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传成功
举报
转发
2017年09月18日
#睡莲缢管蚜
分布与危害
别名:莲缢管蚜。
目科:同翅目,蚜科。
学名:Rhopalosiphum nynphacae
分布:江苏、浙江、上海、江西、福建、台湾、广东、山东、河北、吉林等地。
危害对象:莲、睡莲、香蒲、眼子菜等水生植物,以及梅、桃、樱花、红叶李等。
危害征状:主要刺吸嫩枝、嫩叶,造成卷叶和枯黄;刺吸花蕾,影响花的生长发育,影响花的质量。
形态特征
(1)无翅孤雌蚜:体卵圆形,长2.5毫米、宽1.6毫米;体色由褐绿到墨绿色,被薄霜或粉,额瘤隆起外倾呈“W”状.触角有瓦纹,喙粗长达后足基节,腹管缢管状,中部收缩,端部膨大,顶端又收缩,表面光滑无瓦纹。尾片长0.2毫米,长锥形.中部收缩,尖端钝,有小圆刺突构成网纹。足腹节有成排卵形纹。
(2)有翅孤雌蚜:体长卵形,长2.3毫米、宽1.0毫米,腹部褐色至褐绿色,触角第三节有圆形感觉圈2l~23个,腹管缢管状,端部1/2膨大,基部向中部渐细,顶端收缩,膨大部分光滑,基部有瓦纹,其他特征与无翅型相似。
发生规律
一年多代,以卵在梅、红叶李、桃等花木芽腋间越冬。翌春孵化后先在梅、红叶李、桃等第一寄主上孤雌繁殖危害,4月下旬至5月上旬危害严重,常可盖满嫩梢,少量在嫩叶反面危害,可致新叶枯落;当气温日渐增高时,其有翅侨蚜飞向第二寄主莲、睡莲等水生植物上,在露出水面并贴近水面的幼茎、嫩叶和嫩叶叶柄上繁殖危害,也可在花蕾上吸食,造成花蕾萎蔫。
防治方法
药剂防治: 蚜虫繁殖快,世代多,用药易产生抗性。选药时建议用复配药剂或轮换用药,可用50%啶虫咪水分散粒剂(国光崇刻)3000倍液,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如国光毙克)1000倍液,40%啶虫.毒乳油(如国光必治)1500-2000倍液,或啶虫咪水分散粒剂(国光崇刻)3000倍液+5.7%甲维盐乳油(国光乐克)2000倍混合液喷雾均可针对性防治 ,防治时建议在常规用药基础上缩短用药间隔期,连用2-3次。
...显示更多
文章
举报
转发
2017年09月18日
相关图片
#月季长管蚜
分布与危害
月季长管蚜 Macrosiphum rosirvorum Zhang 属同翅目蚜科。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东、华中等地。为害月季、野蔷薇、玫瑰、十姐妹、丰花月季、藤本月季、百鹃梅、七里香、梅花等。该蚜在春、秋两季群居为害新梢、嫩叶和花蕾,使花卉生长势衰弱,不能正常生长,乃至不能开花。招致煤污病和病毒病的发生。
形态特征
无翅雌蚜体长4毫米左右。体长卵形,黄绿色,有时橘红色。腹管长圆筒形,端部有瓦纹。尾片较长,长圆锥形,有曲毛7~9根。有翅雌蚜草绿色,第八腹节有块横带斑。尾片有曲毛9~11根。
发生规律
1年发生10左右,不同地区发生代数有异,以成、若蚜在寄主、草丛、落叶层中越冬。在气温20C。左右,加之干旱少少雨时,有利于其发生与繁殖。盛夏阴雨连天不利于蚜虫发生与为害。秋季又迁回月季等冬寄主上为害与产卵。每年以5~6月、9~10月发生严重。北方冬季高温温室内,可继续发生为害。
防治方法
(1)虫源。秋后剪除有虫枝条,及时清除杂草和落叶。
(2)保护和利用天敌。如寄生性的蜂类和捕食性的瓢虫类。
(3)物理防治。温室和花卉大棚内,采用黄色黏胶板诱杀有翅蚜虫。
(4)药剂防治。 蚜虫繁殖快,世代多,用药易产生抗性。选药时建议用复配药剂或轮换用药,可用50%啶虫咪水分散粒剂(国光崇刻)3000倍液,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如国光毙克)1000倍液,40%啶虫.毒乳油(如国光必治)1500-2000倍液,或啶虫咪水分散粒剂(国光崇刻)3000倍液+5.7%甲维盐乳油(国光乐克)2000倍混合液喷雾均可针对性防治 ,防治时建议在常规用药基础上缩短用药间隔期,连用2-3次。
...显示更多
文章
举报
转发
2017年09月18日
#大花蕙兰半球蚧
分布与危害
大花蕙兰半球蚧刺吸花木幼嫩部位的汁液,使寄主生长不良,并引起煤污病,危害虫态为成虫及若虫。
形态特征
发生规律
该蚧虫一年发生3~4代,温室内无越冬期,以成虫和若虫在寄主为害部位越冬。被危害的叶片变成黄色,黄斑中央部分有时变为褐色,叶肉凹陷,长期危害使叶片枯萎,植株生长势减弱,每年8月至次年的5月是危害高峰期。
防治方法
(1)防止有感染蚧壳虫的兰苗进入温室,经常检查兰苗,注意是否有少量蚧虫发生,一旦发生就用湿棉花或软刷刷除;
(2)摘除严重被害的叶片;
(3)加强温室的通风、透光,保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
(4)若虫孵化期喷洒杀虫剂,可选用40%啶虫.毒乳油1500倍液或2.5%敌杀死乳油4000倍液,50%马拉硫磷l000倍液,每周一次连续喷2~3次。
...显示更多
文章
举报
转发
2017年09月18日
#石斛白盾蚧
分布与危害
分布华南、西南,北方温室。主要危害石斛 、棕竹、荆头竹、茶、青冈等植物。
形态特征
雌成虫介壳细长,长2-3mm,白色,质薄,前狭后宽,略隆起,直或略弯曲;壳点2个,位于前端,淡黄色。虫体很细长,两侧近平行,长约1.5mm,黄色,臀前腹节侧突略显,前气门腺2-3个;臀板尖而狭长,臀叶2对发达,中叶陷入,叉开呈“∧”字状,基部轭连,内缘具粗齿列,侧叶双分,内分叶长形,第3叶为低齿突;臀板背缘腺每侧7个,排成1、2、2、2个;与缘腺同大的背腺在第3-5腹节成亚中、亚缘列,每列1-3腺,后胸至第3腹节边缘有小管腺;腹缘有小腹腺;围阴腺5群。雄成虫介壳形,长约1mm,两侧略平行,白色,溶蜡状,背中纵脊3条略显;壳点1个,位于前端。
发生规律
亚热带地区一年发生3-4代,以2龄若虫和成虫在叶片上越冬,若1-2月日平均气温在10℃以上、天气干旱,则越冬现象不明显。3-4月1代若虫出现,11-12月4代若虫出现。7-8月气温高达30℃以上时,虫体大量死亡。雌虫主要寄生在叶背面,分泌蜡质粉絮。呈堆状。
防治方法
1.结合修剪,将有虫的枝条剪除。
2.加强水肥管理,植物种植地要通风通气,提高植物抗虫力。
3.在若虫发生初期,喷洒无公害农药,如花保乳剂100倍液或崇刻(50%啶虫脒)水分散粒剂3000-5000倍液。
...显示更多
文章
举报
转发
2017年09月18日
#香石竹桃蚜
分布与危害
是植物上危害最普遍的一种蚜虫。在我国分布广泛。除为害香石竹,还为害百合、蔷薇、樱花、万寿菊、晚香玉、梅、瓜叶菊、木芙蓉、玫瑰、鸡冠花、报春花等花卉。
主要是以成虫、若虫为害,刺吸枝、叶的汁液,使被害叶向背面做不规则的卷曲,导致枝枯叶黄。同时该蚜虫也是传播病毒病的主要传播媒介。
形态特征
成虫:分有翅和无翅两种。有翅蚜体长1.6-2.1毫米,卵圆形,体色差异很大,有绿、淡黄绿、紫褐、橘红等色,头胸部黑色,额瘤显著。体表粗糙有粒状结构,但背中域平滑,尾片圆锥形,近端部23处收缩,上生曲毛树根。无翅蚜虫体长1.4-2毫米,绿色或红褐色,触角鞭状,足基部淡褐色,其余部分黑色,尾片粗大,绿色。腹部背面有黑斑及翠绿色中带和侧横带,腹管圆筒形。
卵:体较小,长约1毫米,椭圆形,初为绿色后变黑色。
若虫:近似无翅胎生雌蚜,淡绿或淡红色。
发生规律
桃蚜在华北地区一年可发生10余代,长江流域一年发生20-30代。各虫态均可越冬,主要是在桃、十字花科的花及蔬菜上越冬,春季条件适宜时产生有翅蚜迁出,3—6月当植株现蕾及成熟后,又产生有翅蚜迁出,在菊花和茄子等植物上为害,随后再转到小白菜和芥菜上为害,10月后产卵越冬。成虫及若虫群集叶片背面及嫩梢吸取汁液危害。被害叶片向背面卷曲、皱缩。冬季温暖,春暖早,雨水均匀的年份发生严重,高温高湿不利发生。在24℃的温度下,发育最快,高于28℃对其发育不利。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 加强田间管理,破坏害虫的繁衍和生活环境;清除虫源植物 播种前清洁育苗场地,拔掉杂草和各种残株,集中烧毁或深埋。
(2)进行诱杀,设置黄色板从66厘长、33厘米宽的长方形框的上方使涂黄面朝内包住夹紧插在果园周围高出地面 0.5米,隔3-5米远一块,再在没涂色的外面涂以机油。这样可以大量诱杀有翅蚜。
(3)保护和利用天敌,如瓢虫、食蚜蝇、草蛉等。
(4)化学防治 蚜虫发生量较大时,可喷洒国光毙克(吡虫啉)1000倍液、国光崇刻(啶虫脒)3000倍液,也可用黄板诱杀等。
...显示更多
文章
举报
转发
2017年09月18日
#百合桃蚜
相关图片
[图片]分布与危害
别名赋虫、烟蚜、桃赤蚜、油汉。是植物上危害最普遍的一种蚜虫。在我国分布广泛。除为害百合,还为害香石竹、蔷薇、樱花、万寿菊、晚香玉、梅、瓜叶菊、木芙蓉、玫瑰、鸡冠花、报春花等花卉。
主要是以成虫、若虫为害,刺吸枝、叶的汁液,使被害叶向背面做不规则的卷曲,导致枝枯叶黄。同时该蚜虫也是传播病毒病的主要传播媒介。
形态特征
成虫分有翅和无翅两种。有翅蚜体长1.6-2.1毫米,卵圆形,体色差异很大,有绿、淡黄绿、紫褐、橘红等色,头胸部黑色,额瘤显著。体表粗糙有粒状结构,但背中域平滑,尾片圆锥形,近端部23处收缩,上生曲毛树根。无翅蚜虫体长1.4-2毫米,绿色或红褐色,触角鞭状,足基部淡褐色,其余部分黑色,尾片粗大,绿色。腹部背面有黑斑及翠绿色中带和侧横带,腹管圆筒形。
卵体较小,长约1毫米,椭圆形,初为绿色后变黑色。
若虫近似无翅胎生雌蚜,淡绿或淡红色。
发生规律
桃蚜在华北地区一年可发生10余代,长江流域一年发生20-30代。各虫态均可越冬,主要是在桃、十字花科的花及蔬菜上越冬,春季条件适宜时产生有翅蚜迁出,3—6月主要在百合上为害,当百合现蕾及成熟后,又产生有翅蚜迁出,在菊花和茄子等植物上为害,随后再转到小白菜和芥菜上为害,10月后产卵越冬。成虫及若虫群集叶片背面及嫩梢吸取汁液危害。被害叶片向背面卷曲、皱缩。冬季温暖,春暖早,雨水均匀的年份发生严重,高温高湿不利发生。在24℃的温度下,发育最快,高于28℃对其发育不利。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 加强田间管理,破坏害虫的繁衍和生活环境;清除虫源植物 播种前清洁育苗场地,拔掉杂草和各种残株,集中烧毁或深埋。
(2)进行诱杀,设置黄色板从66厘长、33厘米宽的长方形框的上方使涂黄面朝内包住夹紧插在果园周围高出地面 0.5米,隔3-5米远一块,再在没涂色的外面涂以机油。这样可以大量诱杀有翅蚜。
(3)保护和利用天敌,如瓢虫、食蚜蝇、草蛉等。
(4)化学防治 蚜虫繁殖快,世代多,用药易产生抗性。选药时建议用复配药剂或轮换用药,可用50%啶虫咪水分散粒剂(国光崇刻)3000倍液,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如国光毙克)1000倍液,40%啶虫.毒乳油(如国光必治)1500-2000倍液,或啶虫咪水分散粒剂(国光崇刻)3000倍液+5.7%甲维盐乳油(国光乐克)2000倍混合液喷雾均可针对性防治 ,防治时建议在常规用药基础上缩短用药间隔期,连用2-3次。
...显示更多
文章
举报
转发
2017年09月18日
#茉莉叶野螟
相关图片
[图片]分布与危害
主要以幼虫取食茉莉花叶片,有时也为害花蕾和嫩枝。初孵幼虫群集叶背,取食叶肉,留下一层半透明的表皮。长大后将叶片吃成洞孔或咬成缺刻。也能啃食小枝皮层,引起叶片枯黄脱落,整枝枯死。
形态特征
成虫 体长9~12毫米,翅展20~25毫米。全体深褐色,腹面淡黄。复眼黑褐。触角丝状。下唇须向上弯曲。前翅狭三角形,每翅有10个形状各异的透明白斑。后翅宽三角形,每翅有5个形状不同的透明白斑,基部白斑呈钩状,最粗大。腹部各节后缘中央及两侧鳞毛呈黄白色斑块。雄蛾腹部细长,静止时向上翘。
卵 椭圆形,长0.9~1.1毫米,卵面稍隆,具网状纹。
幼虫 全体绿色,头黄褐,老熟幼虫体长约20毫米,各体节毛片边缘灰黑色,刚毛基部漆黑色。
蛹 初呈绿色,后转淡黄绿色,长约12~14毫米。
发生规律
在南方一年发生10代,以幼虫越冬。成虫3~4月间出现,白天静伏,夜晚活动,交尾产卵。卵多产于叶面上,也有产于叶背和小枝上。卵块产,呈鱼鳞状排列,每头雌虫可产卵50~200粒。幼虫初时群集,三龄后扩散,常将枝叶连缀一起,隐藏其中,取食为害。秋季为害较烈。
防治方法
1、早春清园,扫除枯枝落叶,烧毁,以消灭越冬虫源。
2、生物防治。包括保护天敌,放卵寄生蜂,使用生物农药苏云金杆菌等。
3、药剂防治。
尽量选择在低龄幼虫期防治。此时虫口密度小,危害小,且虫的抗药性相对较弱。防治时用45%丙溴辛硫磷(国光依它)1000倍液,或国光乙刻(20%氰戊菊酯)1500倍液+乐克(5.7%甲维盐)2000倍混合液,40%啶虫.毒(必治)1500-2000倍液喷杀幼虫,可连用1-2次,间隔7-10天。可轮换用药,以延缓抗性的产生。防治时,针对卷叶危害特点,需重点喷淋害虫危害部位,才能保证药效。
...显示更多
文章
举报
转发
2017年09月18日
#非洲菊白粉虱
相关图片
[图片]分布与危害
白粉虱可分为温室白粉虱和银叶白粉虱两种,是欧美各国温室园艺作物的重要害虫,也是我国北方的主要害虫,现已在全国各地蔓延。白粉虱是非洲菊上最难治理和危害最大的害虫。
形态特征
白粉虱有四种形态,卵、若虫、伪蛹和成虫,成虫产卵于叶片背面,长0.2-0.25mm,凭肉眼不易察觉,需用放大镜或显微境观察,多分布在嫩叶;若虫、伪蛹通常固着在中下层老叶,容易发现。成虫喜欢附在嫩叶和成叶背面,成虫、若虫均能分泌蜜露,堆集于叶片上,引起煤污病,若叶片上发现由真菌寄生引起的黑色灰状的煤污病,表明感染的时间已经比较长,比较严重。白粉虱最喜欢的颜色是柠檬黄和橙黄,因此可以悬挂或撑起黄板来监测。在温室条件下,白粉虱一年四季不停止生育,每头雌虫产卵达100-200粒。
发生规律
防治方法
1、预防为主,培育无虫苗。
种苗、残茬作物和杂草带虫是白粉虱传播的重要途径,所以新茬定植前要彻底清除杂草、前茬作物,并空地一段时间。引进非洲菊种苗和盆花时,要仔细检查是否有若虫或卵,是否缺失的叶片较多。一旦一个温室被白粉虱感染,其作物的进出就要很小心,以防各个温室都被感染。温室要插黄板,以便于随时监测。田间要定期巡视,检查生长情况和是否有病虫发生。大棚门口悬挂白色或银白色的塑料条,可拒避成虫的侵入。
2、选好药剂,正确用药。
白粉虱对农药易产生抗性,要多知道一些可用的农药种类,以便选用。对于本来没有抵抗的农药。害虫的抗性要在第二个世代才会产生,因此对于试用效果好的农药,至少可以连续用一个世代以上,直至发现抗药性,要注意正确的用药方法,而不宜频繁更换农药。
3、高温密闭法的应用。
将具有熏蒸作用的农药与具有杀卵作用的农药混配(如毒死蜱+万灵),并加入适量洗衣粉作为表面活性剂,于下午3:30-5:30之间喷药,喷药前或边喷雾边将温室或大棚的通风口关闭,形成密闭条件,并维持气温在30-35℃之间一个小时以上。夏季拉遮阳网并延迟喷药时间,以防止棚内气温过度升高。在没有密闭条件的情况下,下午气温高的时期喷药也比早晨喷药效果好。气温高时,温室大棚内不密闭也很容易升到30℃以上,此时宜在早上气温偏低时喷药,将棚内密闭1-2小时,必要时用遮阳网降温,这样就不会有湿度过高,引起病害的顾虑。
4、药剂防治:当害虫虫口密度高、危害严重而天敌又较少时,可采用化学药剂喷杀。喷药要在成虫期和幼虫盛孵期进行,药剂可用国光必治(40%啶虫.毒死蜱)2000倍液、国光依它(45%丙溴.辛硫磷)1000-1500倍液、国光崇刻3000倍液, 隔10天左右1次,防治2~3次。如遇世代重叠时,需要每隔7~10天喷药一次,连续喷3~4次。
5、其它方法 :防治白粉虱很有效的方法还有熏蒸、熏烟法以及烟雾法。生物防治是更科学的方法,宜大力普及应用。
...显示更多
文章
举报
转发
2017年09月18日
#卡特兰白粉虱
分布与危害
白粉虱主要为害植株的叶片,喜食叶片,通常在叶背取食,被害叶片呈灰白色,严重时干枯脱落。
形态特征
白粉虱成虫体长0.1~1.2毫米,翅展2.3毫米。体浅黄或浅绿色,背有白色蜡粉。复眼赤红色。触角短丝状。翅膜质,前、后翅上各有一条翅脉。卵椭圆形,初产时黄白色,后渐为黑色。幼虫体扁平,椭圆形,黄绿色,体长0.5毫米左右。蛹椭圆形,隆起,浅黄色。蛹壳扁平,长椭圆形,淡黄色,半透明,整个蛹壳背面覆盖着白色絮状蜡丝。
发生规律
世代重叠现象显著,在同一时期可见到各种虫态。成虫喜欢选择上部嫩叶栖息。活动、取食和产卵。成虫一般不大活动,对黄色有趋性。营有性生殖和孤雌生殖,但孤雌生殖的后代完全是雄虫。俘化后即固定在叶背刺吸为害。
防治方法
(1)要重视植物检疫工作:在引进苗木时注意检查叶背有无粉虱类虫体,杜绝此类害虫的侵入。
(2)重视清园工作:要加强林地中耕除草等清园工作和剪除虫害枝、衰弱枝、徒长枝等修剪工作,以改善林地通风透光条件,恢复树势生长。
(3)开展生物防治措施。保护和利用粉虱类天敌如瓢虫、草蛉、斯氏节蚜小蜂和黄色蚜小蜂等寄生蜂。
(4)物理防治:利用白粉虱对黄色有强烈的趋势,可在桂花树旁埋插黄色木板或塑料板。板上涂黏油,然后振动桂花枝条,促使成虫飞黏到黄板上,起到诱杀作用也可用吸尘器吸捕成虫,降低虫口密度。
(5)药剂防治:当害虫虫口密度高、危害严重而天敌又较少时,可采用化学药剂喷杀。喷药要在成虫期和幼虫盛孵期进行,药剂可用国光必治(40%啶虫.毒死蜱)2000倍液、国光依它(45%丙溴.辛硫磷)1000-1500倍液、国光崇刻3000倍液, 隔10天左右1次,防治2~3次。如遇世代重叠时,需要每隔7~10天喷药一次,连续喷3~4次。
...显示更多
文章
举报
转发
2017年09月18日
#菊叶螨
相关图片
[图片]分布与危害
菊叶螨危害大立菊最明显,主要靠风力传播或随浇水时浸染。多寄生在叶背,虫体微小,外围枝较多,受害叶片叶背呈灰褐色。一般由下部叶片向上蔓延,当新芽长出时,螨虫向上迁移到新叶、新芽危害,使枝叶发黄。危害严重时,全株叶片枯黄,生长缓慢,花朵变小,花期缩短,影响观赏价值。
形态特征
发生规律
每年发生代数因地而异,一年可发生13~16代,以雌螨在落叶、杂草根际或残留叶背面越冬。
防治方法
(1)避免用带螨插条扦插。
(2)受害菊株可喷0.2%尿素,促进营养生长。
(3)使用10%苯丁哒螨灵乳油(如国光红杀)1000倍液或10%苯丁哒螨灵乳油(如国光红杀)1000倍液+5.7%甲维盐乳油(如国光乐克)3000倍液混合后喷雾防治,建议连用2次,间隔7-10天。
...显示更多
文章
滚动加载更多...
article