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传成功
举报
转发
2017年09月13日
相关图片
[图片]#红花腐烂病
分布与危害
番红花Crocus sativus L.别名藏红花,属鸢尾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以其柱头入药,具通经活血、养血化瘀、镇静等功效,现北京、山东、浙江、四川等地均有栽培。番红花腐烂病又称枯萎病,是番红花上主要病害之一,各种植区广泛发生。
症状
带菌球茎出芽时,芽头上出现黄褐色水渍状斑点,气温高湿度大时扩展很快,引起芽头腐烂而死亡。大田栽培根、球茎盘染病时产生黄褐色凹陷斑,边缘不整齐,后腐烂,鳞茎皱缩干腐。
病原
Fusarium oxysporum var.redolens (Wollenw.)Gordon称尖孢镰孢芬芳变种,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大型分生孢子镰刀形,无色,两端尖,直或略弯,多为3隔,大小17.4-55.8×3-6(μm)。小型分生孢子卵圆形至肾形,假头状着生在产孢细胞上,大小 6-12×2.5-3.6(μm)。厚垣孢子球形,大小7-11Pm。
发生规律
病菌在带菌球茎或土壤中越夏、越冬,从伤口侵入。土温25-28℃易发病,低于20℃发病轻或不发病。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
选高燥地块种植,合理密植,注意通风透气;科学配方施肥,使用充分腐熟的粪肥,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抗病力;适时灌溉,雨后及时疏沟排水,防止湿气滞留。
(2)药剂防治。
土壤处理:用40%拌种双或40%五氯硝基苯(如国光三灭),每平方米用药量6-8克撒入播种土拌匀。
发病初期若土壤湿度大,粘重,通透差,要及时改良并晾晒,再用药。
用30%恶霉灵水剂(如国光三抗)1000倍液或70%敌磺钠可溶粉剂(如国光根灵)800-1000倍液 ,用药时尽量采用浇灌法,让药液接触到受损的根茎部位,根据病情,可连用2-3次,间隔7-10天。对于根系受损严重的,配合使用促根调节剂使用,恢复效果更佳。
...显示更多
文章
举报
转发
2017年09月13日
相关图片
[图片]#菊花白粉病
分布与危害
白粉病是菊花上的常见病害,全国各种植区广泛发生,严重影响菊花产量和品质。
症状
初在叶片上现浅黄色小斑点,后渐扩大,病叶上布满白色粉霉状物,即病原菌的菌丝体和分生孢子。病情严重的叶片扭曲变形或枯黄脱落,病株发育不良,矮化。
病原
Erysiphe cichoracearum DC.称菊科白粉菌,属子囊菌亚门真菌。菌丝体生于叶两面,分生孢子近柱形至桶柱形,串生。闭囊壳扁球形,附属丝多,暗褐色,大小90-130μm,含子囊10-20个;子囊卵形,矩圆形至椭圆形,大小20-28×14-18(μm),子囊内多含2个子囊孢子,个别3个;椭圆形,大小19-38×11-22(μm)。我国南方一般不产生有性态,无性态为Oidium chrysanthemi Rabenh。
发生规律
北方病菌以闭经壳随病残体留在土表越冬,翌年放射出子囊孢子进行初侵染,田问发病后,病部菌丝上又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在南方或北方棚室,病菌以菌丝体在寄主上越冬,条件适宜时产生分生孢子借气流传播,有时孢子萌发产生的侵染丝直接侵入寄主表皮细胞,在表皮细胞内形成吸器吸收营养。菌丝体多甸句在寄主表面,多处长出附着器,晚秋形成闭囊壳或以菌丝在寄主上越冬。春、秋冷凉,湿度大 易发病。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
田间不宜栽植过密,注意通风透光;科学肥水管理,增施磷钾肥,适时灌溉,提高植株抗病力;冬季清除病落叶及病残体集中深埋或烧毁。
(2)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开始喷洒可使用国光黑杀可湿性粉剂3000-4000倍液,国光三唑酮乳油1500-2000倍液叶面喷雾进行防治,隔12-15天1次,连续防治2-3次。病情严重的可选用25%丙环唑乳油4000倍液。
...显示更多
文章
举报
转发
2017年09月13日
相关图片
[图片]#菊花花叶病毒病
分布与危害
病毒病是菊花上的重要病害,各种植区普遍发生,危害严重。
症状
菊花染病后抗病品种表现为轻型花叶或不显症,在感病品种上,可形成明显的花叶症状或坏死斑,严重的产生褐色枯斑。
病原
Chrysanthemum virus B称菊花B病毒,属病毒。病毒粒体线条状,长690×12(μm),致死温度60-65℃,体外存活期1-6天,稀释限点100-1000倍,系统侵染的植物有菊、野菊、瓜叶菊、花环菊等。
发生规律
菊花B病毒由汁液、扦插条传播,传毒煤介主要有桃蚜(Myzuspersicae)、马铃薯蚜(Macrosiphumeu phorbiae)及其他多种蚜虫进行非持久性传毒。
防治方法
(1)严格执行检疫,防止人为传播。
(2)脱毒处理。
从无病株上采条作繁殖材料。有条件的采用茎尖组织培养进行脱毒,带毒的盆栽菊花可置于36℃条件下处理21-28天,能脱毒。生产上经过热处理的菊花,病毒已被钝化,可用来做繁殖材料。
(3)药剂防治。
①防治传毒蚜虫,喷洒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
②用针对性的治病毒病的药对症治疗,如宁南霉素、吗啉胍、盐酸吗啉胍、吗啉胍乙酸铜、氨基酸寡糖素等。
...显示更多
文章
举报
转发
2017年09月13日
相关图片
[图片]#菊花霜霉病
分布与危害
霜霉病是药用菊花上的常见病害,全国各栽培区广泛分布,危害严重。
症状
主要危害叶片、嫩茎、花梗和花蕾。春季发病致幼苗弱或枯死,秋季染病整株枯死。病叶褪绿,叶斑不规则,界限不清,初呈浅绿色,后变为黄褐色,病叶皱缩,叶背面菌丝较稀疏,初污白或黄白色,后变淡褐或深褐色。
病原
Peronospora radii de Bary称菊花霜霉,属鞭毛菌亚门真菌。孢囊梗单生或丛生,由气孔伸出,大小225-412×7.8-11.8(μm),主梗是全长1/2-3/4,冠部呈3-7次叉状分枝,顶端呈2-3叉分枝,直角或锐角,顶枝长7.8-11.8μm,端细,基部稍粗,顶枝端钝圆,略膨大。孢子囊淡褐色,椭圆形,大小24.5-31.2×14.7-24.5(μm),主要为害菊花(Chrysanthemum sinense)。
此外有报道Peronosporadanica Gaum称丹麦霜霉菌,能侵染贡菊(Chrysanthemum mroifolium)和滁菊,不侵染资菊和杭白菊。P.danica菌丝白色,孢囊梗3-5次分叉,第一分叉不对称,大小28.6-707×9-16(μm),主干长192-473ym,末端分叉近直角,长7.8-157μm,直或弯,端尖;孢子囊椭圆形,无色,无乳突,大小23-33×17-27(μm),萌发后产生芽管。
发生规律
病菌以菌丝体在病部或留种母株脚芽上越冬,翌春2月中产生孢子囊借风飞散传播,进行初侵染和再侵染,秋季9月下至10月上旬又发病,该病多发生在年均温16.4℃、春季低温多雨的山区,秋季多雨病害再次发生或流行;连作地、栽植过密易发病。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
合理密植,注意通风透气;科学施肥,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抗病力;适时浇水,严禁大水漫灌,雨后及时排水,防止湿气滞留;春季发现病株及时拔除,集中深埋或烧毁,收获后彻底清洁田园,减少来年菌源。
(2)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开始国光绿杀(10%烯酰吗啉)300倍液,国光58%甲霜灵锰锌400-600倍,国光三治(氟吗啉锰锌)400-600倍液喷雾防治,隔10左右1次,共防2-3次,采收前3天停止用药。
常用药剂:国光绿杀、国光三治
...显示更多
文章
举报
转发
2017年09月13日
相关图片
[图片][图片]#量天尺枯萎腐烂病
分布与危害
量天尺Hylocereus undatus (Haw.)Britt.et Rose别名剑花、霸王花,药用其花。枯萎腐烂病是量天尺上常见茎部病害,危害严重。
症状
主要危害茎部。茎节初现淡黄色至黄褐色水渍状不定形褪绿斑,病健部分界不明显,病斑扩大后变为红褐色,患部逐渐软化腐烂,后仅留一层干枯的皮或只剩茎髓,终至全株腐烂枯萎,近地际部的茎节腐烂迅速,湿度大时患部可现粉红色霉状物,即分生孢子丛和 分生孢子。
病原
Fusarium oxysporum Schlecht.称尖孢镰孢,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分生孢子梗丛生,呈帚状分枝,分枝顶端生轮状排列的瓶状小梗,其上着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有大小两型:大孢子镰刀形,无色,具3-5个隔膜,3个隔膜的居多,大小19-50×2.5-5(μm);小孢子卵形至肾形,单胞或双胞,无色,大小5-26×2-4.5(μm)。病菌可产生厚壁孢子,顶生或间生,球形,壁厚,直径5-15μm。
发生规律
病菌以菌丝体和厚垣孢子在患部组织或遗落土中的病残体上越冬,翌年产生分生孢子,借雨水溅射传播,从伤口侵入致病,病部上不断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早春和初夏阴雨连绵,昼暖夜凉的天气有利发病。植地低洼积水,田间郁闭高湿,茎节受蛞蝓为害伤口多,或施用未充分腐熟的土杂肥,会加重发病。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
科学施肥,增施磷钾肥,避免施用未充分腐熟的土杂肥,提高植株抗病力;适时灌溉,雨后及时排水,防止湿气滞留;及时挖除病茎节,彻底清除病残物烧毁。
(2)药剂防治。
①轻病茎节可用刀挖除肉质病部,切口涂抹50%多菌灵或25%苯来特可湿性粉剂100倍液或40%多·硫悬浮剂100倍液。
②发病初期病穴喷淋l0%双效灵水剂300倍液或国光根灵(70%敌磺钠可溶液剂)800倍液、国光三抗(30%恶霉灵)10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视病情隔l0天左右防治1次,共防治2-3次。
...显示更多
文章
举报
转发
2017年09月13日
相关图片
[图片]#红花猝倒病
分布与危害
红花Carthamus tinctorius L.别名蓝红花、杜红花、草红花等,属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以其花入药,具破瘀活血、通经止痛、消肿等功效,新疆、河南、四川、浙江、辽宁、吉林、黑龙江等省均有栽培。猝倒病是红花上重要病害,各种植区普遍发生,严重影响红花产量和品质。
症状
主要危害幼苗的茎或茎基部,初生水渍状病斑,后病斑组织腐烂或缢缩,幼苗猝倒。3月开始发生,幼苗长势弱发病重。
病原
Pythium spp. 称一种腐霉,属鞭毛菌亚门真菌。菌丝无色分枝,直径2.6-5.2μm,在CMA培养基上菌落呈放射状或模糊菊花瓣状,在PDA培养基上呈菊花瓣状,孢子囊与菌丝区别不明显,分枝或不分枝,长180μm,宽2-5μm,泡囊中含游动孢子2-20个或更多,游动孢子双鞭毛,肾形,大小9.8-12.3×6.9-8.6μm。藏卵器球形至扁球形,平滑,有时具1乳突,顶生或间生,直径10.3-25.8μm:雄器同丝或异丝生,雄器棍棒状。卵孢子球形,平滑满器。
发生规律
病菌以卵孢子在12-18cm表土层越冬,并在土中长期存活。翌春,遇有适宜条件萌发产生孢子囊,以游动孢子或直接长出芽管侵入寄主。此外,在土中营腐生生活的菌丝也可产生孢子囊,以游动孢子侵染幼苗引起腐霉猝倒病。田间的再侵染主要靠病苗上产出孢子囊及游动孢子,借灌溉水或雨水溅射传播蔓延。病菌侵入后,在皮层薄壁细胞中扩展,菌丝蔓延于细胞间或细胞内,后在病组织内形成卵孢子越冬。该病多发生在土壤潮湿和连阴雨多的地方,与其他根腐病共同为害。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
重病田实行统一育苗,无病新土育苗。加强苗床管理,增施磷钾肥,培育壮苗,适时浇水,避免低温、高湿条件出现。
(2)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的用国光三抗1000倍液喷雾,成苗后可用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国光三抗1000倍液,国光根灵800倍液浇灌。
...显示更多
文章
举报
转发
2017年09月13日
分布与危害
#百合鳞茎根霉软腐病 学名Rhizopus stolonifer(Ehr.ex Fr.)Vuill.又称茎腐病,是百合生产上的重要病害。发生普遍。
症状
百合鳞茎贮藏或运输过程中,外皮上初生水渍状斑,后颜色变深,略具辛辣气味,鳞茎变软,严重时出现鳞茎毁灭性腐烂,有时鳞茎上生有厚厚的菌丝层,即病原菌的孢囊梗和孢子囊。
病原
称匍枝根霉黑根霉,属接合菌门真菌。菌丝初无色,后变暗褐色,成匍匐根,无性态由根节处簇生暗褐色孢囊梗,直立,顶端着生球状孢子囊1个,囊内产生很多圆形孢子,大小11-14微米,颜色较暗,单胞,由匍匐根的根节外又形成孢囊梗致很多鳞茎污染产生一片片霉菌;有性态产生黑色接合孢子,球形,表面有突起。
发生规律
该病菌随病残体在土壤及包装材料等部位,或蔓延在空气中。病菌主要是由伤口侵入鳞茎,进而为害鳞茎基部及其它鳞片,病部孢囊孢子借气流传播进行再侵染。该病菌喜高湿环境,温度为15-25℃,相对湿度76-86%的条件适合病菌的繁殖,在低洼土地通风不良的条件下,发病严重。
防治方法
(1)加强栽培管理,合理施肥灌水,增强植株抵抗力。合理密植,调节通风透光,雨季注意排水措施,保持适当温湿度,及时清理卫生,减少病源。
(2)适时收获,注意防治鳞茎受伤,,贮藏时要保持窖温8-10℃,相对湿度70-75%,防治病菌的发生。
(3)选用无病、无伤的鳞茎作繁殖材料。
(4)最好进行轮作,避免该病的发生。
(5)种植前对鳞茎进行消毒,将鳞茎侵入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中,30℃水温浸泡30分钟,也可把鳞茎先用39℃温水处理2小时,再浸入50%苯菌灵2000倍液中,浸30分钟。 发病初期可使用国光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400-600倍液,国光三抗1000倍液喷淋或浇灌进行防治。
...显示更多
文章
举报
转发
2017年09月13日
相关图片
[图片]#菊花白绢病
分布与危害
白绢病是药用植物菊花生产上的重要病害,主要发生在成株期,各栽培区广泛发生,严重影响药菊的药用价值。
症状
成株期主要危害根茎基部及茎部,引致根腐、茎基腐。茎基部和茎秆染病后,可致病部以上枯黄,叶片脱落。茎蔓病部长出白色疏松或线状菌丝体紧贴其 上,后期在菌丝体上形成白色至褐色或黑褐色油菜籽状小菌核,小菌核散生或聚生。
病原
Sclerotium rolfsii Sacc.称齐整小核菌,属半知菌亚门真菌。菌丝白色绢丝状,呈扇状或放射状扩展,后集结成菌素或纠结成菌核。菌核似油菜籽状,初白色至黄白色,后变茶褐色,圆形,表面光滑,直径0.5-3mm。有性态为Athelia rolfsii(Curiz)Tu&Kimbrough称罗氏阿太菌。
发生规律
病菌以菌核或菌索随病残体遗落土中越冬,翌年条件适宜时,菌核或菌索产生菌丝由植株的茎基部或根部直接侵入,病株产生的绢丝状菌丝延伸接触邻近植株或菌核借水流传播进行再侵染,使病害传播蔓延。连作或土质粘重及地势低洼或高温多湿的年份或季节易发病,酸性土壤及施用氨态氮肥发病重。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
①重病地避免连作,与非寄主植物实行轮作。
②加强栽培管理。
科学施肥,使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抗病力;适时灌溉,严禁大水漫灌,雨后及时排水,防止田间湿气滞留;收获后清除田间病残体,减少来年菌源。
(2)药剂防治。
①化学防治:建议使用国光丙环唑(25%乳油)2500倍,或国光三抗(30%恶霉灵)1000倍液+国光黑杀(12.5%烯唑醇可湿粉)2000 倍液或国光根灵(70%敌磺钠)800倍液,或国光嘧菌酯1500倍液浇灌,用药前若土壤潮湿,建议晾晒后再灌透。
②用培养好的哈茨木霉0.4-0.45kg加50kg细土,混匀后撒覆在病株基部,能有效地控制该病扩展。施硝态氮肥及增施消石灰50-100kg可减轻发病。
...显示更多
文章
举报
转发
2017年09月13日
相关图片
[图片]#菊花灰霉病
分布与危害
灰霉病是药用植物菊花生产上的重要病害,全国各栽培区广泛分布,严重影响药菊的药用价值。
症状
病菌侵染花器,产生水渍状褐色病斑,湿度大时,病部生浅灰黑色霉状物,即病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病原
Botrytis cinerea Pers.称灰葡萄孢,属半知菌亚门真菌。病菌的孢子梗数根丛生,褐色,顶端具1-2次分枝,分枝顶端密生小柄,其上生大量分孢子。分生孢子圆形至椭圆形,单细胞,近无色,大小5.5-16×5.0-9.25(μm)(平均11.5×7.69μm),孢子梗811.8-1772.1×11.8-19.8(μm)。
发生规律
北方病菌以菌丝在病残体上越冬,翌春产生大量分生孢子进行传播;南方病菌分生抱子借气流和雨水溅射传播进行初侵染和再侵染,由于田间寄主终年存在,侵染周而复始不断发生,无明显越冬或越夏期。该病属低温域病害,分生孢子耐低温能力强,在低温高湿条件下易流行,温暖高湿条件下,病情扩展也较快。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
合理密植,注意通风透气;科学肥水管理,增施磷钾肥,适时浇水,严禁大水漫灌,雨后及时排水,提高植株抗病力;收获后清除田间病残组织,减少来年菌源。
(2)药剂防治。
发病前喷施国光银泰600倍液,保护花和芽,防止侵染蔓延。发病初期喷施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65%甲霉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国光绿青600倍液、国光三治500倍液进行防治,连用2-3次,间隔7-10天。
常用药剂: 国光绿青,国光三治
...显示更多
文章
举报
转发
2017年09月13日
相关图片
[图片]分布与危害
#菊花锈病 是常见病害,也是重要病害,各种植区广泛发生,危害严重。
症状
主要危害叶片和茎。初在叶片上现浅黄色小斑点,叶背对应处也生出小褪绿斑,后产生稍隆起的疱状物,疱状物破裂后,散出大量黄褐色粉状物,即病菌孢子。菊花染病后生长十分衰弱,不开花或大量落花。叶片上病斑多的,叶缘上卷。
病原
Puccinia chrysanthemiRoze称菊柄锈和Puccinia horiana P.Henn称堀柄锈及Phakopsora artemisiae Hirat.称篙层锈菌,均属担子菌亚门真菌。Puccinia chrysanthemi夏孢子堆褐色,多生于叶背,少数生在茎上,大小l-2mm;夏孢子黄褐色,球形至椭圆形,具刺,大小30-37×25-32(μm),具3个芽孔,上生突起。冬孢子堆生在叶背或叶柄和茎上,大小l-2mm,深褐色或黑色;冬孢子栗褐色,倒卵形至椭圆形,大小38-55×23-32(μm)。P.horiana冬孢子堆黄褐色叶背生,大小2-5mm;冬孢子黄褐色,长椭圆形至纺锤形或棍棒状,大小30-52×11-17(μm),分隔处稍缢缩,基部狭窄,平滑,柄浅黄或无色,柄长50μm,不脱落。Phakopsora artemisiae夏孢子堆多生在叶面表皮下,后期才开裂;侧丝棍棒形,直或弯,无色至.近无色,长38-41.5μm;夏孢子浅黄色,卵形至椭圆形,具短刺,芽孔不明显。
发生规律
锈菌潜伏在新芽中越冬,随菊苗传播蔓延。露地栽培的菊花在秋末多雨的条件下易发病。品种间对堀柄锈抗性有差异。
防治方法
(1)因地制宜选育和种植抗病品种。如选用桃金山、舞姬等抗病力强的品种。
(2)加强栽培管理。
采用配方施肥技术,施用充分腐熟有机肥,切忌连作,保持通风透光。适时灌溉,雨后及时排水,防止湿气滞留。及时清除病叶和病残体,集中深埋或烧毁。
(3)化学防治:建议用20%国光三唑酮乳油1500-2000倍或12.5%烯唑醇可湿粉剂(国光黑杀)2000-2500倍,25%国光丙环唑乳油1500倍液喷雾防治。连用2次,间隔12-15天。 注意:使用唑类药剂防治锈病时,幼嫩花木及草坪一定要注意使用的安全间隔期。不可加量和缩短间隔期使用,以免发生矮化效果。
常用药剂:国光黑杀、 三唑酮、敌力脱、杜邦新星
...显示更多
文章
滚动加载更多...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