔、紧边,瓣厚,分窠半硬捧(背基部微合拢),龙吞舌,花葶细而高。花色如碧玉。流传不多,由于花容端壮、秀丽,被视作蕙兰中杰出种之一。
12.荣梅 瓣型 赤壳类梅瓣 历史 清宣统元年由无锡荣文卿选出。 特征 三瓣长脚圆头,分窠半硬兜捧心(有时捧瓣基部有合背形式),圆舌,五瓣质厚、糯,色绿。为新八种之一。
13.程梅 瓣型 赤壳类梅瓣 历史 清乾隆年间由江苏常熟程姓选出。 特征 三瓣紧边短圆,分头合背或分窠捧,龙舌,花葶粗壮高大,叶阔呈弓形。为老八种赤蕙之首。 14.关顶 瓣型 赤壳类梅瓣 历史 清乾隆时由江苏浒关万和酒店店主选出。故一名万和。 特征 五瓣短圆,豆壳,分窠,大圆舌,肩平。叶阔。为老八种赤蕙之一。
14.元字 瓣型 赤壳类绿花梅瓣 历史 清朝道光年间由浒关艺兰者选出。 特征 三瓣头圆长脚,紧边,色绿,分窠半硬捧心,肩平,执圭舌,花葶粗壮高大,为老八种中赤蕙之一。
15.老染字 瓣型 赤壳类梅瓣 历史 清朝道光时由浙江嘉善阮姓选出。亦名阮字。 特征 三瓣短窄深,肩平,分窠大观音兜捧心,大圆舌,有时花朵癃放;唇瓣尖部被嵌窄不舒、上翘或歪斜,故俗称为秤钩头老染字。花葶细长。为蕙兰中老八种之一。
16.后翠蟾 瓣型 绿壳类梅瓣 历史 旧有翠蟾,在清朝乾隆时由江苏宜兴尤姓选出,其后已断种。咸丰七年富阳张圣林选出花形类似者,为怀念旧种,又命名为翠蟾,兰界遂俗称为后翠蟾,以示其别。
特征 外三瓣短圆、收根极细,瓣前幅形如汤匙罄口,瓣肉厚,半硬分头合背捧,小如意舌,肩平,花色俏绿如翠,花茎细圆挺直。不易生花,繁殖慢。为蕙兰中着名佳种之一。叶厚阔,呈弓形。
17.端蕙 瓣型 赤壳类绿花梅瓣 历史 由浙江杭州诸长生选出。 特征 三瓣头圆,紧边,长脚收根,肩平,半硬捧,大如意舌,花葶细长。
18.解佩 瓣型 赤壳类绿花梅瓣 历史 民国初由上海张姓选出。 特征 三瓣翠绿,紧边短脚圆头,白玉捧心,大如意舌,花葶细长。花蕾刚舒瓣时花形稍小,渐后越放越大,花姿挺劲。叶细狭,呈弓形,繁殖快,健花。
19.碧如海 瓣型 赤转绿梅瓣 历史 1933年由作者沈渊如选出。 特征 花形似上海梅,花色碧绿,花葶细长,健花,容易繁殖。叶细狭半垂。
20.天锡梅 瓣型 赤壳类梅瓣 历史 不祥 特征 三瓣圆头、紧边、收根,肩平,半硬兜捧,小如意舌,花葶上花序仅四、五朵。
21.戚氏第一梅 瓣型 赤转绿梅瓣 历史 1930年由戚之刚选出。 特征 花形近似老极品。
22.夏集圆 瓣型 赤壳类梅瓣(实则是梅形水仙瓣) 历史 抗战前选出。 特征
花形与春兰的集圆相似。 24.俞梅 瓣型 赤壳类梅瓣 历史 抗战前由上海俞致祥先生选出。 特征 三瓣圆短、收根,软蚕蛾捧,小如意舌。花葶适中,挺劲,与花序形型相配。
0
0
文章
曹秋柳
2017年05月21日
瓜叶菊为多年生草本,一般做1-2年生花卉养殖,瓜叶菊的养殖方法也不是所有花友都适用的,养殖瓜叶菊要根据自己的实际养殖情况,结合瓜叶菊的习性来养殖,下面我们来看一下瓜叶菊的习性及特点:
一、瓜叶菊的养殖方法
瓜叶菊原产大西洋加那利群岛,目前我国各地公园或庭院广泛栽培。花色美丽鲜艳,色彩多样,是一种常见的盆景花卉和装点庭院居室的观赏植物。
瓜叶菊喜冬季温暖、夏季无酷暑的气候条件,忌干燥的空气和烈日曝晒,还要有良好的光照,在育蕾期如每天光照少于3小时,就不能正常育蕾开花。为防止偏冠,可把盆花方向调转180度放置。
瓜叶菊要求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喜阳光充足和通风良好的环境,但忌烈日直射。喜凉爽湿润的气候。凉爽的气温和充足的阳光是其良好生长的主要条件。喜富含腐殖质而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忌干旱,怕积水,适宜中性和微酸性土壤。花期为12月至翌年4月,盛花期3--4月。
二、瓜叶菊的养护要点
温度:忌炎热,生长适温在10-20℃,在花期内温度可再降低一些,以便延长花期,小苗可经受1℃的低温。
光照:生长期要放在光照较好的温室内生长,开花以后移置室内欣赏,每天至少要放在光线明亮的南、西、东窗前接受4小时的光照,才能保持花色艳丽,植株健壮。在花蕾期喷施花朵壮蒂灵,可促使花蕾强壮、花瓣肥大、花色艳丽、花香浓郁、花期延长。在栽培中要注意经常转换盆的方向,以使花冠株形规整。
浇水:盆栽保持盆土稍湿润,浇水要浇透。但忌排水不良。
施肥:生长期施薄肥,并注意不要使肥料溅到叶面上,施肥以后要及时冲洗,喷施新高脂膜保肥保墒。花期要停止施肥。
土壤:一般土壤即可。
繁殖:播种繁殖。7-8月播于盆中,要求发芽适温为20-25℃,10-20天出苗,视小苗长势逐渐换用相应尺寸的盆。
防治蚜虫和红蜘蛛:首先是保持适当的温度和湿度,保持良好的通风。其次是在发病的初期要及时发现,把有虫害的植抹及早分开,对有虫害的植株喷施少量农药即可。
对于蚜虫和红蜘蛛危害比较严重的,可用2000倍乐果稀释液喷杀。因为红蜘蛛一般发生在叶片的背面,而蚜虫一般发生在瓜叶菊幼嫩的顶部,喷药时要以叶片背面及植株的顶部为重点,叶片正面也要适当喷药。
一、瓜叶菊的养殖方法
瓜叶菊原产大西洋加那利群岛,目前我国各地公园或庭院广泛栽培。花色美丽鲜艳,色彩多样,是一种常见的盆景花卉和装点庭院居室的观赏植物。
瓜叶菊喜冬季温暖、夏季无酷暑的气候条件,忌干燥的空气和烈日曝晒,还要有良好的光照,在育蕾期如每天光照少于3小时,就不能正常育蕾开花。为防止偏冠,可把盆花方向调转180度放置。
瓜叶菊要求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喜阳光充足和通风良好的环境,但忌烈日直射。喜凉爽湿润的气候。凉爽的气温和充足的阳光是其良好生长的主要条件。喜富含腐殖质而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忌干旱,怕积水,适宜中性和微酸性土壤。花期为12月至翌年4月,盛花期3--4月。
二、瓜叶菊的养护要点
温度:忌炎热,生长适温在10-20℃,在花期内温度可再降低一些,以便延长花期,小苗可经受1℃的低温。
光照:生长期要放在光照较好的温室内生长,开花以后移置室内欣赏,每天至少要放在光线明亮的南、西、东窗前接受4小时的光照,才能保持花色艳丽,植株健壮。在花蕾期喷施花朵壮蒂灵,可促使花蕾强壮、花瓣肥大、花色艳丽、花香浓郁、花期延长。在栽培中要注意经常转换盆的方向,以使花冠株形规整。
浇水:盆栽保持盆土稍湿润,浇水要浇透。但忌排水不良。
施肥:生长期施薄肥,并注意不要使肥料溅到叶面上,施肥以后要及时冲洗,喷施新高脂膜保肥保墒。花期要停止施肥。
土壤:一般土壤即可。
繁殖:播种繁殖。7-8月播于盆中,要求发芽适温为20-25℃,10-20天出苗,视小苗长势逐渐换用相应尺寸的盆。
防治蚜虫和红蜘蛛:首先是保持适当的温度和湿度,保持良好的通风。其次是在发病的初期要及时发现,把有虫害的植抹及早分开,对有虫害的植株喷施少量农药即可。
对于蚜虫和红蜘蛛危害比较严重的,可用2000倍乐果稀释液喷杀。因为红蜘蛛一般发生在叶片的背面,而蚜虫一般发生在瓜叶菊幼嫩的顶部,喷药时要以叶片背面及植株的顶部为重点,叶片正面也要适当喷药。
1
3
文章
Rainbow
2017年05月21日
海豚花一种苦苣苔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虽然小众但是还有很多花友向往,相对其他种类的花草,有关海豚花的养殖方法,资料还是偏少的,毕竟小众嘛,有花友根据自己的养殖经历总结了自己的养殖心得,相比理论资料更适合花友参考。
海豚花很好养,在广州,海豚的花期是每年的11月份到翌年5、6月份,因为海豚花叶片肥厚,花枝是探出去的,所以适合养在挂盆里,而海豚花除了冬天以外不喜欢阳光,即使整个夏天都没有阳光直射,它都不会介意的,因为它在广州,夏天是休眠的,几乎可以忽略它的存在。
我选择了管盆,就是可以绑在粗的水管上的盆,放在角落里养护。这个角落夏天晒不到,冬天会有两三个小时的直射阳光,海豚很喜欢。
土,海豚不挑的,我试过园土,培养土和那种便宜的泥炭土,它都能适应的很好,不过它不喜欢黏重的土壤,根系也不喜欢太潮湿的环境,所以大家尽量选择培养土来种海豚花,疏松透气。
肥,我没施过肥,顶多在花期一两个月跟着其他草花蹭点比开花之类的追肥,它完全不在乎的,施肥也不见得有啥特效,因为它本身就表现得很好。
水,海豚花的植株内含水量还是蛮高的,所以对水的需求不少,尽量不要旱到它,它会卷叶子,不精神。我不喜欢给植物喷水,所以都是直接往盆里浇水,尽量不浇到植株上,量不大,这个量真不好说,反正土透气,各位随便浇吧。
阳光,其实前面已经说了,它不爱猛烈的阳光,尤其是夏天,叶片会被灼伤、发黄、卷曲,反正晒了太阳的海豚花丑爆了,一年之中它可以七八个月完全没阳光。到了它最爱的广州的冬天,也是它的生长季,晒几个小时的太阳是没问题的,一旦发现它的叶片出现黄色的斑块的时候,就应该把它从阳光下挪走了。
想要养到我上面那个花球的效果,还有个很重要的事情要注意:就是一定要每年插新枝来种!我一般每年十月初的时候,你们可以根据你们的海豚宝宝开始生长的时间来确定你扦插的时间。
用新枝,没有打过顶摘过心的新枝,长度十公分左右,尽量密植,我上面那个花球是插了十枝,由着它长,不用管,会自己长成一个大球的。如果你舍不得那些种了很久的老植株的话,你是不可能拥有上面的花球的。因为海豚花的老枝条会木质化,萌发新芽很困难,老根系也不足以支撑新枝条迅猛的生长,想看花球就每年拔掉老株插新株,而且尽量不要打顶摘心,因为不管你摘不摘,它该怎么分枝就怎么分枝,不会因为你的摘心而分多两条,摘心只会让那个枝条上多个大疤瘌,还有那个枝条的位置有个坑,非要掐的话,就尽早掐,然后让它自己长出新枝条来掩盖那个疤,怕有坑,就掐成球形,只要生长速度一致,最终还是能成球的。
海豚花很好养,在广州,海豚的花期是每年的11月份到翌年5、6月份,因为海豚花叶片肥厚,花枝是探出去的,所以适合养在挂盆里,而海豚花除了冬天以外不喜欢阳光,即使整个夏天都没有阳光直射,它都不会介意的,因为它在广州,夏天是休眠的,几乎可以忽略它的存在。
我选择了管盆,就是可以绑在粗的水管上的盆,放在角落里养护。这个角落夏天晒不到,冬天会有两三个小时的直射阳光,海豚很喜欢。
土,海豚不挑的,我试过园土,培养土和那种便宜的泥炭土,它都能适应的很好,不过它不喜欢黏重的土壤,根系也不喜欢太潮湿的环境,所以大家尽量选择培养土来种海豚花,疏松透气。
肥,我没施过肥,顶多在花期一两个月跟着其他草花蹭点比开花之类的追肥,它完全不在乎的,施肥也不见得有啥特效,因为它本身就表现得很好。
水,海豚花的植株内含水量还是蛮高的,所以对水的需求不少,尽量不要旱到它,它会卷叶子,不精神。我不喜欢给植物喷水,所以都是直接往盆里浇水,尽量不浇到植株上,量不大,这个量真不好说,反正土透气,各位随便浇吧。
阳光,其实前面已经说了,它不爱猛烈的阳光,尤其是夏天,叶片会被灼伤、发黄、卷曲,反正晒了太阳的海豚花丑爆了,一年之中它可以七八个月完全没阳光。到了它最爱的广州的冬天,也是它的生长季,晒几个小时的太阳是没问题的,一旦发现它的叶片出现黄色的斑块的时候,就应该把它从阳光下挪走了。
想要养到我上面那个花球的效果,还有个很重要的事情要注意:就是一定要每年插新枝来种!我一般每年十月初的时候,你们可以根据你们的海豚宝宝开始生长的时间来确定你扦插的时间。
用新枝,没有打过顶摘过心的新枝,长度十公分左右,尽量密植,我上面那个花球是插了十枝,由着它长,不用管,会自己长成一个大球的。如果你舍不得那些种了很久的老植株的话,你是不可能拥有上面的花球的。因为海豚花的老枝条会木质化,萌发新芽很困难,老根系也不足以支撑新枝条迅猛的生长,想看花球就每年拔掉老株插新株,而且尽量不要打顶摘心,因为不管你摘不摘,它该怎么分枝就怎么分枝,不会因为你的摘心而分多两条,摘心只会让那个枝条上多个大疤瘌,还有那个枝条的位置有个坑,非要掐的话,就尽早掐,然后让它自己长出新枝条来掩盖那个疤,怕有坑,就掐成球形,只要生长速度一致,最终还是能成球的。
0
0
文章
Rainbow
2017年05月21日
一般情况下其实很少有葫芦只开雄花不开雌花的,这属于低概率事件,较多情况下是开的雌花少或者晚,大多数时候雄花先开花然后才会有雌花,不过有时候花友过于着急认为自己的葫芦只开雄花。
雌花开的少或者没有雌花这主要是因为阳光不足,肥水不合适,因为很多网友的葫芦都是在阳台种,这种情况就尤为明显了。
除却上述的因素外,我们还可以促进葫芦开雌花,在等到出现雄花时候进行掐尖,这样可以促使葫芦早结果,多结果!掐尖后一般会长出1到2根侧枝,长到3-5片叶时一般就会出现雄花,如果没有出现雄花的话,则基本是徒长枝,需要再次掐尖!这时枝条上长出的全是雄花,基本没有雌花出现!
侧枝继续伸长,每片叶片都有一朵雄花,在1、2朵雄花开放之后,可以再次掐尖!这时候如果是2条侧枝的话,可以只把一条掐尖,让另外一条继续生长,以提供授粉时需要的雄花,当然若是种的不止一棵的话,2条侧枝可以都掐尖!掐尖之后会长出新的侧枝,当然这时也可以不掐尖,稍晚一点,葫芦藤也会自己长出侧枝!
葫芦的雌花就出现在这些新长出的侧枝的第一个叶片那!如果是结果较多的葫芦品种,第二个叶片那也许也会出现雌花!以后这些侧枝上还会还会长出新的侧枝,雌花就会不断的出现,这时就进入了坐果期,这个时间一般在阳历7月初,也就是现在这个时候!如果不是种的太晚的话,现在应该已经开始出现雌花了,大家现在要多注意观察是否出现雌花,以便及时的授粉和调整位置,使葫芦能够自然垂吊,长出最标准的体型!
以上只是参考,实际可以对比自身情况,来做出调整!
雌花开的少或者没有雌花这主要是因为阳光不足,肥水不合适,因为很多网友的葫芦都是在阳台种,这种情况就尤为明显了。
除却上述的因素外,我们还可以促进葫芦开雌花,在等到出现雄花时候进行掐尖,这样可以促使葫芦早结果,多结果!掐尖后一般会长出1到2根侧枝,长到3-5片叶时一般就会出现雄花,如果没有出现雄花的话,则基本是徒长枝,需要再次掐尖!这时枝条上长出的全是雄花,基本没有雌花出现!
侧枝继续伸长,每片叶片都有一朵雄花,在1、2朵雄花开放之后,可以再次掐尖!这时候如果是2条侧枝的话,可以只把一条掐尖,让另外一条继续生长,以提供授粉时需要的雄花,当然若是种的不止一棵的话,2条侧枝可以都掐尖!掐尖之后会长出新的侧枝,当然这时也可以不掐尖,稍晚一点,葫芦藤也会自己长出侧枝!
葫芦的雌花就出现在这些新长出的侧枝的第一个叶片那!如果是结果较多的葫芦品种,第二个叶片那也许也会出现雌花!以后这些侧枝上还会还会长出新的侧枝,雌花就会不断的出现,这时就进入了坐果期,这个时间一般在阳历7月初,也就是现在这个时候!如果不是种的太晚的话,现在应该已经开始出现雌花了,大家现在要多注意观察是否出现雌花,以便及时的授粉和调整位置,使葫芦能够自然垂吊,长出最标准的体型!
以上只是参考,实际可以对比自身情况,来做出调整!
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