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传成功
举报
转发
2017年09月18日
#霸王花炭疽病
分布与危害
霸王花 [ Hylocereus undatus B.ex R.仙人掌科 ]
症状
茎节病斑半圆形、近圆形至不定形,较大型,长径常可达数厘米,污褐色至灰白色,边缘色较深,斑面具波状云纹,其上还可见散生或近规则排列的针头大小黑点。后期病部下陷、干缩,易破裂或部分脱落。
病原
病原为半知菌亚门的刺盘孢[Colletotrichum opuntiae(Ell.et Ev)saw.=Gloeosporium opuntiae Ell.et Ev.]。
发生规律
病菌以菌丝体和分孢盘在病部和病残物上越冬,但在广东越冬期并不明显,只要温湿适宜,分孢盘产生的分生孢子就可借风雨或小昆虫活动而传播侵染。人为接触也有助于孢子扩散。高温(>25℃)多湿有利发病。
防治方法
发现病茎先切除后涂药随即喷药挑治或全面治,可选用国光英纳400-600倍液,国光必鲜500-600倍液,25%炭特灵可湿粉500倍液,或50%施保功可湿粉1000倍液,或69%安克锰锌+75%百菌清可湿粉(1∶1)1500倍液,或25%应得悬浮剂1000倍液,或15%亚胺唑可湿粉2000倍液,或65%多克菌可湿粉800倍液,涂或喷3~4次,隔7~15天一次,前密后疏。
...显示更多
文章
举报
转发
2017年09月18日
相关图片
[图片]分布与危害
危害百合
症状
一般为潜隐侵染。如与百合无症病毒复合侵染时,则产生褪绿坏死斑症状。
病原
#黄瓜花叶病毒 (CucumbermosaicCucumovirus,CMV)。病毒为RNA病毒,属于黄瓜花叶病毒属。病毒粒体球状,直径为30nm。基因组分为三个组分,RNA1、RNA2和RNA3,分别包被于三颗病毒粒体之中,基因组大小分别为3357nt、3050nt和2218nt。沉降系数98S。A260/280的比值1.65。RNA占粒体重的18%。寄主细胞内一般无内含体。在烟草汁液中致死温度为70℃;稀释终点10-4;20℃温度下体外存活期3~6d。有CMV-Y、CMV-S和CMV-Q几个毒株。在寄主反应上有一定差异。
发生规律
汁液和蚜虫能传毒。桃蚜和甜菜蚜也可传毒。病毒还可通过鳞茎传递到下一年。
防治方法
⒈防治蚜虫,常用的杀虫剂有50%马拉硫磷乳油1000倍液、40%乐果乳油1000~1500倍液、复果乳油(敌敌畏40%、氧化乐果10%)2000~3000倍液等。
⒉拔除病株。用健康鳞茎作为繁殖种球。
⒊用针对性的治病毒病的药对症治疗,如宁南霉素、吗啉胍、盐酸吗啉胍、吗啉胍乙酸铜、氨基酸寡糖素等。
...显示更多
文章
举报
转发
2017年09月18日
相关图片
[图片]分布与危害
#百合疫病 学名Phytophthoracactorum,别名百合脚腐病。主要为害百合茎、叶、花、鳞片和球根。在我国河北、甘肃、陕西、山东、浙江、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四川、贵州、云南、西藏等省区普遍发生。
症状
受害部呈水浸状病斑,呈褐色,后期茎部上的病斑逐渐向上、下蔓延;叶部病斑发展成灰绿至暗绿色大斑,潮湿环境下病部上呈现白色绵状菌丝,即病菌孢囊梗和孢子囊。最后导致植株倒伏,为害严重。
病原
该病菌称恶疫霉Phytophthoraparasitica,属鞭毛菌亚门真菌,菌丝无色、无隔膜、有分枝;孢子囊梗无色,无隔膜,无分枝,其上着生一个孢子囊;孢子囊椭圆形,顶生,大小32-54×19-30微米,有短梗,成熟后脱落,顶端具明显乳突状突起;有的孢子囊也可直接萌发产生芽管侵入;卵孢子球形,直径大小为27-33.5微米。病菌生长温限10-32度,25度生长最快。适应PH3.5-11.5。最适为6。
发生规律
该病菌以厚垣孢子或卵孢子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翌年5月在适宜的条件下,病菌萌发进行初侵染,病部可产生大量孢子囊,孢子囊萌发后产生游动孢子或孢子囊,直接萌发进行再侵染。温度在26-28℃时,天气潮湿或多雨适宜发病。地势低洼,管理粗放的花圃或温室发生严重。
防治方法
(1)加强栽培管理,合理施肥灌水,施用腐熟有机肥,增强植株抵抗力。注意通风透气,雨后及时排水,保持适当温湿度,清理病残体,减少病源。
(2)避免连作,采用高垄或高畦栽培,在农事操作时,避免伤口发生。
(3)对土壤进行消毒,可用敌菌丹或敌克松l000倍液灌浇,每平方米3升。
(4)化学防治发病初期,喷洒国光三治(氟吗啉锰锌)400-600倍,40%三乙膦酸铝可湿性粉剂250倍液,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抑制病害传播。
种植前可选用国光三抗或国光三灭提前进行土壤处理。
...显示更多
文章
举报
转发
2017年09月18日
分布与危害
#六星黑点蠹蛾 又名胡麻布蠹蛾,属鳞翅目、木蠹蛾科,主要分布我国华东地区。
【为害特点】主要以幼虫蛀食枝梢,使枝梢枯萎,易折或死亡。
【为害对象】腊梅、樱花、山茶花、梅花、木槿、石榴、栀子花、大丽花等花木。
形态特征
成虫长28-32毫米。雄虫触角基部双栉龄状,端部线状,胸部具5个椭圆形黑点;前后翅白色。腹部白色,有黑色横纹。
卵淡黄色,椭圆形。
幼虫体长约50毫米,头黑褐色,体紫红色,尾部淡黄色。各节具数十个小黑点,上有短毛1根。前胸背板和腹末臀板化强、色深。
蛹淡黄褐色、腹稍弯,尾节具1突起。
发生规律
1-2年发生1代。幼虫或蛹在枝干上越冬。翌春5月下旬成虫羽化,产卵于嫩梢、芽腋或叶片上。初孵幼虫多从新梢上部芽腋处蛀入,并沿髓部钻蛀孔道,被害梢上可见圆形排粪孔。7-8月为幼虫为害期,10月中旬幼虫在孔道内化蛹越冬。
防治方法
A.结合修剪,及时剪除被害枝梢。
B.幼虫期喷施乙刻(20%氰戊菊酯)2000倍液、依它(45%丙溴辛硫磷)1000-1500倍液、必治(40%啶虫毒)1500-2000倍液、崇刻(50%啶虫脒)3000-5000倍液进行防治。可连用两次,间隔7-10天。
...显示更多
文章
举报
转发
2017年09月18日
分布与危害
#豆蚜 学名AphislaburniKaltenbach=A.medicaginisKoch.,又称苜蓿蚜、花生蚜,首清蚜,俗称为螆,属于同翅目、蚜总科。全国各地均有分布。除为害鸡冠花外,还为害凌霄、银柳,紫藤、香豌豆等。
该蚜虫有群集性,在鸡冠花的新芽、嫩叶、花瓣等处吸食汁液,造成叶片卷缩,植株生长不良,影响开花;蚜排泄蜜露,可引起煤污病,严重影响其鸡冠花的光合作用。
形态特征
无翅胎生雌蚜体长1.8-2.4毫米。体肥胖,黑色或浓紫色,具光泽,体披蜡粉。触角6节,比体短,第一、二、五节末端及第六节黑色,第三、四节黄白色。腹部第一至六节背面有1大型灰色隆起斑。腹管黑色,长圆形,有瓦纹。尾片黑色,圆锥形,具微刺组成的瓦纹。两侧各具长毛3根。有翅胎生雌蚜,体长1.5-1.8毫米,黑绿色,或黑褐色,具光泽。触角6节,第三至六节黄白色,节间褐色,第三节有感觉圈4—7个,排列成行。若蚜共4龄,灰紫色至黑褐色。
发生规律
豆蚜年发生约30代。在华东地区1年发生10多代。若蚜在叶背越冬。在翌年4月温度回升时开始繁殖。4月下旬至5月上旬,气温达到18°时,为繁殖为害盛期,世代重叠。在8-10月各种虫态均可见到。11月随气温下降,进入越冬。
防治方法
(1)保护和利用其天敌。
(2)少量种植时,也可用毛笔醒水刷掉并杀死。
(3)化学防治蚜虫繁殖快,世代多,用药易产生抗性。选药时建议用复配药剂或轮换用药,可用50%啶虫咪水分散粒剂(国光崇刻)3000倍液,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如国光毙克)1000倍液,40%啶虫.毒乳油(如国光必治)1500-2000倍液,或啶虫咪水分散粒剂(国光崇刻)3000倍液+5.7%甲维盐乳油(国光乐克)2000倍混合液喷雾均可针对性防治,防治时建议在常规用药基础上缩短用药间隔期,连用2-3次。
...显示更多
文章
举报
转发
2017年09月18日
分布与危害
#睡莲棉水螟
棉水螟全国各地多有分布。
睡莲、荷花等。
以幼虫取食植株叶片,为害严重时,常将叶肉食尽,留下网状叶脉。
形态特征
成虫头部及触角上部白色;胸部腹面白色,胸及腹背黄褐色,各部前缘有白色鳞片。前翅橙黄色,翅基有2条较宽的白色波纹;后翅橙黄色,基部白色,中央具宽白带,缘毛白色,近翅基部为灰褐色。
发生规律
1年发生2代,以幼虫在杂草丛间越冬。翌年5-6月幼虫化蛹,7月上旬成虫产卵,随后幼虫孵化。幼虫为害时,常把莲叶咬成2片,然后吐丝将叶征重叠做成保护鞭,生活于其中,能在水面漂浮。保护鞭干燥后,另营护鞭。幼虫多在夜间活动取食,成虫具趋光性。
防治方法
A.在成虫羽化期,水面设置黑光灯诱捕成虫。
B.发现水面上漂浮的幼虫保护鞭,及时用网捕捞处理。
C.若池养睡莲,可在池内养鱼捕食幼虫。
...显示更多
文章
举报
转发
2017年09月18日
分布与危害
#野蛞蝓
寄主:菊花、一串红、月季、仙客来等花草以及草莓、多种蔬菜、农作物等。
危害特点:最喜食萌发的幼芽及幼苗,造成缺苗断垄。取食草萄叶片成孔洞,或副食草萄果实,影响商品价值。
形态特征
成虫体伸直时体长30—60mm,体宽4—6mm;内壳长4mm,宽2.3mm。长梭型,柔软、光滑而无外壳,体表暗黑色、暗灰色、黄白色或灰红色。触角2对,暗黑色,下边一对短,约1mm,称前触角,有感觉作用;上边一对长约4mm,称后触角,端部具眼。口腔内有角质齿舌。体背前端具外套膜,为体长的1/3,边缘卷起,其内有退化的贝壳(即盾板),上有明显的同心圆线,即生长线。同心圆线中心在外套膜后端偏右。呼吸孔在体右侧前方,其上有细小的色线环绕。崎钝。粘液无色。在右触角后方约2mm处为生殖孔。卵椭圆形,韧而富有弹性,直径2—2.5mm。白色透明可见卵核,近孵化时色变深。幼虫初孵幼虫体长2—2.5mm,淡褐色;体形同成体。
发生规律
以成虫体或幼体在作物根部湿土下越冬。5—7月在田间大量活动为害,入夏气温升高,活动减弱,秋季气候凉爽后,又活动为害。完成一个世代约250天,5—7月产卵,卵期16—17天,从孵化至成贝性成熟约55天。成贝产卵期可长达160天。野蛞蝓雌雄同体,异体受精,亦可同体受精繁殖。卵产于湿度大有隐蔽的土缝中,每隔1—2天产一次,约1一32粒,每处产卵10粒左右,平均产卵量为400余粒。野蛞蝓怕光,强光下2—3小时即死亡,因此均夜间活动,从傍晚开始出动,晚上10—11时达高峰,清晨之前又陆续潜入土中或隐蔽处。耐饥力强,在食物缺乏或不良条件下能不吃不动。阴暗潮湿的环境易于大发生,当气温11.5—18.5℃,土壤含水量为20%—30%时,对其生长发育最为有利。
防治方法
(1)采用高畦栽培、地膜覆盖、破膜提苗等方法,以减少为害。
(2)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创造不适于野蛞蝓发生和生存的条件。
(3)清除田园、秋季耕翻破坏其栖息环境,用杂草、树叶等在棚室或菜地诱捕虫体。
(4)每亩用生石灰5-7千克,在危害期撒施于沟边、地头或作物行间驱避虫体。
(5)药剂防治:用国光四聚乙醛颗粒剂或6%蜗牛净颗粒剂配成含有效成分4%左右的豆饼粉或玉米粉毒饵,在傍晚撒于田间垄上诱杀;或用8%灭蛭灵颗粒剂每667平方米2千克撒于田间;或于清晨喷洒48%地蛆灵乳油1500倍液、48%乐斯本乳油或48%天达毒死蜱l500倍液。
...显示更多
文章
举报
转发
2017年09月18日
分布与危害
#侧多食跗线螨 学名Polyphagotarsonemuslatus(Banks),别名茶黄螨、茶跗线螨,属于蜱螨目,跗线螨科。该虫除为害非洲菊,还为害福禄考、茉莉、腊梅、珊瑚、月季、菊花、地锦、常春藤、仙客来、山茶花等多种花卉。
以成螨、若螨群集在幼嫩部位为害,主要是刺吸植物汁液为害,叶片变厚、皱缩、叶色加深。发生严重时顶端叶片变小且硬,叶背有光泽,呈灰褐色,叶缘向下卷,导致不长新叶,幼茎变为黄褐色,植株扭曲变形,最后枯死。
形态特征
雌螨长约0.21毫米,椭圆形,淡黄色至橙黄色,腹部末端平截,表皮薄而透明,螨体呈半透明状。足较短,第4对足纤细,其跗节末端有端毛和亚端毛。体背部有一条纵向白带。腹面后足体部有4对刚毛。假气门器官向后端扩展。雄螨长约0.19毫米。足较长而粗壮,第3、4对足的基节相接。第4对足胫、跗节细长,向内侧弯曲,远端1/3处有一根特别长的鞭状毛,爪退化为钮扣状。
卵椭圆状,无色透明,表面具纵裂瘤状突起。
幼螨足3对,体背有一白色纵带,腹末端有1对刚毛。若螨长椭圆形,外面罩着幼螨的表皮。
发生规律
该虫年生20代左右,以雌成螨在病残物及杂草上越冬。翌春条件适宜时将卵散产在芽尖或嫩叶背面,卵期1-8天,幼螨、若螨期1-10天,产卵前期1-4天,成螨寿命4-8天,越冬雌成螨则长达6个月。完成一代需3-18天。6-7月为发生高峰期。该虫喜高温环境,遇有高温干旱年份或季节发生量大。该虫发育繁殖的最适温度为16-23℃,相对湿度为80%-90%。成螨活泼,尤其是雄螨,当取食部位变老时,立即向新的幼嫩部位转移并携带雌若螨,后者在雄螨体上蜕一次皮变为成螨后,与雄螨交配,并在幼嫩叶上定居下来,卵和幼螨在相对湿度80%以上才能发育。大雨暴雨对成螨的生长不利,天敌主要有蓟马、盲走螨等。
防治方法
(1)加强栽培管理,合理施肥灌水,提高植株抵抗力,及时清除病残物及杂草,减少虫源。
(2)保护和利用天敌。
(3)严格进行检查,发现有该螨,必须经过处理,再引种。
(4)化学防治使用10%苯丁哒螨灵乳油(如国光红杀)1000倍液或10%苯丁哒螨灵乳油(如国光红杀)1000倍液+5.7%甲维盐乳油(如国光乐克)3000倍液混合后喷雾防治,建议连用2次,间隔7-10天。
...显示更多
文章
举报
转发
2017年09月18日
相关图片
[图片]#菊花菌核病
分布与危害
菌核病是菊花生产上重要病害,各栽培区普遍发生,危害严重。
症状
初在茎中下部出现水渍状病斑,后变为灰白色;潮湿条件下,病部软腐,表生白色霉层,后期病茎皮层霉烂成丝裂状,内生有鼠粪状黑色菌核,有时茎表面也产生菌核。
病原
Sclerotinia sclerotiorum(Lib.)de Bary称核盘菌,属子囊菌亚门真菌。病部产生的菌核卵圆形、不规则形,初白色,后外部变为黑色,大小2-5×1-3(mm)。在PDA上菌丛白色,毡状,菌丝体平展,粗糙,生长迅速。菌丝无色,有分枝,并产生分生孢子梗,分生孢子梗顶端或其分枝顶部不规则地簇生一些小瓶梗,上密生无色单胞微小的分生孢子,其大小仅1.5-3×1-2(μm),一星期后逐渐形成初白色后外层黑色不规则形的大菌核。
发生规律
病菌以菌核在土壤中、病残体上或混在堆肥中越冬。越冬菌核在适宜条件下萌发产生子囊盘,子囊成熟后,遇空气湿度变化即将囊中孢子射出,随风传播,侵染周围的植株。此外,菌核有时直接产生菌丝。病株上的菌丝具较强的侵染力,成为再侵染源扩大传播。菌丝迅速发展,致病部腐烂。当营养被消耗到一定程度时产生菌核,菌核不经休眠即萌发。该病在较冷凉潮湿条件下发生,适温5-20℃,15℃最适。子囊孢子0-35℃均可萌发,以5-10℃最有利。菌丝在0-30℃均能生长,20℃最适。菌核形成的温度与菌丝生长要求的温度一致,菌核50℃经5分钟致死。病菌对湿度要求严格,在潮湿土壤中,菌核只存活1年;土壤长期积水,1个月即死亡;在干燥土壤中能存活3年多,但不易萌发。菌核萌发要求高温及冷凉的条件,萌发后子囊的发育需要连续10天有足够的水分。相对湿度70%,子囊孢子可存活21天;相对湿度100%只存活5天。广东10-12月发生,为害较重。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
合理密植,注意通风透气;科学配方施肥,使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抗病力;适时灌溉,雨后及时排水,防止湿气滞留;深翻土地,清除田间病残组织。
(2)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开始喷洒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8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700倍液、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隔7-10天1次,连续防治2-3次。
常用药剂:多·硫、甲基硫菌灵、 多菌灵、异菌脲
...显示更多
文章
滚动加载更多...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