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园里是空的哦~
还没有添加花。
动态 (120)
查理
2017年05月26日
在古代所有的文人画中,#花鸟画 与山水画、人物画一样,算是一个重要画科。梅兰竹菊,桃李杏花,无不是画家入画的选题。梅兰竹菊为“四君子”,古代文人常以此自喻,以表达清高、绝俗、幽独、孤傲等思想感情;桃花粉面,以喻年青姑娘的姣好容颜;“杏花,春雨,江南”,这几个字几乎完整体现了江南独特的风景春色。正象诗人骚客对花有独特的钟爱一样,画家也时常将它纳入自己画中。
古代花鸟画在明清得到很大发展。徐渭的花鸟大写意开了一代新风。扬州八怪中也有善画梅兰的。
以下选评几例古人以花人画的实例,以供赏鉴
《岁寒三友图》宋代赵孟坚所画。画扇的右上方钤“子固”白文印。画家以清劲飒爽的笔致,画松竹梅数枝,疏落有致,表现了“岁寒三友”拒霜耐寒的性格。此幅把松竹梅合为一图,是因为古人认为它们都具有一种坚贞耐寒的节操,是花木中之至清者。把它们画在一起,是有所寓托,后来繁衍为士大夫文人的“四君子画”的滥觞。赵孟坚善水墨梅兰竹石和白描水仙。著有《梅谱》,未能流传下来。
《落花游鱼图》宋代刘采所画。这是一幅美妙的鱼乐图。阳春三月,春水涨绿,正是桃花盛开的时候。开谢的花瓣飘落水中,吸引着浮游于荇藻间的群鱼,作追逐落花的嬉戏。《宣和画谱》中有段关于刘采画鱼的叙说:“盖画鱼者,鳍、鬣、鳞、利分明,则非水中之鱼矣,安得有涵泳自然之态。若在水中,则无显露。采之作画,有得于此。”这就是说他能画出游鱼深浮浅出、或隐或显和涵泳自然之态,是真正的水中之鳞。
《梅花图》宋代扬无咎所画。扬无咎墨梅,祖述北宋华光和尚(释仲仁)而有发展,一变华光之墨晕花瓣,改为墨笔圈线,自有一种清爽不凡的韵致。宋徽宗讥笑他画的梅花是“村梅”,以示与艳冶的“宫梅”有区别,。这恰好反映了宫廷贵族与在野的士大夫文人的艺术审美趣味不同。《四梅花图》是应友人范端伯之请而画的。此卷分四段,画梅花含苞、待放、盛开和残败的变化过程。作者画梅,非常讲究人格修炼和笔墨素养。他所画梅既不同于描粉镂金的院派,也不同于追笔草草的逸体,而是一种清妍隽秀的格致。给人一种墨韵高华,清意逼人的感受。
《百花图》宋人作。卷幅长达16米多,画有四时花卉(缺冬季花)和各种禽鸟、虫鱼,内容相当丰富,描写极其工整。除了卷首的梅花近似杨补之的画法,略带意笔外,其它全用墨笔工写。它的特点在于以水墨渲淡,代替了五彩的晕染,却又能达到同样的艺术效果。花之荣枯色泽,鸟之毛羽华烨,都能较真切地表现出来,并不亚于工笔设色的花鸟画,充分的发挥了笔彩墨华之所长。《百花图》卷另一特点,是在花鸟画中进一步突破时空观念的限制,发挥了画家在创作上更大的自由和想象力。据说唐代的王维“画物多不问四时,画花往往以桃、杏、芙蓉、莲花同画一景”。但这幅长卷上,把春花秋英夏翎霜虫荟萃于一卷,其种类品目多达几十种。尽管此卷在用笔用墨上还有些刻板的缺点,但它对元代的王渊、赵衷墨笔花卉和后来文人的水墨写意花卉长卷都有过一定的影响和启迪。
《墨兰图》宋末元初郑思肖所画。这幅画中花叶萧疏,画兰而不画土,寓意国土被异族践踏,兰花不愿生长其上。它作于元德丙午年(1306),其时宋亡已近30年,作者亦年近古稀。画上自题诗:“向来俯首问羲皇,汝是何人致此乡。未有画前开鼻孔,满天浮动古馨香。”
文章
查理
2017年05月26日
中国#兰花 文化为中华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它和中华民族文化一样,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影响深远。在悠悠的历史长河中,产生了形形色色的兰花文化形态,构成了异彩纷呈的兰花文化链。这个金光闪闪的链条,极大的丰富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内涵,在神州大地闪闪发光,耀眼夺目。
兰博会。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各地各级兰花博览会层出不穷,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这些兰博会中,以全国兰博会最为著名。全国兰博会创办于 1988 年,由中国兰花协会、中国兰花学会和举办地人民政府联合举办,为全国最高规模的兰事盛会,迄今已举办了 14 届。兰博会集兰花展览、兰文化交流、兰花交易、兰花用品展销、经贸洽谈、旅游观光等为一体,具有极大的权威性,也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兰博会的组织管理含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这种博览会还有内容较单一或某一种兰花品种的,如兰文化博览会、兰花用品博览会、春兰博览会、蕙兰博览会等。除此之外,各地还举办了一些兰花展览会,在内容上与兰博会大同小异,唯规模略小而已。
兰园。有的叫兰苑、兰房、兰圃、兰棚、兰窖。这些兰园、兰苑、兰房、兰圃、兰棚、兰窖为小规模的植兰场所,也是宣传弘扬兰文化的细胞单位。有的建在家里的阳台上、庭院里、屋顶上,有的建在城市郊区或农村。小的只有十几平方米,大的也不过几亩地。从搭建情况看,有的比较简陋,仅用遮阳网遮下太阳;有的采用阳光板和遮阳网,成一封闭养兰场所;有的为全温控兰房,里面现代化养兰设施一应俱全。但总体讲,这些兰园、兰苑、兰房、兰圃、兰棚、兰窖里兰花品种不多,主要以养高档次兰花为主。除观赏外,有的也进行经营。在这里,兰友们交流经验、切磋技艺,兰文化得到进一步发扬光大。
兰花公司。兰花公司是兰花规模化、规范化生产的经营企业。为了扩大产业化,单靠兰园、兰苑、兰房已不能适应形势,于是有的办起了兰花公司,大批量收集、生产、经营兰花和兰花用品,也成为弘扬兰文化的重要阵地。这种公司,最成功的当为广东省汕头市陈少敏先生的远东国兰有限公司,这个占地 60 余亩的现代化兰花公司,为一家集中国兰花收集、栽培、科研、贸易、宣传兰文化为一体的大型兰花专业公司,拥有国兰 1000 多个品种, 20 多万盆, 100 多万苗。为目前东南亚地区兰花品种最多、规模最大的兰花栽培批发基地,在国内外都有一定的影响。其经营规模之大,其兰花铭品之多,其栽培管理之先进,其兰花长势之好,看后令人赞叹不已。
兰花市场。兰花市场是兰花事业发展的必然产物。兰花市场有单独的兰花交易市场,也有在花卉综合市场中设立的兰花部分。无论单独也好,综合也好,都是兰花交易的平台。这里是兰农、兰商、兰友云集的场所,他们在这里交易兰花,交流信息,传播文化,增进友谊。活动中,兰花文化在悄然传播。兰花市场,产兰区有,非产兰区也有;城市有,农村也有;社区有,厂区也有。规模最大的,生意最红火的,当为广州市顺德的陈村。那里兰房一个接着一个,里面兰花郁郁葱葱,充满了生机。随着全国养兰人数越来越多,兰花市场将更加活跃,更加规范。
兰花节。节庆活动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它是一种经济现象、文化现象、社会现象。从上个世纪 90 年代开始,重庆、云南、四川、浙江等省市的一些地方以兰花为媒,举办了兰花节,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这些兰花节中,冠以“中国”的是浙江省的兰溪市,该市从 2000 年起举办了中国兰花节,到 2004 年已举办了 5 届。这个兰花节立意新颖、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吸引了数以万计的市民和兰友参加,在省内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现在,节庆活动在全国各地方兴未艾,兰事活动也越来越活跃,相信今后还会涌现出更多的兰花节。
兰花村。兰花村为兰农、兰商集中居住的地方。这里既可居住,又可栽培;既可展览,又可销售;既可观光,又可休闲。这是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新生事物,深受广大兰农、兰商和兰友青睐。全国各地兰花村以浙江省兰溪市的兰花村最为著名,那里环境优雅、设计整齐、布局合理、居住方便,既是兰花基地,又是兰花市场,还是观光游览的好去处。而且收藏着大量兰花珍品、铭品、绝品及与兰文化有关的各种书法、字画等,简直是一个兰花及兰文化博物馆。
兰花歌。以兰花为歌词的歌曲,著名的应该是“兰花草”了。歌词原是胡适的一首诗,歌词为“我从山中来,带着兰花草。种在小园中,希望花开早。一日看三回,看的花时过。兰花却依然,苞也无一个。转眼秋天到,移兰入暖房。朝朝频顾惜,夜夜不能忘。期盼春花开,能将宿愿偿。满庭花处处,飘来许多香。”这首校园民谣曲调优美动听,十分惹人喜爱。 1996 年第 6 届全国兰博会时,还诞生了《兰花之歌》,歌词为“大地花卉千千万,我爱兰花万万千。娟娟春兰香正好,婷婷夏蕙亦清香。多姿多彩秋兰美,报岁墨兰芳名扬。幽幽兰花飘四海,深深兰谊五洲传。千歌万曲颂兰德,天南地北结兰缘。兰花,秀丽之花。兰花,高洁之花。我爱兰花万万千。”寥寥数语,把兰花的品种、秀丽、高洁、韵味写得淋漓尽致,把人们的爱兰之情抒发了出来。
兰花诗。以兰花为题材的诗词歌赋古已有之,屈原的《九歌》中,曾写道:“绿叶兮素权,芳菲菲兮龚。秋兰兮青青,绿叶兮紫茎。余既滋兰之九畹,又树蕙之百亩。”他和孔子一起奠定了中国兰花文化的基础。此后咏兰诗不断。有人曾选编了 800 余首,编成一书。解放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咏兰诗则比比皆是。朱德、陈毅、张学良等名人都有咏兰诗存世。
兰花画。画兰者,早在古代就有记载。从已有的史料看,画兰最早的画家是唐代的殷仲容。唐代的名僧贯休,也曾画过兰花,可惜画作没有保留下来。北宋诗人苏东坡,曾画过兰花,亦没有真迹传世,却留下了题画诗《题杨次公春兰》。宋代赵孟坚的《春兰画卷》、《墨兰卷》,都是上乘之作。到了明清,兰花画家则大量涌现,存世的画集如文征明的“兰竹卷”、石涛的《兰石图》、《露兰风竹图》等。至于近现代画兰的人就更多了。吴昌硕、陈师曾、齐白石、潘天寿、李若禅、张大千等的兰画更是各领风骚。他们的传世力作,为人类留下了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文化遗产。
兰花书。中国最早的兰花书籍为唐代陈处士的《种兰篇》,但此书已失传。到了南宋,宋时庚于 1233 年写出了《金漳兰谱》,为我国现存最早的兰花著作。到了明清,艺兰书籍纷纷出版,而且多有存世。这些书籍,是艺兰人经验的总结,也是研究、探讨兰花的成果。建国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各地出版的兰花书籍则更是不胜其数。有的是专家撰写的,有的是艺兰人撰写的;有的是写兰花栽培管理的,有的是写兰花鉴赏的。这些书,皆图文并茂,装帧精美,真是读来爱不释手。
兰花报刊。许多报刊经常宣传兰花和兰事活动,对弘扬兰花文化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全国还办了若干种兰花杂志。中国兰花协会主办的《中国兰花》杂志、中国兰花学会主办的《兰》杂志,创办早,质量高,发行量大,拥有大量的读者,深爱人们喜爱。南方日报主办的《兰花宝典》,在 2004 年试刊六期后,于 2005 年正式创刊,该刊一问世,即以崭新的面貌呈现在读者面前。此外,浙江省的《兰蕙》、四川省的《天府兰花》等杂志,在中国兰界也颇受欢迎。
兰花电视。充分利用电视这种现代传媒宣传兰花,已是一种非常普遍的形式。有的电视台加大了对兰花和兰事活动的宣传力度,加大了对艺兰先进人物的宣传,甚至制作了专题片,反复播放。有的兰花公司、兰园、兰苑、兰圃和兰家,专门制作了 VCD 、 DVD ,介绍兰花的历史、栽培、管理、鉴赏等方面的知识,宣传兰花文化,推动了群众性养兰活动的开展。
兰花网站。信息时代为兰花信息的传播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条件。近年来,兰花网站纷纷开办。影响力最大的为“中国兰花网”,这个网站为中国兰花协会的专用网站,该网站信息量大、形式活泼、点击率高,堪称中国兰花网站中的“大哥大”。各省市自治区的兰花组织,有的也办了兰花网站,如北京、云南、贵州、湖北、江西等。有的地市州的兰花组织,也有自己的网站。有的兰场、兰园、兰苑等,为了扩大宣传,也办起了网站或网页,尽管有的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但有这么个宣传手段,已是相当不错。
兰花组织。如今,全国各地兰花组织纷纷建立起来。属国家一级的为中国花卉协会兰花专业委员会即中国兰花协会,中国植物学会兰花专业委员会即中国兰花学会。省级兰花学会已陆续在建立。有的叫兰花协会,有的叫兰花学会,有的叫兰花研究会。其宗旨都是为了进一步弘扬兰花文化,推动兰花事业的发展。有的地市县甚至大型企业、集团也建立了兰花组织。这些协会、学会、研究会等兰花组织,每年都开展一些兰事活动,活跃着群众文化生活,推动着中国兰花文化向前发展。
兰花讲座。为了普及兰花知识,各地开办了一些兰花讲座、培训班、学习班等,向广大兰友普及兰花的基本知识,诸如栽培、管理、鉴赏、市场等,同时为大家提供各种信息,这对提高兰友的素质,实现“让兰花进入千家万户”的目标,推动兰花事业的发展,起了很好的使用。这种讲座、培训班、学习班,深受广大兰友的欢迎,有条件的,应当经常举办。
兰花文化链是一条永远闪光的链条。随着社会的发展,兰花文化的内容将更加丰富,兰花文化的链条将更加璀璨夺目,中国兰花文化将会进一步发展。
文章
查理
2017年05月26日
《齐谐记》里一个典故:汉代京兆有一个姓田的人家,弟兄三人分家时,商定把一棵#紫荆树 砍成三段。谁知,过了一夜这裸紫荆树一下子就变得枝枯叶萎没有一点生机。大家见了都非常惊讶,老大感慨地说:“这树枝叶同株,听我们说要砍它,就憔悴而死。想我们兄弟三人均是一母所生,把好好的家业分散,岂不是人不如树吗?”说罢,三人相对而泣。便决定不再分家。说也奇怪,没有过多久,死了的紫荆树又枯而复荣。
这个故事,多少有点封建色彩,然而以花木有情作为兄弟和睦的象征,却传为佳话。花木是否有情?据文介绍,美国中央情报局审讯专家克莱弗·巴斯特,曾做过这样的实验:在一株天南星旁装置一种测试仪,然后声言要烧焦这株天南星,接着划火柴欲烧。就在划烧火柴的一瞬间,测试仪立即显示出惊恐的曲线。加利福尼亚州国际商业公司的化学博士麦克·弗格特,对此实验表示怀疑,认为花木是无情的。当他亲手重复这种实验后,完全信服植物确实存在一种可测的心理活动。
文献中还介绍,苏联心理学家维克多·什普金,曾将两只电脑分别相连在试验者的手和植物叶子上,然后对试验者先后讲述愉快和悲伤的事情。电脑上表明,植物与人产生类似的反应。当人愉快时,植物就竖起叶子,舞动花瓣;人悲伤时,植物就沮丧地垂下叶子,花瓣也明显萎弱。
写到这里,又联想到《红楼梦》里大观园被抄后,贾府里接二连三地发生悲剧,就连那“阶下好好的一株海棠花,竟无故死了半边。宝玉道:你们哪里知道,凡天下有情理的东西也和人一样,得知己,便极有灵验的。所以,这海棠也是应着人生的。”这段话不也是描述花木有情味吗?
文章
查理
2017年05月26日
#花卉 消费之所以能越来越兴旺,除了花卉有俏丽的姿容,让人赏心悦目,以及具有绿化美化居室、净化空气的功效外,在很大程度上,还因为它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丰富了人们的想象空间,能使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更加含蓄、有品位。因此,抓住花卉的这一特点,在花卉经营中加以运用,对提升花卉销售业绩会起到一定的作用。
这些年来,一些花店在鲜切花销售上比较注重花文化的运用。例如,情人节会隆重推介切花月季的象征意义,甚至送不同数量花朵也有不同的含义。再如,母亲节康乃馨的热销也是得益于它象征母爱的寓意为大众的广泛了解。应该说,在鲜切花销售方面,市场上对花卉文化内涵的开发工作做得比较多,对鲜切花的消费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而在盆花市场上,同样需要开发文化内涵,以刺激消费。春节期间,市场上出现了一种名叫“宝莲灯”的开花植物,据一家市场的销售人员介绍,这种花很受老人欢迎,因为他们在卖花时告诉消费者,在中国古老传说中,“宝莲灯”的寓意吉祥,能为家庭带来幸福、快乐。今年“六一”儿童节,有一种来自丹麦的名为风铃花的微型开花植物出现在市场上,聪明的商家巧妙地把它与安徒生童话结合起来,打出“风铃花,安徒生童话故事里的花,来自丹麦”的广告语,吸引了儿童及家长的视线。
花卉也有自己的语言,花店业者如何利用花的语言,结合文化背景进行宣传,以达到促进销售的目的,是值得大家共同研究与开发的课题。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