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动态
文章
百科
花园
设置
简体中文
上传成功
您有新的好友动态
举报
转发
Miss Chen
2020年08月09日
Miss Chen
养多肉,大家最担心就是肉肉出现各种意外状况,今天小编就为大家分享一篇精彩文章,简短但是非常实用哦!建议大家赶紧收藏! [图片]多肉植物急救方法  1、多肉植物突然黑腐了如何急救? 首先,大家要明白多肉的真正黑腐是由细菌造成的,比如土壤未消毒。尤其用了野地里挖来的土,这可万万不可使用。下面说说遇到黑腐如何急救。 先要看黑腐的范围到哪了?黑腐的多不多。俗话说早发现早治疗,如果黑腐的不严重可以先泡泡多菌灵。不过要说的是这只能对付非常非常轻微的黑腐。如果黑腐的很彻底了怎么办? 我告诉你另外一种简单的办法,就是肢解多肉,说好听点叫做给多肉做外科手术,意思就是把黑腐的地方割掉扔了!例如根茎黑腐了,就把叶子用刀片割下来叶插,叶子黑腐了就把没黑腐的叶子割下来叶插,基本上就是哪部分坏掉就丢弃哪部分。 这里要注意的是,大多数多肉只留根部是不会长新花冠的。如果花冠已经黑腐,只能保没有黑腐的叶子进行叶插了。不管保那个,最后都要换土并且泡多菌灵。 2、一个月没浇水肉快干死了如何急救? 外出游玩或者出差回来发现多肉一个月没浇水!一看快成肉干了怎么办?注意这时千万不要浇水,一浇水就会死翘翘了。因为这时的植物根系是非常脆弱,长时间缺水有可能根本已经完全坏死了。这时候首先挖出来看看。例如根部已经像风干的人参基本就没救了… 大家回去可以买一颗人参摸一下手感,一旦手感一致基本就坏死了。如果你此刻浇水,到下午的时候估计多肉就会像中了化骨绵掌一样成水了。 遇到上述情况就是出土去根,如果是景天老桩并且茎部也干枯了,就连茎部也去掉只保留有水分的部分,重新入土发根尚有一线生机。 [图片]3、多肉突然被虫子围攻了如何急救? 例如,你回家后发现多肉附近出现各种小飞黑,活着小白虫。只需完成以下几步即可: 第一步:出土泡多菌灵,或者直接泡水也可,虫虫很快会浮出水面。 第二步:之后在多肉花盆附近点蚊香,各种“飞机”就会迅速被杀死,不过土下的虫卵不会,等虫卵变成成虫之后再开蚊香周而复始即可。 第三步:如果感觉麻烦,用护花神喷灌,然后用薄膜袋套一晚上,虫子神马的基本都会给药闷死。但是虫卵可能还没死,隔三天再杀一次,一般三次基本可以杀光,最好家里多备几盒护花神,平常一个月预防喷一次。
...显示更多
1
0
0
文章
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仅支持 .JPG .JPEG .PNG .GIF
* 图片尺寸不得小于300*300px
举报
转发
Miss Chen
2020年08月09日
Miss Chen
夏天是多肉病害的高发期,这个时候也就不可避免的需要用药的治疗。但很多小伙伴还对于用药还局限于说明书,一旦用错给肉肉带来的后果是毁灭性的。接下来小编将为大家科普下多肉用药的正确使用方法。 [图片]多肉如何正确用药: 1、护花神 护花神多用于蚜虫防治、红蜘蛛、介壳虫、叶螨等。常见的病虫药。 用法:喷洒。直接一管兑水1000毫升水喷洒。灌根。感觉有虫卵在土壤,5毫升的兑水500毫升水罐根。护花神对幼虫有效,但是对成型的虫效果要差一些。所以只能起到预防的作用。 2、蚧壳灵 蚧壳灵主要用来杀死蚧壳虫,是常见的杀虫药。 用法:喷洒。5毫升(一管的一半)兑500~1000毫升水,喷洒多肉植物,两三天用药一次。灌根。10毫升也就是一管,兑水1000毫升到2000毫升,直接灌根就好。只要杀蚧壳虫类,比如根粉蚧。如果蚧壳虫少,可以直接用针扎,或者手动捕捉。 3、多菌灵 多菌灵是高效低毒内吸型杀菌剂。主要防止白粉病、白斑病、叶枯病、黑霉病等。 用法:浸泡。新买的多肉需要用多菌灵进行浸泡,保证多肉没有病菌。涂抹。多肉植物砍头或是伤口可以用多菌灵涂抹伤口。喷洒。如果多肉植物得了菌病,就要喷洒,5克多菌灵兑水500毫升水稀释使用。拌土。上盆之前可以处理多肉土,可以添加多菌灵,占总土量的3-5{bf}即可。 4、进口小白药 小白药主治蚧壳虫、蚜虫、金龟虫等。是杀虫药。 用法:一株多肉植物,用1-2克即可,扔到土表或者拌土都可以,记得放上后浇水。药效持久,不过见效相当慢些。 5、生根粉 生根粉不仅可以促进生根,还可以解除僵苗。生根粉可以使用75{bf}的乙醇可以作为助剂,协助激素和抗菌药物渗透的植物组织。 用法:浇水。就是直接用生根粉,1克混合100毫升水,不需要溶解,只要混合均匀后当水浇灌肉肉就可以了。浸泡。这主要是用于没根或者近乎于没根的肉肉的发根。按比例配置溶液,然后浸泡根部的位置。涂抹。用喷雾器轻轻将肉肉的根系喷潮,然后沾上萘乙酸后放在一边晾干。晾干后就可以直接上盆种植。 6、吡虫啉 吡虫啉主要防治各种蚜虫、粉虱,对小黑飞有奇效。它是烟碱类高效杀虫剂,算是广谱、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杀虫剂。 用法:稀释4000-6000倍,速效性好,立竿见影隔天就能见效。喷雾或是拌土,施药时注意防护,防止接触皮肤和吸入药粉、药液,用药后要及时用清水洗洁暴露部位。 7、恶霉灵 恶霉灵也是一种杀菌剂。 用法:与多菌灵不同的的是多菌灵只是杀菌剂不能当土壤消毒剂,而恶霉灵倒是可以当土壤消毒剂,它容易被土壤吸收,并与土壤中的铁、铝等离子结合,直接解决病菌。大多都是混入土壤即可。 [图片]8、拜耳小绿药 小绿药是毒性比较强的杀虫剂。 用法:拌土或者放到土表,一升到两升的土用一克到两克小绿药。药性很烈,强烈建议远离人畜。小绿药毒性比较强。不建议使用。 认识了这么多杀虫剂和杀菌剂。对于家里的肉肉你应该知道怎么用药了吧。肉肉出现病害,一定要对症下药。切记不可随意使用药物哦!还有就是自己给肉肉用药的时候注意不要让自己也沾上药物。沾上了要及时清洗或者其他处理。
...显示更多
1
0
0
文章
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仅支持 .JPG .JPEG .PNG .GIF
* 图片尺寸不得小于300*300px
举报
转发
0
0
0
文章
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仅支持 .JPG .JPEG .PNG .GIF
* 图片尺寸不得小于300*300px
举报
转发
Miss Chen
2020年08月08日
Miss Chen
高砂之翁的养殖方法及注意事项:需接受充足日照叶色才会艳丽 高砂之翁为景天科石莲花属多肉植物,高砂之翁茎部粗壮,叶片莲座型密集排列,圆形,叶缘大波浪状皱摺。翠绿至红褐,新叶色浅、老叶色深。开橘色钟形花朵。那么高砂之翁是如何养殖的呢?养殖中又有什么好的方法呢?养殖高砂之翁又需要注意哪些事项的呢?请您带着疑问和我一起往下阅读吧! [图片]高砂之翁的养殖方法(基本知识): 最佳繁殖时间:高砂之翁采用枝插法与叶插法,全年都可以进行。 最佳生长土壤:高砂之翁配土以透气为主,土表铺设干净的颗粒河沙。 生长湿度要求:高砂之翁的生长湿度要保持一定湿度,不能过于干燥。 最佳生长温度:高砂之翁适宜温度:15-25 ℃。 最佳生长光照:高砂之翁喜阳光充足的环境,夏季可以接受全日照,高砂之翁只有接受充足日照叶色才会艳丽,株型才会更紧实美观。日照太少则叶色浅,叶片排列松散。夏季炎热时要注意通风、遮荫,避免强阳光直射。 养殖高砂之翁的注意事项: 施撒肥料: 高砂之翁在夏季可以不用施肥。 浇水要点: 整个夏季的休眠期少水或不给水,保持盆土稍干燥,到了9月中旬温度下来了,就开始恢复浇水,露天栽植的高砂之翁夏天还是可以正常生长的,休眠不太明显。,夏季多雨季节要注意不要被雨淋,否则会烂掉。 盆土更换: 高砂之翁是大型植株,随着生长的状态须每1-2年换盆一次,盆径可以比株径大1-2寸,这样可促进植株成长。 繁殖要点: 高砂之翁繁殖采用枝插法与叶插法,全年都可以进行。 病虫防治: 高砂之翁没有明显的病虫害。 [图片]养殖高砂之翁的心得: 花友风筝的案例 风筝虽然是露天养,一旦温度高于35度,就会移到明亮的散射光下慢慢断水,整个夏季的休眠期少水或不给水,到了9月中旬温度下来了,就开始恢复浇水,适应了露天环境的高砂之翁夏天还是可以正常生长的,休眠不太明显。冬季如果温度能够保持0度以上,都是可以给水的,0度以下就要断水,否则就容易冻伤。 冬季虽然寒冷,可也不是一个冬季都不给一点水,也会在适当的时候微微给点水在植株的根部,切勿喷雾或给大水,叶心水分停留太久,容易引起腐烂。春季温度上升后就可以慢慢恢复正常给水。 高砂之翁还是非常好养的一个品种,四季中除了夏季要注意适当遮阳,其他季节都可以全日照。土壤风筝用的是泥炭混合了颗粒的煤渣河沙等,土表铺设干净的颗粒河沙,配土以透气为主。
...显示更多
0
0
0
文章
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仅支持 .JPG .JPEG .PNG .GIF
* 图片尺寸不得小于300*300px
举报
转发
Miss Chen
2020年08月08日
Miss Chen
别人家的植物都说一年之计在于春,可我们萌萌的多肉君的“计”则是“春秋”两季。好不容易熬过了火辣辣的夏季,面对干巴巴的秋季,多肉君又需要我们怎么去呵护呢? [图片]入秋浇水需谨慎 在夏季,很多人对多肉是控水甚至断水的,当然也有正常浇水的。控水或断水的多肉,在气候凉爽后,头一两次浇水建议不要马上浇透,水量要逐渐恢复,给多肉根系一个适应的周期,以免增加化水的几率。 晒太阳要循序渐进 多肉夏季遮阳是不少人的工作,如果你家的多肉在在阴影下度过了一两个月的时间,说明它们已经适应了没有太阳直射的环境。如果突然撤去遮阳网,而秋季的阳光又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温柔,这时候就容易出现晒伤了。建议大家还是循序渐进的撤去遮阳网,比如逐步减少每天拉网的时间,或者仅在中午阳光最强烈的时候拉网。 换盆换土慢慢来 在影响发根的各种因素里,气候比浇水、配土紧要一些。虽然已经立秋了,可是气候还是闷热潮湿,不如等全天最高气温稳定在30度以下的时候再换盆换土,也可借机修根,晾干后再种下。配合上合理的浇水和配土,就可以给肉肉打下良好的根基。 如果能等到最高气温25度左右,夜里最低气温十多度的时候,那发根就容易多了。其实肉肉不见得每年都要换土换盆,如果长得好好的,各方面都很满意,那就不用换。 警惕虫害 在立秋之后,气温稍稍降低的时候,蚧壳虫开始增多。因为蚧壳虫也怕热,夏季最热的时候,活动减少,等天气稍微凉快的时候就开始繁殖。此时,建议一方面该下药下药,另一方面多观察多肉,特别是叶子下面,翻起来看看,还有就是老桩杆子的底部,都仔细看一下,因为……你可能会发现蚧壳虫。不用着急,老办法,预防的药和杀灭的药一块下,问题也不大,比如喷蚧壳灵等一些杀灭的药,同时下DX防止复发。 及时清理枯叶 经过一整个夏天,手不勤快的主人可能攒了很多干叶子在盆里,这时候该好好清理一下,因为气温和湿度都没有真正的降低,如果再被干叶子闷起来,多肉就有可能出现意外。对于揪干叶子的原则,就是只揪那种轻轻一拽就下来的干叶子,如果还没有完全干透的叶子,强行揪下来,会在肉肉上留下相对较大的伤口,增加感染的风险。 扒叶子叶插要慎重 扒叶子叶插,扒的叶子必然不是完全干枯的,而是相对饱满的叶子,这样的叶子下来之后,会在多肉上留下比较大的伤口,在这个季节增加了感染的几率,所以要小心。而且这季节叶子出芽率还没有恢复到很高的水平,下来的叶子也相对容易化水,所以大家还是小心慎重一些。 适当配土 我们现在可以做一些基础工作,比如配土。一方面可以为即将到来的美好日子做好准备,另一方面让自己有点事做,避免手欠,哈哈。一直用成品土的可以研究一下配土的方法,自己买来各种介质,筛土,混合。本身就自己配土的小伙伴可以试试改进一下配土,看看这一年来又流行什么介质了,借机会测试一下效果如何。 都说秋季也是多肉的“计”,所以很多多肉爱好者也会忍不住割肉买多肉,这个时候就要睁大你的火眼金睛了。夏天过后,很多商家手里都有从生病老桩上砍下来的枝头,有可能当做小老桩销售。大家买多肉时候,对于那种明显没有根的,是砍下来不久的肉肉,就要小心了,有些明显看起来就是一个分支,这种肉肉最好暂时不要购买。 秋高气爽,大家都在贴秋膘,别忘记抓紧机会、下足心思给你的多肉也贴秋膘,养得胖胖的哦!
...显示更多
1
0
0
文章
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仅支持 .JPG .JPEG .PNG .GIF
* 图片尺寸不得小于300*300px
举报
转发
Miss Chen
2020年08月06日
Miss Chen
最近老听到花友们说“多肉缀化,多肉缀化”的,别说是新入肉坑的花友不懂,就是小编我也很少听说。那多肉植物缀化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小编特意上网查找了一些关于多肉植物缀化的资料,赶紧一起来学习下吧! [图片]什么是多肉植物的缀化 多肉植物缀化是指:多肉植物常见的变异现象,主要是因为多肉植物受到外界刺激而发生的一种变化,但需要注意的是,花友们还要知道多肉的缀化和锦化及群生的区别。 简单的说,缀化就是在多肉植物顶端长出的扁平的扇形或鸡冠型∽刺澹再进一步扭曲成波浪式的珊瑚状或脑状主要发生在仙人掌科类植物上,而锦化则是另外一种多肉植物变异情况(主要在景天科植物上比较常见,部分仙人掌科也会有锦化),所以花友要注意区别锦化和缀化。下面就PO上一张多肉孔雀的缀化样图,可以看到顶部有很多珊瑚状的带状体: 下面则是千代田之松的锦化的图样,花友可以看到除了叶片锦化外,其他的跟普通的千代并没有区别: [图片]最后啰嗦几句:缀化和锦化并不是可以一直存在的,缀化是偶发性的。相反的,植物也会从缀化或锦化转变为原本的形态,因为一般来说缀化的植物价值要高于原本形态,所以保持缀化的形态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常规的保持方法就是有规律的摘除正常形态的部分,这样才会让植物保持大部分缀化的形态。虽然缀化后的植株也可以繁殖,但是繁殖后新生的植株会变为原本形态,也就是不再是缀化的了。 另外,花友需要知道的是, “缀化”与”群生”不同:缀化明显已经改变了植物的正常形态,而群生并非改变形态,只是分由 多个生长点长出新的植株。
...显示更多
1
0
0
文章
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仅支持 .JPG .JPEG .PNG .GIF
* 图片尺寸不得小于300*300px
举报
转发
Miss Chen
2020年08月06日
Miss Chen
对于养殖小红衣的花友来说,夏天是他们最害怕的季节,因为想让小红衣安全度夏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甚至有的花友用“夏天必死是小红衣”来形容小红衣度夏的难度,小红衣度夏难度之大可想而知了。相对来说老版小红衣比新版小红衣则更容易度夏,虽说新版比老版容易度夏但花友也不可掉以轻心。下面主要介绍新版小红衣安全度夏的方法。 [图片]小红衣如何安全度夏 小红衣安全度夏的秘诀就是:遮荫、通风、不闷热;没有什么特殊的技巧,因为这是植物自身的环境适应能力决定的,对于江浙沪地区的花友来说,因为夏季闷热潮湿,所以小红衣夏天很难活,即便是根系健康的也很多都挂掉了,而昆明等地的花友不仅可以安全度夏,反而长势很好。 有花友说了,我是奔着小红衣度夏的方法来得,怎么看到的都是悲观的话,别着急,继续往下看。 我们都知道小红衣夏天会休眠,这时就需要通风遮阳,每个月3到4次给水,但仅限于在盆边少量给水,以维持植株不会因为过度干燥而干枯即可,尽量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养护。 有花友疑惑,为什么自己也遮阴,控水,通风,最后小红衣还是挂了呢?关于这个问题就像前面说的,不同地区的气候特点不同,有些地区夏季闷热,植物难以承受,所以要死的始终会死~ [图片]小红衣常见问题解答 小红衣无根怎么处理? 埋土里发根隔几天还是要给点儿水的,一直没水的话好不容易发根了也会干了的,没发根前水不要给太多,如果过些天植株叶片硬了就说明顺利发根了。我一般买回来没根的肉肉都直接扔在土表面不埋,等生根了再埋进去,省的总是想扒开看看有没有发根。 小红衣化水了怎么办呢? 首先来说小红衣喜欢有光照的环境,平时的养护要注意光照的因素,此外它对水分的需求量不是很大,一般每月三次浇水左右,这里提醒一下大家:花友平时浇水的时候应尽量浇在土里,叶片沾上水分会影响美观,更不要浇到花芯,容易烂芯哦。另外还要看盆土的情况来浇水。特别是小红衣这种怕热的多肉,夏天更是要悉心养护,因为夏季最容易化水。 如果遇到化水的情况,要赶紧拔出来看看,根有没有问题,如果是根部烂了,就采取砍头或者扦插的方式吧,另外可以用多菌灵兑水灌根试一试。如果根没有问题的话,就把化水的叶子掰掉,少浇水,放在阳光下晒一晒,保持通风良好的环境。
...显示更多
0
0
0
文章
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仅支持 .JPG .JPEG .PNG .GIF
* 图片尺寸不得小于300*300px
举报
转发
1
0
0
文章
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仅支持 .JPG .JPEG .PNG .GIF
* 图片尺寸不得小于300*300px
举报
转发
Miss Chen
2020年08月06日
Miss Chen
很多花友喜欢把多肉植物进行闷养,因为闷养后的多肉植物状态非常好看,所以就觉得闷养是一种非常好的方法,其实不然,闷养并不是万能的,如果闷养法用得不合时宜,很可能会亲手葬送自己的多肉,到时哭都来不及了!到底闷养对多肉好不好呢?那么今天就来探讨一下。 闷养对多肉植物好不好 一般来说比如景天科叶插闷养会长势快,十二卷类闷养叶片会更饱满根系更发达,而景天科类植物如果闷养把握不好,则会导致黑腐,化水等问题。所以多肉植物闷养并不是万能的,但也不能武断的定论闷养对多肉好还是不好,应视多肉的种类而定,闷养的目的是营造高湿与高温的环境,因为十二卷需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叶片才会饱满根系发达,所以适用。而花友们都知道景天类植物在高温高湿不透气的情况下很容易黑腐,进而化水,所以不一定适用。 还有一点比较重要的就是根没养好的不能闷养,不管是那种多肉植物这点都要注意。 当然,凡事并不是绝对的,有的花友就可以很顺利的对景天科植物进行闷养,这需要一定的经验和冒险精神,说简单点闷养,就是模拟大棚的环境,我们都知道大棚里的植物在高湿高温下都长的非常好。 下面多肉植物闷养前后的对比图: [图片]从上图可以看出,闷养后比闷养前更加充实饱满也更佳精神。所以说只要闷养得当闷养也不失为一种好的养殖方法!
...显示更多
1
0
0
文章
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仅支持 .JPG .JPEG .PNG .GIF
* 图片尺寸不得小于300*300px
举报
转发
ritau
2020年08月05日
ritau
Mimosa pudica (from Latin: pudica "shy, bashful or shrinking"; also called sensitive plant, sleepy plant, action plant, Dormilones, touch-me-not, shameplant, zombie plant, shy lady or shy plant) is a creeping annual or perennial flowering plant of the pea/legume family Fabaceae and Magnoliopsida taxon, often grown for its curiosity value: the compound leaves fold inward and droop when touched or shaken, defending themselves from harm, and re-open a few minutes later. In the UK it has gained the Royal Horticultural Society's Award of Garden Merit. The species is native to South and Central America, but is now a pantropical weed, and can be found in Southern United States, South Asia, East Asia and South Africa as well. It is not shade tolerant, and is primarily found on soils with low nutrient concentrations Mimosa pudica is well known for its rapid plant movement. Like a number of other plant species, it undergoes changes in leaf orientation termed "sleep" or nyctinastic movement. The foliage closes during darkness and reopens in light. This was first studied by the French scientist Jean-Jacques d'Ortous de Mairan. Due to Mimosa's unique response to touch, it became an ideal plant for many experiments regarding plant habituation and memory. The stem is erect in young plants, but becomes creeping or trailing with age. It can hang very low and become floppy. The stem is slender, branching, and sparsely to densely prickly, growing to a length of 1.5 m (5 ft). The leaves are bipinnately compound, with one or two pinnae pairs, and 10–26 leaflets per pinna. The petioles are also prickly. Pedunculate (stalked) pale pink or purple flower heads arise from the leaf axils in mid summer with more and more flowers as the plant gets older. The globose to ovoid heads are 8–10 mm (0.3–0.4 in) in diameter (excluding the stamens). On close examination, it is seen that the floret petals are red in their upper part and the filaments are pink to lavender. Pollens are circular with approximately 8 microns diameter. [图片]The fruit consists of clusters of two to eight pods from 1–2 cm (0.4–0.8 in) long each, these being prickly on the margins. The pods break into two to five segments and contain pale brown seeds about 2.5 mm (0.1 in) long. The flowers are insect pollinated and wind pollinated.The seeds have hard seed coats which restrict germination and make osmotic pressure and soil acidity less significant hindrances. High temperatures are the main stimuli that cause the seeds to end dormancy. The roots of Mimosa pudica create carbon disulfide, which prevents certain pathogenic and mycorrhizal fungi from growing within the plant's rhizosphere. This allows the formation of nodules on the roots of the plant that contain endosymbiotic diazotrophs, which fix atmospheric nitrogen and convert it into a form that is usable by the plant. Wilhelm Pfeffer, a German botanist during the 17th century, used Mimosa in one of the first experiments testing plant habituation.Further experimentation was done in 1965, when Holmes and Gruenberg discovered that Mimosa could distinguish between two stimuli, a water drop and a finger touch. Their findings also demonstrated that the habituated behavior was not due to fatigue since the leaf-folding response returned when another stimulus was presented. Electrical signaling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on Mimosa pudica, where 1.3–1.5 volts and 2–10 µC of charge acted as the threshold to induce closing of the leaves. This topic was further explored in 2017 by neuroscientist Greg Gage who connected Mimosa pudica to Dionaea muscipula, better known as the Venus flytrap. Both plants had electrical wiring connecting them and were linked to an electrocardiogram. The results showed how causing an action potential in one plant led to an electrical response, causing both plants to respond. [图片]Experiments were made on how anesthetics for animals could affect Mimosa pudica. These experiments showed that anesthetics cause narcosis of the motor organs, which was observed by the application of volatile ether, chloroform, carbon tetrachloride, hydrogen sulfide, ammonia, formaldehyde, and other substances. In 2018, two research groups from the Universities of Palermo (Italy) and Lugano (Switzerland) demonstrated the feasibility of using such plant as a building block for creating plant-based controllable two-color displays, exploiting air jets instead of electrical or touch-based stimulation.
...显示更多
0
0
0
文章
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仅支持 .JPG .JPEG .PNG .GIF
* 图片尺寸不得小于300*300px
滚动加载更多...
article
举报 反馈

您有什么意见或建议,欢迎给我们留言。

请输入内容
设置
VIP
退出登录
分享

分享好文,绿手指(GFinger)养花助手见证你的成长。

请前往电脑端操作

请前往电脑端操作

转发
插入话题
SOS
办公室里的小可爱
樱花开
多肉
生活多美好
提醒好友
发布
/
提交成功 提交失败 最大图片质量 成功 警告 啊哦! 出了点小问题 转发成功 举报 转发 显示更多 _zh 文章 求助 动态 刚刚 回复 邀你一起尬聊! 表情 添加图片 评论 仅支持 .JPG .JPEG .PNG .GIF 图片尺寸不得小于300*300px 最少上传一张图片 请输入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