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传成功
举报
转发
2017年09月16日
相关图片
[图片][图片]分布与危害
#大蓑蛾 学名CryptotheleavaiegataSnellen,别名大袋蛾、避债蛾、大皮虫。该虫主要分布在江苏、浙江、山东、安徽、福建、河南、湖南、湖北、四川、云南、广东、台湾等地。寄主除有唐菖蒲外,还有腊梅、梅花、向日葵、月季、蔷薇、牡丹等花卉。
该虫主要是以幼虫取食叶片为害,还嚼食茎干表皮,吐丝缀叶成囊,躲藏其中,头伸出囊外取食。
形态特征
雌成虫纺锤形,蛆状,乳白色至乳黄色。头极小。雄成虫翅展35-44毫米,体翅暗褐色,密披绒毛。触角羽状。前后翅褐色,近外缘有4-5个透明斑。
卵近圆球形,初为乳白色,后变为淡黄棕色。虫囊内卵堆圆锥形,上端呈凹陷的球面状。
初孵幼虫体扁圆形,老熟幼虫,雌虫黑色,体粗大;雄虫黄色,较小。虫囊纺锤形,取食时囊的上端有1条柔软的颈圈。雄囊的下部较细,雌囊则较大。
发生规律
该虫年生1代,少数生有2代。以老熟幼虫在虫囊内越冬。5月上旬化蛹,5月中下旬羽化,成虫有趋光性,昼伏夜出,雌成虫经交配后在囊内产卵,6月中、下旬幼虫孵化,随风吐丝扩散,取食叶肉。该虫喜高温、干旱的环境,所以在高温干旱的年份里,该虫为害猖獗,幼虫耐饥性较强。
防治方法
(1)冬季整枝修剪时,摘除虫囊,消灭越冬幼虫。
(2)利用成虫有趋光性,可用黑光灯诱杀。
(3)保护和利用天敌。主要有伞裙追寄蝇等。
(4)化学防治:尽量选择在低龄幼虫期防治。此时虫口密度小,危害小,且虫的抗药性相对较弱。防治时用45%丙溴辛硫磷(国光依它)1000倍液,或国光乙刻(20%氰戊菊酯)1500倍液+乐克(5.7%甲维盐)2000倍混合液,40%啶虫.毒(必治)1500-2000倍液喷杀幼虫,可连用1-2次,间隔7-10天。可轮换用药,以延缓抗性的产生。
...显示更多
文章
举报
转发
2017年09月16日
相关图片
[图片]分布与危害
#小地老虎 学名AgrotisypsilonRottemberg,别名黑地蚕、切根虫、土蚕。在我国各地都有分布,是牡丹生长中一种重要的地下害虫,食性杂。许多花木、幼苗均受其害,除为害牡丹外,还为害香石竹等花卉。
为害特点:该虫是以幼虫咬食地面处根茎为害,导致缺株,严重影响植株的生长发育。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17-23毫米,翅展40—54毫米。全体灰褐色。前翅有两对横纹,翅基部淡黄色,外部黑色,中部灰黄色,并有1圆环,肾纹黑色;后翅灰白色,半透明,翅周围浅褐色。雌虫触角丝状。雄虫触角栉齿状。
卵为馒头形,直径0.5毫米,高0.3毫米,表面有纵横隆起纹,初产时乳白色。
幼虫老熟时体长37-47毫米,圆筒形,全体黄褐色,表皮粗糙,背面有明显的淡色纵纹,满布黑色小颗粒。
蛹长8-24毫米,赤褐色,有光泽。
发生规律
在我国长江流域,1年发生4代。以蛹及幼虫在土内越冬。次年3月下旬至4月上旬大量羽化。第一代幼虫发生最多,为害最重。1—2龄幼虫群集幼苗顶心嫩叶,昼夜取食,3龄后开始分散为害,共6龄。白天潜伏根际表土附近,夜出咬食幼苗,并能把咬断的幼苗拖人士穴内。其他各代发生虫数少。成虫夜间活动,有趋光性,喜吃糖、醋、酒味的发酵物。卵散产于杂草、幼苗、落叶上,而以肥沃湿润的地里卵较多。
防治方法
(1)加强栽培管理,合理施肥灌水,增强植株抵抗力。合理密植,雨季注意排水措施,保持适当的温湿度,及时清园,适时中耕除草,秋末冬初进行深翻土壤,减少虫源。
(2)人工捕杀,清晨在缺苗、缺株的根际附近挖土捕杀幼虫。
(3)保护和利用天敌。
(4)利用成虫的趋光性,可用黑光灯诱杀。
(5)化学防治:防治蛴螬、地老虎等地下害虫,如国光土杀(40%毒死蜱.辛硫磷)1000倍液浇灌或国光地杀(5%丁硫克百威颗粒剂)3-5千克/亩撒施后浇水防治。防治的关键是让药物要与虫体充分接触,所以再用药的时候也可结合疏草、打孔、提前浇水等方式,将虫诱到地表,以增加防效。
...显示更多
文章
举报
转发
2017年09月16日
相关图片
[图片][图片][图片]分布与危害
#盗毒蛾 学名PorthesiasimilesFueszly,属盗毒蛾属。别名金毛虫、黄尾白毒蛾、黄尾毒蛾、桑叶毒蛾等。主要分布在黑龙江、辽宁、河北、内蒙古、山东、山西、陕西、宁夏、四川、江苏、浙江、湖南等地。除危害牡丹外,还危害紫藤、梅花、桂花、蔷薇、月季、樱花、海棠、石榴、忍冬等花卉。
主要是由幼虫为害嫩芽、嫩梢、叶等部位。初孵幼虫群集在叶背面取食叶肉为害,被害叶面形成透明斑,三龄后开始分散为害,造成叶片大缺,叶面呈网格状,仅剩叶脉。受害嫩芽多由外层向内剥食。人体接触毒毛常引发皮炎,有的造成淋巴发炎。
形态特征
成虫:雄虫体长12-18毫米,翅展30-40毫米。体翅均白色,雌虫体长35-45毫米。栉齿棕黄色;外侧黑褐色;头、胸、腹部基半部和足白色微带黄色,腹部其余部分和脏毛簇黄色;前翅后缘近臀角处有1-2个褐色斑纹,有的个体内侧褐色斑不明显。前翅前缘黑褐色。雌蛾腹部末端具金黄色毛丛。
卵:直径0.6-0.7毫米,扁圆形,中央稍凹陷,灰黄色,卵块长带状,被黄色毛丛。卵粒排列成块。
幼虫:老熟幼虫体长25-40毫米。体黑褐色,第1、2腹节宽。头褐黑色,有光泽;臀部黄色,背线红褐色,体背各节具黑色毛瘤2对,瘤上生黑色长毛束和自褐色短毛,腹部第6、7节背面中央各具橙红色盘状翻缩腺。亚背线白色,第9腹节瘤橙色,上生黑褐色长毛。
蛹:体长12-16毫米,圆筒形,黄褐色,腹部背面1-3节各有4个瘤。臀棘较长,约30根,排列紧密,弯曲。
茧:长13-18毫米,淡褐色,长椭圆形,被附幼虫脱落的体毛,黑色。
发生规律
华北、东北、西北一年发生2代,以三龄幼虫在枝干裂缝和落叶层内做薄茧越冬,翌年春季4月下旬,花木萌芽后,越冬幼虫活动危害。于5月下旬-6月中旬化蛹。6月下旬成虫羽化,交尾,一般将卵产在叶背或枝干上。成虫有趋光性。第二代成虫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成虫羽化,交尾产卵,卵块表面被有黄色绒毛。10月初进入越冬期,幼虫孵化后,群集叶背取食,越冬幼虫有结网群居习性。
防治方法
(1)冬季及早春刮除缝隙中越冬的幼虫,清除枯枝落叶及田垄间杂草烧毁。减少虫源。
(2)在成虫期,利用成虫趋光性,用黑光灯诱杀。
(3)保护和利用天敌。
(4)化学防治:尽量选择在低龄幼虫期防治。此时虫口密度小,危害小,且虫的抗药性相对较弱。防治时用45%丙溴辛硫磷(国光依它)1000倍液,或国光乙刻(20%氰戊菊酯)1500倍液+乐克(5.7%甲维盐)2000倍混合液,40%啶虫.毒(必治)1500-2000倍液喷杀幼虫,可连用1-2次,间隔7-10天。可轮换用药,以延缓抗性的产生。
...显示更多
文章
举报
转发
2017年09月16日
分布与危害
#中金弧夜蛾 学名DiachrysiaintermixtaWarren,在我国河南及华东等地有均有分布。寄主有金盏菊、菊花、翠菊、大丽菊、蓟等。
该虫主要是以幼虫吸食叶片为害,影响植株的生长发育。进而影响经济发展。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17毫米,翅展37—42毫米。头、前中胸部红褐色,后胸褐色。腹部黄白色。前翅紫褐色,有大的金色近三角形斑。
老熟幼虫长40毫米。头部小,胴部黄绿色。腹部第五至八节较粗,逐渐向前方缩小。步曲行走。
发生规律
该虫1年生2—3代。以蛹在寄主上越冬。4-5月羽化为成虫。成虫有趋光性。6-11月均可见到幼虫虫为害,以7-8月为害最烈。幼虫老熟卷叶筑一薄茧化蛹其中。
防治方法
(1)根据成虫有趋光性,可用黑光灯诱杀。
(2)在幼虫少量发生时,可用人工捕捉;也可用800~1000倍液50%杀螟松消灭虫害。
(3)化学防治:尽量选择在低龄幼虫期防治。此时虫口密度小,危害小,且虫的抗药性相对较弱。防治时用45%丙溴辛硫磷(国光依它)1000倍液,或国光乙刻(20%氰戊菊酯)1500倍液+乐克(5.7%甲维盐)2000倍混合液,40%啶虫.毒(必治)1500-2000倍液喷杀幼虫,可连用1-2次,间隔7-10天。可轮换用药,以延缓抗性的产生。
...显示更多
文章
举报
转发
2017年09月16日
相关图片
[图片][图片]分布与危害
柑橘台#龟甲 学名TaiwaniaobtusataBoheman,该虫主要分布在华南,近年有为害加重的趋势。寄主除有鸡冠花外,还有风仙花、柑橘等。
以成幼虫取食叶片为害,尤其是靠近花瓣的嫩叶,叶面上会出现密密麻麻的小白斑,严重时自斑穿孔,使叶片孔洞累累,严重影响植株的生长发育和观赏价值。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4.0-4.5毫米,卵圆形。头部、前胸背板及鞘翅边缘为乳黄色。前胸背板具少许点刻。平展的鞘翅边缘具点刻,鞘翅顶端呈瘤状突起,中部密布圆凹陷。全体有金属光泽。
卵为椭圆形,具卵鞘。
幼虫老熟时体长4.5-6毫米,乳黄色,体侧有对称的棘刺。
蛹为裸蛹,乳黄色。
发生规律
该虫1年发生代数不详。在广州、台湾于鸡冠花生长季节均有发生。花期为害最重,8-9月花期为害最严重。成虫活泼,不易捕捉,幼虫群集叶面,各种虫态常同时存在。
防治方法
(1)可进行人工捕杀,捕杀群集在叶面的幼虫。
(2)保护和利用其天敌。
(3)化学防治:幼虫发生期,用45%丙溴辛硫磷(国光依它)1000倍液,40%啶虫.毒(必治)1500-2000倍液,国光乙刻(20%氰戊菊酯)1500倍液+乐克(5.7%甲维盐)2000倍混合液叶面喷雾防治,连用2-3次。
...显示更多
文章
举报
转发
2017年09月16日
相关图片
[图片][图片][图片]分布与危害
甜菜#白带野螟 学名Hymeniare-curvalisFabricius,别名甜菜叶螟、白带螟蛾、青布袋。属于鳞翅目,螟蛾科。该螟分布在华东、西南及河北等地。除为害鸡冠花外,还为害蔷薇、山茶、杜鹃、向日葵、天竺葵等花卉。
为害特点:以幼虫吐丝缀叶取食为害。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12毫米,翅展20-26毫米。头白色,前额有黑斑。腹部背面棕褐色,有白色横带;腹面灰白色。翅茶褐色,上有白色带纹。
幼虫老熟时,体长15毫米。头部淡黄褐色,散生多数褐色斑点,胴部淡黄绿色,稍带透明。体色随食料而变。背线带白色。化蛹前幼虫体带红色,有淡褐色刺毛。足淡褐色。
蛹长10毫米,黄褐色。
发生规律
1年可发生多代,以蛹在土中越冬。6—10月为成虫为害期。发生情况极不规则。成虫白天栖息叶背,夜间活动,有趋光性。交尾后,在叶背沿叶脉产卵1—5粒。初孵幼虫沿主脉吐丝,啮食叶肉,稍长即吐丝缀叶,蚕食叶片,仅留主脉。幼虫老熟后,在浅土层化蛹。
防治方法
(1)利用成虫有趋光性,可用黑光灯诱杀。
(2)可进行人工捕杀叶背主脉两侧的卵与幼虫。
(3)化学防治
尽量选择在低龄幼虫期防治。此时虫口密度小,危害小,且虫的抗药性相对较弱。防治时用45%丙溴辛硫磷(国光依它)1000倍液,或国光乙刻(20%氰戊菊酯)1500倍液+乐克(5.7%甲维盐)2000倍混合液,40%啶虫.毒(必治)1500-2000倍液喷杀幼虫,可连用1-2次,间隔7-10天。可轮换用药,以延缓抗性的产生。防治时,针对卷叶危害特点,需重点喷淋害虫危害部位,才能保证药效。
...显示更多
文章
滚动加载更多...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